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封殺後李克強罕見表態 跟黨宣部門劃清界限

深度 | 信號還是誤解 自媒體封殺後李克強罕見表態 

2017-06-23 莫言 星火財經記者聯盟

中國是否會形成新一波的“社會性大討論”——政府“包容審慎”的底線在哪裏,或許是各界認同的議題之一。

北京時間6月21日,國務院例行的常務會議上,總理李克強稱,“幾年前微信剛出現的時候,相關方麵不讚成的聲音也很大,但我們還是頂住了這種聲音,決定先‘看一看’再規範。如果仍沿用老辦法去管製,就可能沒有今天的微信了!”此次會上,李克強要求政府部門對待各類新業態、新模式要有“包容審慎”態度。

分析指,李克強在國務院會議上談微信,很可能與不久前黨宣部門打擊微信公眾號的行動有關。被打擊的微信號實際上是以自媒體形式出現的經濟實體,黨宣部門以“不符合意識形態標準”為由,查封了一大批以娛樂業作為報道內容的微信自媒體賬號,據信,相當一部分的賬號運營方的主體是千萬級別以上的資本支撐。李克強的此番“包容審慎”的表態,是以政府管理思維和經濟發展的思路對微信公眾號查封事件的正麵回應。

 

李克強“力挺微信”的解讀

李克強以政府早期對微信包容為例,要求政府管理部門對互聯網平台上的新業態給予更多的包容和更加審慎的態度麵對。對此,輿論的解讀呈現了兩種不同的觀點。

有觀察人士認為,這是政府釋放的一個強烈信號,是對之前封殺公眾號的一個相當明確的表態。李克強作為政府總理的表態,其信號意義明顯——政府可以用更加寬鬆的態度和包容的心態看待公眾號作為自媒體存在的價值,即便是用意識形態的標準衡量,麵對公眾號這樣的“新業態”,還是要“看一看”再規範,不要沿用老辦法去管製。

公眾號被封殺後,輿論普遍認為,黨宣部門是管理在“一刀切”的做法。

亦有觀點人士稱,上述說法隻是一直誤解。李克強政府一直鼓勵“萬眾創業”,特別是依托互聯網創業,中國進入“互聯網+時代”的提法也正源於李克強。公眾號關聯太多互聯網個人創業者的前途和命運,李克強隻是從創業角度希望政府管理要更加謹慎。

盡管此次被封殺的,多是微信上的自媒體公號,但與李克強力挺的微信相比,二者不能簡單地劃等號——李克強說的微信是通訊工具,是從創業的角度考量;而被封殺的媒體公號,是娛樂類,是資本逐利下影響公序良俗。

而從創業角度和政府管理角度——自媒體的管理角度看,這完全是兩個不同層麵的領域和事情。

公眾號之殤?

微信(WeChat)是中國互聯網企業研發的一個即時通訊軟件,李克強此次會議講話實際上透露出一個相當重要的信息——微信曾經差一點胎死腹中

當下,在中國微信是智能手機用戶使用最頻繁的即時通訊軟件,而且,由於微信捆綁了互聯網支付係統和對接了網購平台,在中國的手機用戶,使用微信就能完成現代生活意義中的衣、食、住、行的大部分需求。

微信也研發出公眾號的社交媒體發布功能,這幾乎就是中國自媒體的成功範式——沒有Facebook、Twitter的中國互聯網世界中,公眾號給了個人發布信息的平台。不過,有觀點人士認為,“當數以百萬計的自媒體幾乎對社會形成全天候的全覆蓋,擠壓、威脅甚至淘汰了傳統媒體,自然會引發中央的關注。”

北京時間6月8日晚間19時左右,借助微信進行傳播的公眾號毒舌電影、關愛八卦成長協會、南都娛樂周刊、芭莎娛樂等25個微信自媒體公眾號,在毫無預警的狀況被官方管理部門封號。

小編指,此輪微信公眾號的被封,可以視作中央的媒體保守主義與市場自由主義的一次對壘,同時也是舊式治理方式在麵對蓬勃發展的中國網絡產業時,無可仿效、無可借鑒之下的“摸著石頭過河”——當缺乏更好調節措施的政府產生本能抵觸,簡單粗暴的打壓便成為唯一選項。

包容審慎:政府的管理邊界

李克強以政府總理的視角去看待微信以及公眾號時稱,“微信創造了許多新的業態,同時,更帶動了大量的就業。盡管也非盡善盡美,但總體說,利要遠大於弊。”

這與中國坊間的聲音相對呼應。在此輪公眾號被封後,網友稱,“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寫字樓將空缺出大量的空間,每個千萬級訂閱讀者的公眾號背後養活了一批‘小編’(編輯)和運營人員,實際上就是一個公司人員規模。”

李克強認為,政府現在對待蓬勃發展的“分享經濟”,以及各式新業態,也要秉持“包容審慎”態度,”並稱,“各地方、各部門要順勢而為,不要仍用‘老辦法’去管製‘新業態’!”

觀察人士指,李克強政府5年來一直在努力厘清政府的職能邊界和服務邊界,這是被輿論所認可的。自媒體作為新生事物,從政府角度看,既是意識形態領域又是經濟領域的範疇,這就讓黨有足夠的理由——以意識形態的管理需要“任性而為”,但在政府管理層麵上,顯然過於“輕率”了。李克強的發聲,是從政府管理層麵上,重新定義微信及其創造的新業態存在的合理性,同時也給出了政府的管理邊界——“包容審慎”。

事實上,目前中國互聯網經濟的良好態勢正是李克強政府在管理方麵包容的結果。

李克強承認,中國在分享經濟方麵,利用“互聯網+”,不僅創造了很多新業態,化解了不少過剩產能,更帶動了大量就業。

“分享經濟在中國擁有巨大的市場,有多年工業化形成的各類產業,所以現在不管是共享單車,還是其他在‘互聯網+’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各種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李克強對分享經濟信心十足,不過,遭遇黨宣部門用意識形態為由的“清洗”,李克強不得不呼籲,“探索出包容審慎監管和社會共治模式,釋放中國經濟巨大的潛力。”

本文由星火記者聯盟(微信ID:cctv11227)莫言主筆,於無聲處聽驚雷,敢講話、講真話,是財經愛好者不可多得的內參!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