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生留洋始於晚清,140多年前,由中國近代史上首位留學美國的容閎倡議,在曾國藩、李鴻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後派出四批學生共120人赴美留學,他們當時的平均年齡隻有12歲。
清末第一批幼童三十名赴美留學於同治十一年(1872)攝於香港
這批幼童到達美國後,以驚人的速度克服了各種障礙,成為各校中最優秀的學生,在現在的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美國著名學府的檔案館,至今還保存著他們的入學登記卡、照片和簡曆,甚至他們贈給同學的留念冊。
長大後合影
“留美幼童”圖文並茂的留言
他們擔負著為國尋求富國強兵之路的使命,卻因保守勢力強烈反對被召回,若幹年後,有些人在中法海戰、甲午海戰中為國犧牲;有些人成為中國鐵路、電報、礦山的開山鼻祖;有些人為中國近代教育、醫院、外交上奉獻終身。
1919年,晚清留美學生最後的一次聚會合影
所有的120人中,隻有兩人拒絕回國,一個是譚耀勳,他秘密逃跑後,完成了他在耶魯大學的學業,畢業後獲職於紐約中國總領館,希望日後能到加州為自己的同胞工作,然而同年卻因肺病客死他鄉。
另一人,就是容閎的族弟容揆,他也在耶魯大學完成了學業,之後到華盛頓中國駐美使館工作了43年,負責了庚款留美的監管工作,一生傾注在了中國留學生教育事業中。
容揆紮根美國,並有了混血子孫
百年前,仍處於封建社會的他們尚且能夠如此,如果你是那一批留學生的其中一人,你會怎麽選擇呢?
中國近代第一批留學生,有兩人拒絕回國(組圖)
所有跟帖:
•
地球已經成村,人類何必糾結農民不農民?
-大江川-
♂
(0 bytes)
()
06/16/2017 postreply
17:46:13
•
做農民有很多優勢啊,比如雄赳赳指責他人,或哭窮,哭苦等等
-一笑而之-
♂
(0 bytes)
()
06/16/2017 postreply
19:20:37
•
謝謝農民的支持。
-大江川-
♂
(0 bytes)
()
06/16/2017 postreply
22:08:19
•
當時根本沒有人感興趣,朝庭封官許願才拉到一百多個小孩到美國來。
-workforwal-
♀
(0 bytes)
()
06/16/2017 postreply
19:09:39
•
還會有這樣的好事?背井離鄉到美國當“豬仔”的幾十萬人吧?
-coach1960-
♂
(0 bytes)
()
06/16/2017 postreply
19:23:46
•
當時米國不是天堂,如今米國貌似天堂。
-大江川-
♂
(0 bytes)
()
06/16/2017 postreply
22:09:29
•
是窮人的金山。不是士子的天堂。
-不開竅-
♂
(0 bytes)
()
06/17/2017 postreply
07:23:41
•
慚愧呀
-雪狗2014-
♀
(0 bytes)
()
06/16/2017 postreply
22:08:50
•
與時俱進。 時代不同了。
-不開竅-
♂
(0 bytes)
()
06/17/2017 postreply
07: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