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核心問題在於官僚資本主義

來源: Twinlight 2017-03-07 05:24:4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865 bytes)

 

問=程明霞 侯思銘 答=謝國忠

誰吹大了泡沫

問:我們還是從房地產說起吧,你最近的文章說,“香港所有的不幸都可以歸因於對房地產的癡迷。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城市像香港一樣,經濟重心如此依賴於房地產。”這和我們大陸目前的樣子不是很像麽?你書中寫,上海的小保姆都辭職去炒房了。

謝:是的。但是大陸和香港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大陸房地產業的錢都跑到政府口袋裏去了,香港可不是這樣的,錢主要是給開發商拿走了。

一個泡沫最終會產生兩個結果:一個就是財富的重新分配。就像股市從100點漲到200點再回到100點,這中間什麽都沒變,起點和終點是一樣的,但是從起點走到終點這個過程中,有人買入、有人賣出,所以有的人錢變多了,有的人錢變少了,財富總量沒有變,但是重新分配過了。第二,它也是一個資源重新分配的過程,這中間有人投資進去想要獲利,結果造成了損失。

而大陸房地產泡沫的情形就是,這個過程中,財富和資源最後都流向政府了。所以你看政府這幾年突然變得非常有錢,財政富餘很多。那麽問題就是,政府要怎麽花這麽多錢?效率能有多高?會不會浪費?這是最大的問題。

問:在房地產泡沫的問題上,你一直都把板子打在政府屁股上,你覺得房地產商其實在裏麵並沒賺多少錢,不應該為高房價負責?

謝:如果把他們交的稅都算進去,開發商真的不賺錢。

土地增值稅是60%。地方政府財政一有壓力,他就去找開發商,說你必須給我交土地增值稅。這就是為什麽很多樓盤賣到最後,開發商都會留一套不賣,留一套房子他就保留著項目公司,跟政府說,我的公司還在,房子沒賣完,不交稅。於是地方政府就說,那我先預征,我算過了你應該交六個億的稅,現在先交兩億吧。開發商原來都是靠不交稅賺到錢的。等到六億都交給政府,開發商根本沒賺多少錢。

你可以去分析房地產公司的淨資產。比如綠地集團這麽大的公司,你看它整個公司的價值全部是靠土地升值來的,造房子本身是不賺錢的。它最初買了一塊地造房子,賣了房子賺了錢,然後把賺的錢全部投進去,還不夠買同樣地段的另一塊地。就隻能再去銀行借錢,買地段更差的一塊地,再造房子,賣掉以後,再拿出全部的錢,同時還要向銀行借錢,再去更差的地段繼續造房子。所以你看它越做越小,它一直滾動下去但是其實根本沒賺什麽錢。

再來看萬科。這麽大的房地產公司,分析員發現它公司的資產構成,其中70%都是靠高價發股票賺來的,也就是說,萬科的錢大部分是從股市賺來的,靠造房子賣房子並沒有賺多少。所以中國的開發商是不賺錢的,即使他們靠造房子賺了錢,做大了,政府也一定會有各種各樣的辦法把錢拿走。

去年全國賣房子一共賣了4.6萬億,把建築成本、毛利、土地稅都算下來,這4.6萬億裏麵政府大概賺了75%,也就是3.5萬億多。去年中國的財政收入總共才7萬億。

問:所以房地產泡沫主要是政府賣地造成的?你判斷泡沫的標準是什麽?高房價?空置率?

謝:從兩個方麵來看,一個是量,一個是價。

量,就是空置率,中國現在有大量的空房子。現在城市裏的商品房大約有六千萬套,空置率是25%到30%。這還不包括企業造的房子,企業自己造的房子大約有三千萬到四千萬套。我到長沙去,看到湖南廣電集團造了很多很多房子,都是給員工的福利房,質量是非常好的,不是宿舍,是完全可以跟商品房競爭的那種房子。

但是我不知道員工有沒有產權,是不是可以到市場上賣房子。我看到有些是員工自己住,也有些是進入市場的。自己造房子的民企國企都有,中糧、三一重工[27.27 -2.29%],都造了很多房子給自己員工住。全國各地這些企業造的房子,還有一些小產權房加在一起,空置率差不多也是25%到30%左右。

問:這個空置率的數字是怎麽得出的?

