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已經成為了中國的一個標簽,即便是眼光挑剔的西方媒體,也注意到了這一點。《紐約時報》8月14日撰文稱,雖然紐約的公共交通網絡在中國官員的口中是典範,但現在,上海地鐵已經做到了青出於藍。
此外,紐約地鐵引以為榮的軌道並行設計,也將在上海最新的14號線上得到部分應用。
除了票價,上海地鐵已青出於藍
文章稱,如今的紐約地鐵跟上海地鐵相比也就票價上比較相似了。(上海地鐵的票價一般3至4元人民幣,考慮到上海的工資大約是紐約的六分之一,所以大致相當於紐約的2.75美元,約合人民幣18元)
紐約地鐵由於機械故障,以及軌道上的垃圾或是跌落的行人不斷延誤,眾多二戰前安裝的信號和切換設備已不堪重負,隻有列克星敦線和皇後大道線能夠做到每兩分鍾發一趟車。
相比之下,上海的地鐵不僅頻率高,而且很可靠。據說,上海地鐵的正點率高達99.8%。很少有人或垃圾掉入軌道:厚實、透明的強化玻璃牆將站台與軌道分開,滑動門僅在火車到站時開啟。在最繁忙的路線上,火車每兩分鍾一趟,其他線路也幾乎達到這個頻率。
紐約和上海的地鐵調度室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
而在建設速度上,上海以及中國其他城市的地鐵更是展現出了與很多西方城市地鐵的真正區別。
紐約大都會運輸署(The 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近些年在整個地鐵係統中使用六台巨大的隧道掘進機。而上海正在修建或延長的很多新線路中,僅在一條上就有60台這樣的設備。
上海地鐵副總工程師、49歲的周希聖表示,“我們的工程進度是比西方國家要快的,可能我們需要一兩年完成的工程,他們需要5到10年。”上海的優勢不僅體現在設備上,還體現在更便宜的勞動力上。一名重型設備操作員每個月大約掙1000美元,低於紐約同等工人的工資。
上海和紐約的地鐵建設工地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
兩項優勢的結果就是:據布魯塞爾的國際公共交通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ublic Transport)統計,中國在過去兩年裏每年建成的地鐵線路長於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
紐約地鐵的法寶:快速隧道和24小時營運
不過,紐約地鐵相對於上海仍有一項優勢可言——24小時營運。
報道稱,紐約大都會運輸署以它的472個地鐵站全部每天24小時開放為榮。而上海乃至整個中國的地鐵係統每天晚上停運,上海僅在數月前將其最繁忙路線的停運時間延長至午夜,而其他路線依然在晚上10點半停運。
上海地鐵負責係統運行和管理中心的副總裁邵偉中表示,紐約地鐵之所以能做到這樣,是因為其建造者一個多世紀前的遠見。紐約的地鐵係統除了區域隧道之外,還修建了快速隧道。所以車廂可以在夜間輪流通過區域隧道和快速隧道,維修工作可以在未使用的隧道裏進行。
上海的地鐵係統和世界各地的大多數係統一樣,沒有分開的區域隧道和快速隧道,所以整個係統每天晚上必須停運維修。不過邵偉中稱,計劃於2020年開放的14號線,也就是該係統最新、技術最先進的線路,將至少在部分路段設立並行軌道,以方便維修。但他說目前尚未決定是否延長它的營運時間。
上海的一處地鐵工地以及紐約地鐵的隧道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
而在建設方麵,報道還稱,簡單地計算隧道掘進機和工人的數量不足以比較每個城市在修建地鐵線路時麵臨的挑戰。
畢竟紐約的地鐵建設並不都需要使用隧道掘進機:有些是在地上挖出很深的壕溝,鋪上新軌道,然後再蓋住。
一個更重要的區別是,紐約開隧道必須穿過堅硬的岩石,而上海則是打通相對較軟的固化淤泥。當然,這也意味著上海地鐵麵臨著一個紐約堅硬的岩床不太擔心的問題——確保隧道頂部不會塌陷或漏水。
矩形和對角線:設計理念的區別
不過,兩座城市的地鐵其實在設計理念上就存在差異:紐約地鐵大膽的設計反映出最初創造者的雄心壯誌——快速隧道和車站連接起十幾條線路。上海的地鐵幹淨、高效和不斷延伸則反映出設計者最重要的考慮是控製龐大的人群,避免擁擠,所以它的布局會讓旅程更長。
從日常角度來看,這兩種設計理念最大的區別就體現在每座城市地鐵站的複雜程度。上海地鐵的運輸人數是紐約的近兩倍,但它的車站數量比紐約少四分之一。(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12月,上海軌道交通共開通線路14條,全網運營線路總長617公裏,車站366座。紐約地鐵則擁有468座車站,商業營運路線長度為369公裏,用以營運的軌道長度約為1056公裏,總鋪軌長度約1,355公裏。)
上海和紐約的地鐵路線圖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
紐約時代廣場地鐵站和它的第42街延長部分有12條線路穿過,雖然有幾條線的軌道相同。紐約的地鐵圖上沒有一條線是絕對的直線。而上海的地鐵圖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矩形網格,地鐵線都是南北向或東西向,幾乎沒有例外。所以,大部分換乘站隻有兩條線穿過,有幾個有三條線,整個地鐵網中隻有一個車站有四條線穿過。
沒有“斜行”地鐵線意味著旅程往往更長,經常需要換乘——乘客們實際上是沿著方形路線到達目的地,而且必須在轉角處換乘。隻有最新增加的14號線是一個明顯的例外,它最終開放時,會斜著通過某些路段。
不過,考慮到這座城市的人口是紐約的三倍,上海地鐵官員表示,由於擔心過度擁擠,他們更喜歡簡單。
“我們盡量避免四線換乘,”上海地鐵運營管理中心主任李穎峰表示,“因為我們的客流量比紐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