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推三類“華裔卡”政策 多數海外華人不知道

中國已推三類“華裔卡”政策 多數海外華人不知道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源於海外華人對暢通歸國途徑的強烈需求,海內外對“華裔卡”的關注熱度一直居高不下。近日,一份中國智庫的人才戰略報告在北京發布,報告除再次肯定海外華人對中國人才戰略的意義之外,還強調了中國政府已推出三種類似“華裔卡”的政策,但是大多數海外華人並不知曉這一情況。當下,如何降低海外人才留華的製度門檻是中國海外招才引智的當務之急,就此,包括全國政協委員潘慶林在內的大陸政界人士建議——“我們應該以鄰居為鏡子,向印度等國取經,學習他們如何招納海外華人人才。”

智庫報告再提“華裔卡”政策

近日,中國全球化智庫(CCG)發布了《區域人才藍皮書2017中國區域國際人才競爭力報告》。CCG承擔了多項中國政府的研究課題,跟官方聯繫緊密,也是大陸為數不多的一直提倡政府應該出台“華裔卡”政策的智庫機構。

CCG主導的此次人才報告再次提及了海外華人關注的“華裔卡”問題。報告稱,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海外華人群體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今,他們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群體,依然有巨大的智力資源可以挖掘。在海外人才的引進過程中,海外華人群體具有特色地位。目前海外華人華僑的數量高達6000多萬,其中專業人士群體接近400萬人左右,行業分佈以教育、金融、高新技術等為主,這些專業人士是中國在海外龐大的人才庫,是中國海外招才引智的潛在重點對象。

目前,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已不再滿足於國內13億人的智慧,而是將目光投向全球。因此,降低海外人才留華的製度門檻,是當務之急。CCG稱,華人華僑是中國引智工程的核心和重要載體。以最具創新活力的地理坐標北京中關村為例,截止2014年底,中關村國際人才數量比例僅僅為0.56%,並且吸引的外國人才中,吸納最多的是仍然是海外華人華僑,這一占比達到了驚人的74.86%。

《僑報》記者也曾採訪多個僑領和海外華人群體,海外華人群體對暢通歸國途徑的需求十分強烈。多個機構、團體,甚至個人都一直積極奔走建議。CCG報告比對了全球多個國家的國際人才戰略後,倡議中國也要降低海外華人歸國的門檻。

比如,印度就推出“印度裔”(PIO)計劃以及“印度海外公民證”(OCI)計劃。根據印度官方數據,僅在2010年,印度就發放了400萬張“海外印度公民證”和700萬張“印度裔卡”,極大地促進了海外印度人才的迴流與環流。另外,歐盟也出台了藍卡計劃,與美國的綠卡製度相抗衡,目的在於大量吸引歐洲技術移民回歐工作;韓國於2012年1月1日正式承認雙重國籍,試圖吸引海外的韓國裔人才回國工作。

“印度發了印度裔卡,四代印度裔都可以隨時回到印度不用辦簽證,這很方便。”CCG主任、國際人才藍皮書主編王輝耀解讀報告時表示,現在世界都在搶人才,中國也應該把全球優秀人才吸引過來,比如建立類似印度的“華裔卡”製度,讓華人華僑隨時能迴流環流,給他們一個暢通的渠道,設立包括海外華人在內的“人才銀行”,讓國家能隨時隨地從“人才銀行”中取才。

中國已推三種類“華裔卡”政策

CCG智庫主任王輝耀接受《僑報》記者專訪時透露,今年8月,在發布人才報告之前,他剛剛出席了有國僑辦和公安部等領導參與的一個內部研討會。在會上,相關中國政府官員表示,目前限製“華裔卡”推行的原因十分複雜,但實際上類“華裔卡”部分政策已經在實施了,其政策主要包含三個部分:

第一,在全國範圍內,海外華人一旦回到中國,隻要有親戚在,就可以給3年的居留簽證,這相當於是一個3年的小華裔卡。該政策在中國都通行,海外華人可以隨時向中國公安部致電諮詢;第二,在僑鄉廣東推出了16條相關政策,原籍廣東的華人可以給5年的往返居留簽證;第三,在北京中關村,隻要回來的華人是博士學曆,以及其它符合中關村人才標準的華人,就可以拿到中國綠卡,而且除北京外,上海也有類似政策規定。

顯然,“華裔卡”政策出台背景是指在中國綠卡的基礎上降低門檻,設置更加靈活務實的申請條件,以加大吸引海外人才的力度。王輝耀提到的三點政策其實是對中國新一輪“綠卡”製度改革中,適用於海外華人部分的梳理。

