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減稅大招:大國競爭中的勝負手!

來源: Twinlight 2017-12-03 03:26:1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8005 bytes)

特朗普減稅大招:大國競爭中的勝負手! 

 2017-12-02 無意之鎖 港股那點事

 

特朗普終於贏了一把。

 

他上一次贏還是一年前,他擊敗希拉裏,在爭議聲中當選了美國總統。

 

從他宣布參選美國總統伊始,就因各種“不當言論”與全美媒體宣戰。媒體稱他隻會打打嘴仗,發發推特,而他稱媒體都是騙子歪曲事實。

 

 

 

特朗普意外上任後,情況並沒有改善,共和黨為主的美國國會民調支持率似乎也降至冰點。

 

就在吃瓜群眾和鍵盤俠們質疑國會和總統的時候,特朗普遲遲懸而未決的稅改法案迎來曆史性的時刻。

 

11月16日,美國眾議院以227票對205票通過了稅改法案。

 

12月2日下午3點左右,美國參議院以51票對49票通過了稅改法案。

 

至此,特朗普的稅改法案獲得了重大勝利,距離稅改最終完成和生效僅剩一步之遙。這是美國稅法30多年以來最大一次調整,也是特朗普上任後推行經濟刺激政策的首場勝利。

 

從後續的立法流程上來看,由於目前參眾兩院分別通過的稅改立法版本在內容上仍存在不少差異,因此之後參眾兩院需要協商妥協達成一個共同版本,然後分別再度提交各自全體投票;通過之後,便可以提交特朗普總統簽字以最終生效為法案。從時間進展上來看,此前特朗普總統和財長Mnuchin都曾表示最終稅改法案有望在聖誕節前達成。

 

這次參眾兩院通過的稅改法案版本的主要條款是相同的,即將企業稅率從35%減至20%,但為了獲得更多投票(尤其是在參議院),對一些細節做了修改:參議院版本中,開始實施新稅率的時間點是2019年,比眾議院版本推遲了一年;參議院版本中,僅暫時性地對個人實施減稅政策,2026年開始個人稅率的減免將停止。

 

但不管怎麽說,減稅是確定了,尤其是是企業所得稅從35%下降到了20%,相當於一次性把企業的利潤提高了23%。

 

這是特朗普的一小步,但卻可能會是美國的一大步麽。

 

 

 

 一、稅改會給美國帶去什麽?

 

財政赤字?這個還不確定

 

特朗普宣稱,雖然稅率降低,但是由於減稅促進經濟發展,並不會帶來過高的財政赤字。其理論基礎為拉弗曲線,即當稅率在一定的限度以下時,提高稅率能增加政府稅收收入,但超過這一限度時,再提高稅率反而導致政府稅收收入減少。特朗普政府認為當前稅率已經超過了這個限度,所以減稅可以刺激經濟增長,擴大稅基,稅收收入增加。

 

但美國稅收政策中心估計,因為本次稅改,美國聯邦收入將在2017-2027年減少2.4到2.5萬億美元,在2027-2037年減少3.4萬億美元。美國國會預算局測算,這會在接下來的十年中增加美國預算赤字1.5萬億美元。如果要保持赤字占GDP比例不變,美國的GDP增速需要達到4.5%。但美國國會預算局估計GDP潛在增速僅有2%左右,即便考慮到財政刺激政策也達不到3%。本次稅改大概率會加大美國財政赤字。

 

提振企業盈利

 

企業所得稅一次性的大幅削減將提振企業盈利,特別是對於那些“高有效稅率”的公司更為顯著。

 

以標普500指數為例,美國企業部門當前整體實際負擔的有效稅率僅為22%左右,遠低於35%的法定稅率。因此如果法定稅率從35%下調至20%,考慮到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抵扣和影響的彈性,我們姑且假設企業負擔的實際有效稅率下降至17%的話,將會提振2018年標普500指數淨利潤同比增速約6個百分點至15%左右。高有效稅率板塊或享受減稅帶來的更高的業績彈性,例如能源、食品零售、電信服務、零售、多元金融、以及公用事業等板塊2010年以來的有效稅率中值均高達30%以上。

