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中產階級為什麽不再沉默?

來源: Twinlight 2017-03-01 06:21:1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536 bytes)

中國的中產階級為什麽不再沉默?

 
 
 
2017-02-28 21:01:49
 

【編者按】中國大陸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發布的《2016 年中國互聯網輿情分析報告》中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來,公共管理事件成為所有輿情熱點事件中數量最多的一類,共228 件,在熱點事件中占比38%,中國中產階級正在告別網絡中沉默的少數這一角色,成為走在網絡輿論前台的主力軍。中國中產階級為何由幕後走向前台?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政策分析師李玲撰文進行了分析,現轉發該文,供參考。


中國社會中產階級日趨活躍(多維記者/攝)

一、曾經沉默的少數

剛剛過去的一年,諸多調查數據都顯示出,中國中產階級正在告別網絡中沉默的少數這一角色,成為走在網絡輿論前台的主力軍。這不僅由新的網絡生態環境引起,更與中國社會長期以來存在的社會問題息息相關。

2016年,涉及城市居民、人身安全、財產安全、人格尊嚴和法治保障的輿情事件高於往年,而這些恰恰是中產階級特別關注的領域。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發布的《2016 年中國互聯網輿情分析報告》中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來,公共管理事件成為所有輿情熱點事件中數量最多的一類,共228 件,在熱點事件中占比38%。

這些事件往往涉及中產階級的切身利益,自然容易引發其強烈的代入感。不過,其中更為根本的原因還是中國既有的諸多社會問題長期以來沒有得到解決,使得中產階級愈發恐慌。

根據瑞士信貸銀行2015 年10 月發布的報告,中國中產階級隻在全社會占比10.7%,這大大低於全球平均水平的14%。對於金字塔形的中國社會結構而言,中產階級向來就是社會的“少數”,比起龐大的金字塔底層,其發聲基數更少;比起塔尖的頂層,其發聲的渠道和空間更少。

而且,中國中產階級中不少人是從社會底層興起的,對於這部分人而言,其需要承擔的各方麵壓力高於其他階層:一方麵,需要考慮車子、房子等現實生存問題;另一方麵,一旦發生任何較大變動,其辛苦打拚而來的一切就可以瞬間化為虛無,畢竟當今社會的保障製度還不足以對衝人們生活中的大部分危機,所以在較大的壓力麵前,遇到問題保持沉默是其一貫的態度。

現階段的中產階級,不少是現有體製的受益者。在焦點事件的網絡輿論中發聲,就需要對現有體製存在的問題提出質疑,這對於中產階級而言,無疑是給自己的生活和現有社會地位增加不穩定的因素。作為處於社會金字塔中間部分的力量,他們並沒有理由和實力去與現有的安穩生活對抗。因此,在過去,無論從哪方麵而言,中產階級都不足以成為輿論中發聲的主力軍。

二、社交媒體新生態

過去一年,網絡中的熱點事件主題區別於往年,呈現出新的特點。弱勢群體、反腐等以往的熱議話題逐步降溫,取而代之的是涉及中產階級切身利益的諸多安全問題。

過去,因為貧富差距及社會各項製度尚不健全,處於社會底層的弱勢群體的利益時常受損,互聯網的興起給了他們傳統媒體時代從未有過的話語權。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相關社會製度的完善,弱勢群體的利益正逐步得到更多保障,這個問題不再像過去一樣突顯;加之社會輿論已經習慣了弱勢群體議題,因此這類議題整體的關注度自然有所下降。

2014 年及2015 年,“反腐”一直是網絡輿論最為熱門的話題,但2016 年卻出現了不同現象,包括郭伯雄、令計劃等相關新聞在內的反腐類新聞,以及“供給側改革”、“一帶一路”等國家重要戰略的消息,都沒能形成網絡傳播熱點。《2016 年中國互聯網輿情分析報告》的統計數據也顯示吏治反腐問題在各類熱點事件中所帶來的輿情壓力同比有所下降。相反,雷洋事件、魏則西事件、霧霾等與人們人身安全及健康息息相關的事件,成為爆炸性的熱議話題,甚至貫穿全年。