從2015年開始,上海、北京、廣州、福建也開始了新一輪“綠卡”製度改革,如北京中關村示範區出入境20條、上海科創中心出入境政策“新十條”、廣東自貿區16項出入境措施等。其他省市如天津、遼寧、浙江、湖北等地的自貿區及全麵創新改革示範區,也就京、滬、粵試點經驗進行推廣複製。其中,外籍華人獲得專屬條款,為其歸國創新創業提供了突破性的出入境和永久居留便利。如北京、上海對具有博士學曆的外籍華人提供永久居留渠道,廣東對廣東籍外籍華人提供5年多次出入境簽證等。

“聽公安部的人講,現在華人回來,隻要有親戚在國內,就可以到公安部去,自動給3年居留簽證。現在的‘華裔卡’政策如果有10年,就可能有20年,以後還會爭取,但是現階段起碼有3年居留期,華人華僑多次往返已經沒有什麽問題,這是國內很新的政策,海外華人很多不知道。”王輝耀說。

“叫什麽名字沒有關係,不管是華裔卡、綠卡,還是簽證等,核心都是一樣的,隻要功能相似,海外華人就可以享受中國的國民待遇。”針對“華裔卡”爭議,王輝耀還指出,現在已實施部分類“華裔卡”政策,他希望該政策能不斷擴大和普惠。比如說3年時效是不是能夠延長到5年,5年往返居留簽證可以延長到10年,如果博士能拿,是不是碩士學曆的人也能拿等......

類“華裔卡”政策一直在推進

“現有的三種政策算是‘小華裔卡’功能,很多海外華人不知道而已。”王輝耀一再強調,大陸的“華裔卡”政策有一個逐步開放的過程,慢慢就有了海外華人希望的“華裔卡”,以後它的名字可能不叫“華裔卡”,但是功能卻是一樣的。

源於海外華人對暢通歸國途徑的強烈需求,海內外對“華裔卡”的關注度一直居高不下。早在2012年,美國華人全國委員會,以及其他136家海外華人團體曾聯名呼籲全國人大和政協,把“發放”海外華人身份證”一事納入了兩會議程,並盡快實施。

彼時,受到熱議的“華裔卡”不同於中國國籍,該卡的持有者沒有中國國籍,沒有選舉和被選舉的政治權利,但能夠享有普通中國公民所享有的其他權益,如投資、購房、開立銀行賬戶、申請駕照、子女入學等。

2015年11月底,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曾表示,中關村將開展外籍人才管理先行先試,試點展開移民入籍、華裔卡、外籍人員臨時身份證等製度。這一消息隨即引發媒體關注。

不過,中關村方麵很快對上述報導作了進一步闡釋。2016年,中關村管委會接受《僑報》採訪時強調,盡管“華裔卡”對於華僑華人而言是衆望所歸,但該政策僅是中關村向中央提出的一個建議,目前仍在調研階段,是否可行有待國務院、公安部、外交部等中央機關的批準。

2016年3月的中國“兩會”期間,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裘援平接受《僑報》記者採訪時也強調,大陸現在沒考慮出台“華裔卡”,但已經頒佈多項政策回應外籍華人的訴求,擴大了家庭團聚類的申請長期和永久居留的類型,並且為長期在華工作,在華投資和有突出貢獻的外籍高層次人才提供長期和永久居留的更便利條件。

同樣是2016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潘慶林提出了《關於給海外華人簽發“外籍華人身份證”的提案》。提案稱,麵對海外華人持續增加的回國需求,在不涉及“雙重國籍”問題下,對海外華人簽發“外籍華人身份證”,即是給海外華人發放不具有國籍性質的身份證明,方便其回國交流。

近日,潘慶林接受《僑報》採訪時透露,該提案還建議“華裔卡”分三步走:首先,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對此問題廣泛徵求海內外意見,進行專題調研和協商;其次,公安部、外交部和國僑辦,中國僑聯根據情況,聯合擬定出更為具體和有針對性的方案和舉措;再次,先由國務院頒發有關“外籍華人身份”的條例,再由全國人大起草並通過相關法律。

潘慶林表示,這份提案後來還得到政府部門的批複。目前,政府也推出了相關措施呼應這一提案,比如從2016年開始,北京正式實施的“麵向中關村的10套特殊政策”中,專門提及了向外籍華人發放“中國綠卡”。

此外,潘慶林還強調,隨著中國“一帶一路”政策的推進,針對海外華人的人才戰略佈局還要提速。比如簽發類“華裔卡”的相關政策,也有國外成功範例。比如,印度把海外印度人視為“不在印度居住的印度人”,給移居海外四代以內、50%以上血統的海外原印籍人士,發放海外印度公民身份證,持證回印度可終生免簽,基本享受公民待遇,而印度實施“僑民證”後,海外印度人以各種形式回國效力,效果明顯。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