 

刺激企業投資

 

其次,未來5年資本開支的費用化將有助於提振投資意願,邊際有利於高資本開支板塊。美國分別在1981年和2001年進行了兩次大規模減稅,並在2003年、2009年和2010年進行了規模較小的減稅。從下圖可看出,幾乎每次減稅政策發布後,都會帶來一段時間投資增速上漲,企業信心指數也隨之上升的局麵。

 

 

 

資金回流美國

 

對於企業海外存留利潤的一次性收稅也可能促使一些海外存留較大規模現金的企業匯回部分資金。

 

截至2016年,羅素1000指數成分股公司在海外無限期再投資的利潤已經高達2.6萬億美元;而對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資產,可能高達1.08萬億美元左右,故如果按照14%的眾議院版本的稅率,僅現金這一部分資產所對應應繳稅款1500億美元左右;而如果假設這些資金全部回流美國的話,規模將高達9300億美元左右。

 

2005年《國土投資法》(HIA)帶來了約3000億美元的收益。當前美國企業海外收入預計在2.5-3.0萬億美元之間,如果按2005年資金回流的比例(三分之一)計算,預計將有約8000-1億美元資金回流,

 

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稅改對於美國企業和國家都是非常大的利好,美股基於這樣的利好不斷創著新高。唯獨政府擔憂稅改會減少稅收,增加財政赤字,這是要斷政府的財路。這也說明,推動這個稅改的落地也是需要突破層層阻力,需要一定的魄力。

 

 二、這一次,特朗普想做什麽?

 

不知道有多少人記得,特朗普的競選口號: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讓美國再次偉大)。

 

美國還是超級大國麽?毫無疑問是的,至少迄今為止,美國依然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但是,是“大”而不是“偉大”。這頭大象,太重太累了,已經跑不動了。巨額外債、貿易逆差、全球範圍內的龐大力量輸出與費用支出、製造業的流失、中下階層的失業率、中國崛起的挑戰… 凡此種種,一進一退的幾步之間,都在反轉著全球的大棋局。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而他的競爭對手呢?歐盟早已走出經濟危機的泥沼;日本不再是那個被打爛的廢墟,經濟上的強力挑戰是被“廣場協議”搞趴了,但它成為正常國家的欲望從未止步;而中國,更是全球的紅花少年,崛起的腳步從未放慢。

 

從前說搞誰就搞誰,什麽沙漠霸主、號稱軍力全球第四的伊拉克,什麽強硬派代言人“南聯盟”,這些就不說了,就連中國的大使館都說炸就敢炸,同時捏著歐洲鼻子一起把解體的蘇聯一步步逼到牆角,直到退無可退。現在呢?山姆大叔卻已經力不從心。非不想也,勢不能也。

 

特朗普治下的美國,關心的隻是美國能否“減負”,讓這頭大象再次起舞。所以他大手一揮,任性地退出TPP,退出“巴黎氣候協定”。至於領導世界,他沒興趣。他想要的,是讓美國再次偉大。

 

回想美國走上超級大國的曆程,一個是一戰,一個是二戰。兩次世界大戰,美國都保持著中立的角色,冷眼旁觀,積累了巨量的財富。而這,才是美國走上超級大國的正途。

 

所以他拒絕和默克爾握手,天天在推特上和“金三胖”打嘴仗被人罵?被人嘲笑?他不在乎,隻要美國贏了,輸了全世界又如何?他那癲狂的行事作風後麵是真正的高瞻遠矚,這一點,小布什比不過,奧巴馬更是差遠了。

 

所以有時候也不禁這樣思考著,這個不靠譜的總統,說不定有可能成為美國最成功的總統之一。

 

 

君不見,馬雲爸爸要為特朗普生”猴子”,宣稱要在美國創造100萬個就業機會。

 

君不見,美國要求中國全方麵製裁朝鮮,但自己卻負手局外。

 

特朗普真正厲害的不是發推特、打嘴仗、修長城,而是他看到了美國這頭大象的疲憊,看到了美國經濟的痛點。減稅隻是開始,這位總統還能給世界帶來多少震撼?