謝:空置率本來應該是政府統計的,但是政府沒有做這個事情,或者它根本不想把這個數據搞清楚。

我說的這個空置率是觀察樣本來的。如果你知道一個總數,然後在全國各個城市去隨機抽樣的話,100個樣本下來得出的數據就是比較準的,可以代表整體。我在全國各地,到任何城市去觀察,差不多都是這樣,25%到30%這個空置率我認為差不多。

那麽,已建的六千萬套和企業造的三、四千萬套加起來差不多一億套,算100億平方米吧。再加上城市原來100億平方米的老房子拆遷等等,這些都加下來,就是已建的和在建的城市商用住房大約有200億平米。

按照每人平均20平米來算的話,就意味著中國現在已建和在建的房子夠10億人住了。而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全部完成,城市人口達到最高點,也就是10億人吧。因為一般城市化到70%就到頭了,一些歲數大了的農村人是不願意進城定居的。

對比一下其他國家,日本人均住房麵積隻有16平米,歐洲也不過20多平米。所以,從量上來看,中國造的房子已經足夠住了,不用再造房子了。但是你看現在很多地方政府已經把土地都準備好了,他還要繼續把地都賣出去造房子,我估計還得有30億平米。到時候那麽多房子怎麽辦?

再從價格上來看。看房價是不是合理,一個是看房價跟工資的對比,再一個是看房租回報率。

一般國際上來看,比較合理的是,每平米的房價跟一個月工資差不多。如果房價一直漲,那麽你的工資也應該差不多同幅度增長。但是你看,上海的平均月工資是四千塊,但是房價平均是每平米二萬六,超過五倍了。而且還沒有把稅算進去,中國人買房子的稅是很高的,再把要交的稅折算進去,房價就更高了,當然是不合理的。香港現在也是這樣,房價差不多是香港人四個月以上的工資。而東京和紐約的房價差不多是當地人一個月出頭的工資。

還有一個指標就是看房租回報率。世界上正常的房租回報率一般是7%,這個是正常的。如果房價一直跌的話,房租回報率就會高,比如日本、德國的房租回報率都在10%以上。而香港在97年泡沫最嚴重的時候,房租回報率是2%左右。大陸現在的房租回報率是3%左右,按7%的合理水平算下來,也可以看出中國的房價高了至少一倍,所以泡沫是很嚴重的。這是“價”的泡沫,還有就是我們剛才說的“量”的泡沫。

房地產“量”的泡沫比“價”的泡沫更糟糕。糟糕的就是很多人看不到那些空房子,意識不到空房子都是存貨的概念。最後泡沫爆掉,一部分空房子可以折價賣掉,就沒有損失,那些賣不出去的空房子,就成為爛尾樓,這是真正的損失。還有,政府在房地產業賺了那麽多錢,用來搞形象工程腐化掉了,把錢浪費了,這也是真正的損失。

問:但是房地產業的增長,也有真實需求在裏麵吧?中國城市化的進程才剛起步嘛。

謝:不是的,中國房地產的增長和一般老百姓的需求關係不是很大。兩億多人進城工作生活,他們哪裏買得起當地的房子?

在上海的調查,不住上海的外地人來買房的、還有買二套房、三套房的,這些占到全部買房者的六七成。剛才我們算過了,中國的房子從供應來說是足夠的,不能說已經絕對過剩,但是人均有20平米,相當不錯了,但問題就在這裏——真正需要房子的人買不起,而買得起房子的人,他自己不缺房子住,卻在不斷地買房子。

造成這種局麵是因為中國的收入分配結構不合理。中國社會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灰色收入。中國的灰色收入有多少?幾年前我聽央行說有三到四萬億,我覺得有這個可能。但是我不清楚他們是怎麽定義灰色收入的。因為在中國,灰色收入是各行各業普遍存在的,做小買賣的不報稅、醫生老師拿紅包、大賣場裏的采購員拿回扣,民間的商業腐敗是很大的。

但是我說的灰色收入不包括這些,我是按照國際上對灰色收入的定義,就是指與腐敗有關的收入,中國官方的腐敗是非常非常大的。你看剛抓起來的上海浦東新區的副區長,他在一個小區裏麵拿了20多套房子。

其實當官的都特別明白這些道理,他知道貨幣供應量那麽大,通貨膨脹會很厲害,錢會貶值,而且中國人第一次可以有機會買賣房子,他就拚命買。所以中國有這麽多空房子,跟這個有關。從某種意義上,中國的房地產業在回籠灰色收入。以前官員的灰色收入都往國外跑,現在都跑到房地產去了,那麽最後還是都回到政府的口袋裏去了。

這就帶來兩個後果:一個,它成為官員灰色收入躲藏的地方,它帶動了房地產業的投機,造成泡沫。昨天我跟一個老板聊天,他問一屋子的人:你買房子虧過麽?沒有吧。一個一個問下來,他說:看,沒有人買房子虧過吧?繼續買!另一個,它會帶來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一方麵空房子那麽多,一方麵老百姓買不起房子。這是很大的隱患。中國的很多事情其實都是政府在坐莊。

未富先老?

