2017年中國實體經濟滑坡真相

來源: Twinlight 2017-12-29 05:48:2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5150 bytes)

2017年中國實體經濟滑坡真相 

2017-12-29 中華之聲
 
點擊標題下藍色字體可快速關注

 

Depth-observation

時政丨民生丨文化

有深度丨有思想丨有節操......

 

 
 
 

正文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關乎著人們的生活,經濟本來就不好懂,隻有那些經濟專家能夠把經濟分析的頭頭是道,外行人也隻有看熱鬧的份。那麽,話說回來,2017年實體經濟倒閉是怎麽回事呢?而經濟專家所說的中國實體經濟接近崩潰是真的嗎?近幾年來,中國實體經濟下滑原因是什麽?現在的實體經濟真實狀況是怎樣的?


為什麽需求一直這麽差,產能還一直去不掉呢?這就是現實和假設的不同,鮮肉國可以隨意的清理過剩產能,但現實中不可能如此隨意,尤其是在中國的特殊國情之下。

打個比方,假如把寶鋼集團(中國最大鋼鐵企業)關了,先是數萬員工不同意,政府不會同意,畢竟算是當地第一納稅大戶,很多局外人也不同意,畢竟好多親戚朋友身在其中,關係人脈錯綜複雜。

?簡單來說,庫存變化=新增產量(供給)-市場銷量(需求),當需求不變或下行時,如果不縮減產能,庫存就會加速增加。

中國這幾年之所以庫存還沒有去化,核心原因就是需求萎縮的情況下產能還沒有縮減,甚至有一部分還在擴張。

 

 

?早些年可能是因為企業還抱有幻想,以為失蹤的需求會逐步回來,後來是因為2010年、2012年的兩輪政策刺激,需求端的確出現了短期抬頭跡象,產能也隨之再度擴張。但當需求重新被打回原形的時候,更多的產能和更少的需求一起把庫存推向了天際。

?以 典型的鋼鐵產業為例,2014年中國的粗鋼產量達到8億噸,幾乎占全球的一半。隨後的美國、日本、印度、韓國的粗鋼產量僅相當於中國的10%、13%、9 %和11%,而這幾個國家的人口僅分別相當於中國的23%、9%、4%和95%,GDP卻相當於中國的168%、44%、14%和20%。

換句話說,在同樣的人口和GDP水平下,中國的鋼鐵產量遠遠超過了國際平均水平,其中相當一部分就來自本該去掉的過剩產能。

?全球經濟持續低迷,歐美,日韓等國內經濟都陷入泥潭中,而中國也沒有表麵上那麽風光。眾所周知中國實體經濟現如今的處境可謂是異常艱難幾乎可以說是到了崩潰的地步了。

?央行提供的7月份信貸數據:當月rmb貸款增加4636億元,同比少增1.01萬億元;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4575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增加4773億元,短期貸款減少197億元。可以看到,7月份的信貸,絕大部分的貸款到了房地產業,多麽可怕!?

 

 

其次,m1與m2增速差額越來越大。根據7月份的央行數據。7月末,狹義貨幣(m1)餘額44.29萬億元,同比增長25.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8個和18.8個百分點;廣義貨幣(m2)餘額149.16萬億元,同比增長10.2%,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6個和3.1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餘額6.33萬億元,同比增長7.2%。我們可以看到m1和去年同期相比,已經增至18.8個百分點,m2卻比去年同期低3.1個百分點,m1與m2之間的差距在不斷加大。
 

最後說說民間投資增速。前6個月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是9%,而7月民間投資增速為-1.2%,這是今年第二次負增長。

從數據上看會發現絕大部分信貸投向房地產,實體經濟的信貸幾乎沒有,這什麽說明呢?說明很多實體經濟不進行借貸;從民間投資增速來看,負增長說明大家都不投資了;從m1與m2增速的差距看,m1越來越大,說明更多的錢已經存在銀行,不是投資和擴大再生產。

這樣的數據,真是讓我們透心涼啊!中國實體經濟究竟怎麽了?
我認為造成這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承受不住的高稅費
 

社會保險33%,企業所得稅20%,增值稅17%,個稅累進,粗算10%,貸款利息10%,還有各種名目繁多的收費項目;動不動的罰款等。

 

 

2、各項成本不斷攀升
     

對於製造業而言,主要的生產要素都在漲價,唯獨是出廠價格持續下跌,小老板可謂是欲哭無淚。現在中小企業的生存現狀是:黑白兩道的壓迫,銷售冷到冰點,知識產權保護低,合同無法履行,到處都是收費站。這種現實情況,怎麽可能產生大批優質企業 ?

 

3、創業貸款難
  

為什麽銀行不肯放款給中小企業 ? 原因很簡單,你的生意不能穩賺錢,銀行不想借給你。貸款 100 萬元給小民企和貸款一個億給大國企,花費的成本是一樣的,銀行自然沒有心思理會中小企業了。
現在的情況是,中小企業拿不到貸款,國企拿到了資金後無處投資,於是資金在國企手裏轉個彎,高息放貸給中小企業。國企成為貸款的二道販子,再扒了小老板一層皮。中小企業雪上加霜。著實無奈!

 

 

4、經濟收入導致的勞動力不斷流失
  

中國製造業不是和歐美日製造業競爭,而是和有天量貸款的國企基建競爭資金實力。建築工地開出的超高工資,普通製造業根本無力對抗。你培養了多年的熟練工,工地一加薪就跑了,你和誰去競爭 ?
  

所謂招工容易,是要高工資的,否則沒人來。而大部分的基礎設施建設,由於是國企主導,根本不考慮投資收益,也無所謂勞動力成本,缺人就加工資,通過高工資誘惑製造業、服務業的人到工地砌磚。基建的資金來源於貸款,且無所謂還貸,製造業要考慮成本和利潤,隻好收攤了。許多高速公路給農民工發高工資,但本身虧損。

 

 

5、房地產可謂是摧毀實體經濟的重要因素 

 

房地產已經占領了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2015 年中國 GDP 是 67 萬億,其中全國賣地收入是 3.4 萬億。在房價構成中,地價約占 30%,也就是說房地產創造了 11.3 萬億 GDP,再加上中介、裝修、家電家具,估計 30% 的 GDP 直接由房價而來。另外,3.4 萬億的賣地收入,又拉動了鐵公雞,杠杆率至少是 3 倍,又是 15%GDP。一賬算下來,房地產投資在 GDP 的占比超過 45%。

但房地產經濟有個最大的惡果,就是利潤由寡頭分享,其他人很慘。農民工辛辛苦苦拿了萬元月薪,包工頭賺了 20 萬,一轉身又交給老家縣城的房產商了。由於房地產抽走了所有的消費資金,老百姓隻剩下生活必需品消費,這就導致各行各業的很多產品賣不出去了。

所有跟帖: 

M1增速比M2增速高不好嗎?記得你以前轉發的文章說M2高速增長,我還指出今年M2增速大幅減少 -五刀口- 給 五刀口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9/2017 postreply 05:57:48

你這是誰的文章呀?整個胡說八道,中國在主動降產能,和需求有什麽關係?中國自身的需求一直在快速增長,看看汽車銷量就知道 -五刀口- 給 五刀口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9/2017 postreply 06:00:41

老賴不開車。:) -土棉農- 給 土棉農 發送悄悄話 土棉農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9/2017 postreply 09:51:1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