 

領導世界?誰愛領導誰去。特朗普治下的美國,隻關心自己!

 

 三、減稅的勝負手

 

稅改的基礎是著名的拉弗曲線(Laffer Curve),意思是稅收隨著稅率的增長而增長。但稅率高到一定程度將達到拐點,總稅收收入不僅不增長,反而開始下降。它提出的一個基本命題是:總是存在產生同樣收益的兩種稅率。

 

 

 

從經濟學理論角度說,“稅”的本質是一種轉移支付的再分配手段,很大程度上意味著用一部分人的錢養活另一部分人,因此無論於經濟效率,還是於社會福利而言,稅永遠不是優先選項,而是最後選項,是人們確實認為某些服務市場無法提供的情況下,才可以采取稅這種方式有提供。高稅率往往意味著極大增強幹預市場的動力與能力,意味著開支的膨脹,特權利益的固化;創業成本的增加,創新動力的消退;就業機會的減少,民間消費不振等一係列問題。

 

1980年1月裏根當選美國總統上台後對稅率進行了果斷改革,采取了大幅度的減稅措施。至1989年裏根離任時,聯邦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水平已由70%下降到28%,公司所得稅由48%下降到24%——這些減稅措施使美國擁有現今主要的大型經濟體中最有效率的經濟體係,並使在六七十年代表現並不搶眼的美國經濟此後開始了快速的增長。而此後拖垮蘇聯的星球大戰計劃、90年代後美國經濟向高科技的轉型無不與裏根時期打下的堅實基礎有關。

 

我們目前的現狀,中國財稅收入在過去20年裏增長了30多倍,年均增長率19.5%,遠高於GDP的增速。本世紀前十年裏,除了2009稅收同比增長9.8%外,其餘年份稅收總收入同比增長基本都2倍於同年GDP增速,而中國財政總收入占GDP比重也已經穩穩超過世界頭號經濟大國的美國(見下圖)。

 

 

注:數據來自中國統計年鑒等,稅收占GDP比率按小口徑稅負計算。

 

按大口徑指標,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的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宏觀稅負比重為35.33%。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的數據則顯示,2014年上半年中國宏觀稅負率達44%。按照世界銀行標準,低收入國家的宏觀稅負較宜為13%左右,中上收入國家應該是23%左右,高收入國家是30%左右——目前北歐瑞典、挪威等高福利國家達到40%左右,美國在30%,稅改後將立馬下降。

 

實證研究顯示,中國稅收每上升1%,會導致中國GDP下降0.045%。中國稅收對私人部門資源配置扭曲所帶來的經濟效率損失,已超過了維護社會經濟秩序和為經濟發展提供基本保障所帶來的經濟效率提高。

 

四、結尾

 

美國稅改落實之後,毫無疑問的會吸引更多資金流向美國,美國經濟也將煥發出新的活力。看似不靠譜的特朗普在上台之後終於幹了一件特別靠譜的事。特朗普已經出招,現在我們要如何應對?

 

事實上,中央已多次提議減稅,但總體上每年財政收入都會高於GDP的增長,從來沒有做到真正減稅。減稅減不下去,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減稅和收稅的同屬一個集體,沒有幾個有魄力動自己的奶酪。

 

除非它有高度的戰略眼光與曆史責任感。

 


 

 

【作者簡介】

無意之鎖 | 格隆匯·專欄作者

市場上充斥著國王新衣式的集體愚行,平庸的邪惡暗流湧動

 

【精華推薦】

誰是下一任美聯儲主席,重要嗎?

如果特朗普不搞一萬億基建會怎樣?

特朗普稅改如火如荼?美股再現“漲漲漲”模式?

 


 

閱讀原文
閱讀 58174
360投訴
 
Top Comments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