問:剛才我們說到,農民工進城多年也買不起城裏的房子,所以城市化這麽多年了,“農民工”這個詞沒有消失,而是出現了“農二代”和“富二代”這些階層。但是“中產”,這個保證社會穩定的核心階層好像始終沒有形成?

謝:中國的中產階級其實已經開始有了,但是中國現在的“中產”看上去不是“中產”,隻是因為房價過高。中國的房子現在比美國還貴!這怎麽可能?中國現在每年大學畢業生三四千萬,按照國際的定義,他們從技校、本科畢業的收入可以算是中產了,但是因為房價太高,買不起房子,他不會覺得自己是中產。

問:我看美國電影裏說,美國人隻要有套房子,房子前麵還帶塊草坪,就覺得自己是中產了。

謝:在美國你有吃有穿,有房有車,每年還能出去度假一次,就是中產了。中國的中產主要就是因為房價太高,所以覺得生活壓力很大。

問:“富二代”生活沒有壓力,成天飆車,泡妞。這個階層到底占有多少財富,有數據嗎?

謝:中國所謂的富豪榜都不可信,很多有錢人的財富都是虛的,背後都是一屁股債。在中國靠做正當生意賺很多錢是很難的,所以說那些富豪、富二代有多少錢都是不可信的。真正的財富都是我們剛才說的灰色收入那一塊。

政府在房地產業的這個遊戲能玩下去,也跟中國人的觀念有關,他就是要買房子,一定要把幾代人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財富,都拿給小孩在城裏買房子結婚,這完全是非理性的,沒有任何其他國家的父母這樣做,所以讓政府一直有的賺。

問:這是文化上的因素吧,中國人追求“成家立業”。

謝:就是不安全感,普通老百姓的不安全感讓政府的遊戲一直維持下去。政府說,你活該嘛,租金不算高,但是你非要買。你看中國曆史也從來都是這樣,可以做下去,就湊合著做下去,實在做不成了,再推倒重來。

問:伴隨中國城市化進程的還有“老齡化”,你文章中寫到日本被老齡化拖累的景象是很悲慘的。那中國該怎麽應對老齡化呢?放寬計劃生育政策麽?

謝:現在放開也來不及了呀。而且按照國際經驗,農民一旦進了城,生育率是不可能很高的,城市生活壓力這麽大,生養孩子的成本也很高。所以,中國以後就會出現日本現在的景象。你去日本看,隻有東京和大阪還有活力,其他地方都是老人。

那麽日本的解決方式,就是一些老人繼續工作。我去年在日本京都、奈良,遇到70多歲的老人開出租車,餐館裏做飯的也是老人。所以,麵對老齡化社會,是不是就要讓老人都去佛羅裏達養老?也未必。我看那些老人精神都不錯。所以我覺得日本這條路也挺好,我們可以借鑒。

當然,日本的經濟是沒救了,一個老齡化社會,它的經濟不會增長了,房價還在往下掉,股市也起不來,老人家才不會去炒股。

問:日本在老齡化之前畢竟還富裕過,中國會不會“未富先老”呢?你在書中也提出這個問題,中國未來十年究竟會成為一個怎樣的社會?

謝:我覺得中國的房地產繼續這樣下去的話,中國有一天是要搞革命的,整個社會都會出現大的波動。中國核心的問題是官僚資本主義,是政府本身的問題,它體現和暴露在房地產泡沫和灰色收入上。所以最根本上,中國需要一個健康的體製,你不能靠泡沫來發展經濟。太多的錢集中在政府手裏是不好的。

問:香港政府財政增收,就退稅給每個香港人。我們的財政連續增收很多年,但是財政部說,大陸的稅製結構比較複雜,沒有辦法發給每個人。

謝:政府要抓人的時候,怎麽誰都抓得住,要發錢的時候就找不到人?每個人都有身份證號碼,拿著身份證去中國銀行領嘛,這有什麽難!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