相比起反腐以及草根階層的利益問題,安全和健康與中產階級的生存生活更為相關,從相關熱點事件引發的熱議,可見中國中產階級當下的焦慮。正是這些涉及中產階級切身利益的事件頻發,給中產階級帶來對現狀的擔憂,使其努力在輿論中發聲。

當然,網絡熱議話題的變化不足夠讓中產階級成網絡輿論中聲音最大的群體。2016年,隨著政府網絡管理力度的加大以及互聯網生態環境的變化,一批曾經的網絡“大V”或失聲或轉型(從政治化轉向商業化),這給網絡輿論中的少數群體——中產階級騰出了話語空間。而隨著曾經的網絡輿論高地論壇、貼吧熱度的繼續走低,活躍在其中的“草根”群體自然喪失了網絡民間話語的主導權。知乎、果殼網等網站的興起,以及微博的活躍度的回暖,意味著高知群體活躍的網站正在逐步崛起,這些也正是中產階級活躍的陣地。


中產階級發生源於生活焦慮(圖源:VCG)

三、發聲源於恐慌

中產階級的焦慮並不是新形態,中國社會缺乏安全感是曆來存在的問題,這種不安全感又尤其體現在中產階級中。促使中產階級走向輿論前台大抵是新的社會問題及網絡環境所致,但深根於中產階級內心的焦慮,則是由來已久的社會問題的綜合結果。

一方麵,中產階級承受著較大的生活壓力。過往,中產階級選擇在網絡輿論中保持沉默,並不是其真的不關係政治,而是無暇關心。車子、房子、孩子是他們必須首先需要解決卻又不能輕易解決的問題。但凡已經購置房產的中產階級,大多需要考慮房貸,而這一問題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人們不敢輕易更換工作,一旦在職場上有較大變動,就可能導致換不起房貸,引起生活上的大麻煩。對於沒有房貸壓力的人群而言,房價的波動也隨時牽動著他們的心。

孩子教育問題是另一個大難題,江蘇省抗議“高考減招調整”事件中家長們的激烈情緒便可見一斑,熱播劇《小別離》更是道出中產階級對於孩子教育問題的焦慮。首先是教育質量的保障問題,其次是教育投資帶來的經濟壓力。

除這些問題外,去年以來,稅收問題也多次引發熱議。一是個稅問題,“年收入12 萬以上的高收入者將被加稅”的誤讀在互聯網傳播後,引發廣泛討論和擔憂;二是中小企業的稅收問題,占據中產階級相當一部分的中小企業主對於中小企業的納稅問題也尤其敏感。

另一方麵,中國社會當前尚缺一套良好的社會保障體係,這其實是社會恐慌的重要根源。去年以來,民生問題持續熱議,除了前文已經提到的幾個方麵,人們對醫療問題的關注熱情不減。醫患矛盾繼續升溫。“河北衡水男子懷疑醫生救治不力對其連捅數刀”、“廣東醫生陳仲偉被患者尾隨砍殺”、“北醫三院產婦死亡家屬大鬧醫院”等均引發網絡廣泛討論。對於居民看病的保障、對於醫生人身安全的保障等諸多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

與此同時,環境問題又帶來新的健康隱患,霧霾問題在全社會引發人們對自身健康及下一代未來的擔憂,很多網友直指政府的不作為。食品安全、大氣汙染、水汙染成為人們的心頭大患,尤其對於基本物質生活已得到保障的中產階級而言,這些關係自身健康安全的問題已成為懸在頭上的利器,隨時都給自己帶來不安。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中產階級都是社會穩定的基礎,隻有這個群體感到安全和受到保障,社會才能得以持續穩定地發展。中產階級從網絡輿論中沉默的少數這一角色轉換出來,成為網絡輿論的主導力量,背後是中產階級對於自身處境的擔憂,和社會給予他們保障的缺乏。網絡輿論生態的變化反映出了現存的社會問題,歸根結底還需要在社會發展中得到解決。

 

(華陽 編輯)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