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根革命”能成功,一半原因在於沃爾克調教後的強美元,川普運氣不好,前麵兩任美聯儲老大都是放水王
美國減稅,這事,今天看了一下中文網絡輿情,差不多都炸鍋了。尤其搞笑的是日人民報的國家稅務局的司長破口大罵美國減稅不負責任的文章,引發網絡一片 哄笑。見過奇葩的,但真沒見過這麽奇葩的說法,而且是堂堂國家司級幹部,^_^。但話又說回來,這事,中國有關方麵,是真急了。
美國減稅這事吧,在我看來,短期內看不出啥效益來,但中長期看,21世紀可能還是美國第一,但這事,真要成,最終還是要看美國信用是否足夠,能否全球吸引資金來維係美元
這話咋說呢?
如果你以為美國這邊減稅,那麽資本就從全球各個角度蜂擁而至美國境內搞生產,這個,我估計是錯大發了。實際上,自2009年以來,美國企業幹的最多一 件事,就是一邊大手筆從市場借債,因為利率低無可低,甚至負利率,有這個機會,你幹嘛不囤積現金?另一方麵,企業營收增長,現金流充沛,就大手筆回購股 票。所以結果是,一方麵企業賬麵上趴著多到誇張的現金,另一方麵,美股指數一路飆升八年半。但就企業本身而言,他們卻沒太多動力搞項目擴大再生產。蘋果就 是最好例子,賬麵上差不多有2500億美元現金,另一方麵,大手筆發債券用於分紅和回購股票,今年11月7日還宣布發行70億美元的債券,用於分紅和回購 股票,而在2006年,美國回購股票最多的公司,就是蘋果,337億美元。
在2010年到2012年之間,標普500指數的449家成分股公司將54%的盈利用於回購股票,相當於2.4萬億美元。而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在2016年中回購了總價值5364億美元的股票,低於2014年的5533億美元和2015年的5722億美元。
為何他們這麽幹?一個是資金廉價,一個,就是企業沒啥好項目可投的,那就自然回饋股東啦。
蘋果公司賬目上全是錢,這些年來燒錢最多的項目,就是蓋蘋果大樓,你減稅了,它們拿錢還能幹什麽?再蓋一座大樓?
所以即使企業稅率降低下來了,這些資金在會計上,可以做賬到美國境內,但是否要投出去刺激生產,還需要再觀察。尤其是指望減稅刺激傳統工業資金回歸美 國,讓“中部鏽帶”重現舊日榮光,可能性不大。因為工會勢力和保護主義勢力過於強大,成本根本降不下來。曹德旺就是最好例子,美國搞了一個分公司,除了人 工之外,其他都便宜,結果是被幾個工痞折騰到沒脾氣
為何說中長期看,美國在21世紀可能還是第一呢?因為經濟核心要素,是人,確切說,是企業家精神。高稅率高福利的環境內,企業家精神是不會有的,幹多 了,就要被政府拿走,那還不如不幹,尤其中小企業,本來就是創業百艱了,稅率還那麽高,真正沒法活了。現在好了,稅率下來,好歹有點機會,中間說不定就冒 出一位黑馬來,將整個經濟拉上一個檔次。事實上,一國經濟活力,最終不大可能是靠蘋果啊,穀歌啊這類巨頭維係的,他們是現在,不代表未來,未來一定是由現 在還處於萌芽的,誰也不知道哪家小企業創造出來的。就像現在阿裏巴巴,如日中天,十年前大家還認為是旁氏騙局企業一樣
減稅,說到底,是預示著美國重新拾起小政府路線,川普上台,預示傳統昂格魯·薩格遜的新教價值觀再次回歸。美國的偉大,依賴於此。美國上個世紀80年代的裏根革命,就是這樣
“一帶一路”貿易區內,實際上已經是金本位製了,就是不想讓美國剪羊毛
但昨天說了,你這麽減稅,財政開支不變甚至還要激增,這赤字肯定擋不住的,缺口咋辦?隻能靠印鈔解決。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美元非常硬這是沃爾克擔任美 聯儲老大的政治遺產。所以當裏根一邊瘋狂增大軍費打冷戰,同時又大手筆減稅,赤字激增導致美國印鈔機加班加點,世界依然歡迎美鈔。這等於是全球各國都低息 借錢給美國,讓美國維係低稅率高赤字的經濟政策
現在還可以嗎?我是很懷疑的。十年QE留下的注水美元,大家誰心裏沒個B數,從中俄到中東產油國,蠢蠢欲動搞脫離美元體係運動,另立國際貨幣結算中 心,就是不想讓美國剪羊毛。問題是,現在就算美國能有剪羊毛的本事,這個老齡化的世界,也沒多少羊毛給他剪啦:歐洲早就老齡化了,高稅率高福利政策之下, 儲蓄率一直低的可憐,俄羅斯是靠資源混日子的。日本?政府債務占比GDP250%以上!能有儲蓄買美國國債呢?中國呢?抱歉,從2015年開始進入老齡化 社會,養老金危機一觸即發,三萬億美元的外儲對外是債權,對內是債務,到時就靠這點錢養老了,你還指望大家繼續積累順差買美國國債?現在就穆斯林世界生育 率高,但指望他們多幹活提高全球儲蓄率?算了吧,不玩人肉炸彈,就已經算是對全球經濟的最大貢獻了。
不要懷疑,這是未來
說這麽多,核心關鍵還在於科技革命,一旦有巨大變革東西出來,引爆生產率大爆炸,那啥問題都不是問題,譬如這幾天IT大佬們嘮叨的AI,想想吧,如果 突然有一天,工廠完全自動化,快遞全靠無人機,生產流通完全靠AI,大家都失業嗎?不是,大家都閑下來了,一星期可以休假五天就幹兩天活,還拿比過去更高 的薪水,這不是美好世界是什麽?
問題是,誰知道這玩意兒啥時候能出來?宏觀研判之難,就難在這裏:世界是動態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