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央企退出房地產令7年成效甚微 多數央企仍在「與民爭利」

來源: Twinlight 2017-03-05 06:50:2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597 bytes)

內地央企退出房地產令7年成效甚微 多數央企仍在「與民爭利」

  •  
  •  
  • 2010年3月15日,北京一天土地拍賣造出三個「地王」,都是央企奪得,引發輿論嘩然。央企頻頻在「地王」爭奪戰中勝出,被認為是內地房價瘋漲的重要推手。3日後,國資委召開新聞發布會,要求除16家以地產為主業的央企外,78家央企就此退出房地產。

  • 然而,《中國經濟周刊》近日刊文,央企退出房地產這一「退房令」7年過去,央企並沒有在房地產市場偃旗息鼓,卻有更加活躍之勢。

7年前,中國國資委頒布央企退出房地產市場「退房令」,然而成效甚微。(資料圖片) 7年前,中國國資委頒布央企退出房地產市場「退房令」,然而成效甚微。(資料圖片)
 

 

《中國經濟周刊》報道,7年過去,國資委「退房令」卻淪為空文,房地產「國家隊」成為了2016樓市「明星」。一直以來,除中海、保利、華潤、遠洋等老牌企業外,鮮少有地產央企真正躋身前排陣營;但去年買地支出前15名的房企中,由央企和國企組成的「國家隊」佔據8席,16個拿地總額超百億的巨無霸項目中,有9家花落「國字頭」。

從爭搶「地王」,到競相重組,房企「國家隊」都指向同一個目的——在新一輪調控的「大冰期」中盡可能搶佔市場高地。

中國國企被稱為「共和國長子」,國有經濟是中國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資料圖片) 中國國企被稱為「共和國長子」,國有經濟是中國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資料圖片)

決策層多次要求央企退出競爭性行業

文章指,實際上,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內地對於深化國企改革做了一係列部署。三中全會審議通過文件中,明確提到國有資本應該放開競爭性業務,推進公共資源配置市場化,進一步破除各種形式的行政壟斷,將國企改革的主線導向「與民分利」。

2015年7至8月,中央第一巡視組對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進行了專項巡視後,劍指「多家單位對中央房地產調控政策置若罔聞,項目開發禁而不止」的問題,被視為最嚴厲和直接的一次出手。國內許多專家都在不同場合表示,在國企改革中,國企應該從一般競爭性領域退讓,其中包括房地產領域。

中國國企既是宏觀經濟的命脈,又要造福公共福祉。(資料圖片) 中國國企既是宏觀經濟的命脈,又要造福公共福祉。(資料圖片)

「退房令」淪為空文 仍有多數央企未執行

「退房令」後的僅僅一年內,當初允許涉足房產業務的名單從16家增加到了21家,新增名單中就包括在2016年有較大擴張動作的魯能集團。據《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了解,2012年以後就鮮有央企大規模清退的舉動,隻有零星的股權轉讓或協議出讓項目出現。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底,78家被要求「退房」的央企中,僅有不足20家央企履約退出。

所有跟帖: 

私企就私企,叫民企就是騙子。 -海邊居- 給 海邊居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7/2017 postreply 06:38:3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