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不是外匯儲備跌破3萬億,而是資本外逃

來源: Twinlight 2017-02-21 06:05:4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664 bytes)

可怕的不是外匯儲備跌破3萬億,而是資本外逃

(2017-02-08 11:31:30)
   
 

2月7日,央行公布最新的外匯儲備數字: 1月份我國外匯儲備29982.04億美元,較2016年12月的30105.17億美元,減少123.13億美元。

盡管一月份外匯儲備的減少幅度超乎預期,但外匯儲備跌破3萬億的關口並沒有超出大家的預期,在人民幣貶值和資本流出壓力仍然存在的情況下,3萬億關口的失守是必然的。

按照官方的解釋,央行向市場提供外匯資金以調節外匯供需平衡,是造成1月份外匯儲備規模下降的主要原因。官方將外匯儲備的下降歸結為由於農曆春節,居民境外旅遊、消費等活動增多,企業償債和結算等財務操作也會增加等季節性因素。對於外匯儲備未來的趨勢,官方分析認為:“與上年同期相比,1月份外匯儲備規模少降了872億美元;與上月相比,外匯儲備規模少降了288億美元,降幅均明顯縮窄。剔除掉匯率重估因素以後,外匯儲備規模的同比和環比降幅也是明顯縮窄的,這反映出我國跨境資金流出已較前一時期有所放緩,未來隨著我國經濟增長動能逐步增強,跨境資金流動會趨向平衡。”因此,官方特別強調:“我國外匯儲備規模雖已略低於3萬億美元,但仍是全球最高水平。”“儲備規模上下波動是正常的,無須特別看重所謂的“整數關口”。無論從絕對規模看還是用其他各種充足性指標進行衡量,我國外匯儲備規模都是充裕的。

也許是為了回應官方的說法,一些機構和學者也在表達諸如“外匯儲備跌破3萬億,無需恐慌”之類的觀點。

如果從外匯儲備的量而言,即使跌破了3萬億美金的大關,中國的外匯儲備的確仍然是全球最多的。然而,一個基本的常識是,外匯儲備是否充足,一方麵要看總量,一方麵要看變化。以我們的外匯儲備全球最多就認為無需擔心的觀點很顯然並沒有太大的說服力。在過去人民幣升值和每年盈餘很大的情況下,我們一直認為中國的外匯儲備是太多了。但很顯然,今天麵臨的情況已經大為不同,人民幣貶值的預期沒有逆轉,資本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仍然在流出,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同時,目前接近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能夠動用的究竟有多少,我們必須心理有數。數字上的3萬億,不代表真的有3萬億可以用。相信這一點稍有常識的人都很清楚。我們可以有很多理由解釋外匯儲備減少的合理性,但是,必須清醒意識到,如果逾期難以逆轉,不管我們擁有多少外匯儲備,很快就會耗盡。從2014年6月到2017年1月,在2年半的時間裏,外匯儲備就減少了接近30%,,速度驚人。

一些機構和學者之所以又開始搖頭晃腦,輕言“無需恐慌”,不過是因為最近美元上漲勢頭暫緩。但不管特朗普如何搗亂,美國經濟總體走勢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美元強勢周期仍然沒有結束,且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輕心。

特別是,今年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仍然在加大,美國的趨勢不明朗,歐洲的趨勢更是險惡。中國經濟在經曆去年的“房地產繁榮”之後,如何化解更多的風險等等難題都有待突破。在這種情況下,因為美元暫時的疲態就放鬆警惕,認為資本外逃已經不存在,國際資本流動接近平衡,很顯然低估了當前全球經濟的複雜性。在各界對中國經濟和中國改革的預期如果沒有明顯好轉的情況下,我個人認為 “賣出人民幣資產”的預期和趨勢短期不會改變,中國仍然麵臨著資本外流的壓力,且不可托大,集體高唱“無需恐慌”。我堅持人為,對於中國經濟而言,能否打贏資本外逃仍然是2017年中國經濟能否實現“穩”的目標的關鍵。

當然,我過去也一直強調,在資本外逃問題上,中國應該吸取曆史上諸多的教訓,用更智慧的辦法,而不是簡單的限製的辦法解決資本流出的壓力問題。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其實不值得可怕,可怕的是資本外逃,因為這會從根本上影響對中國經濟的整體信心。盡管我們擁有全球最多的外匯儲備,但不管我們擁有多少外匯儲備,子彈一旦打起來,就會很快耗盡。何況,在中國,資本流出的非正規途徑實在太多,不是我們目前捉襟見肘的監管可以管得住的。中國需要做的,是必須在戰略上重視“資本外逃”這個巨大的風險,未雨綢繆,用堅決的手段予以製止,並真正逆轉預期。

需要指出的是,我過去一直強調,資本流出本質上反應的不是人民幣本身如何,而是對中國經濟的信心,穩定信心的關鍵在於真正推動改革,尊重過去近40多年來中國在改革上形成的一些共識,尊重最大公約數。隻要改革不要出問題,在中國經濟仍然有很大的想象力和空間的情況下,資本當然不會集體離開中國。隻要對中國經濟有良好的預期,哪怕外匯儲備跌破2萬億美金,也真的“無需恐慌”。

2月7日,央行公布最新的外匯儲備數字: 1月份我國外匯儲備29982.04億美元,較2016年12月的30105.17億美元,減少123.13億美元。

盡管一月份外匯儲備的減少幅度超乎預期,但外匯儲備跌破3萬億的關口並沒有超出大家的預期,在人民幣貶值和資本流出壓力仍然存在的情況下,3萬億關口的失守是必然的。

按照官方的解釋,央行向市場提供外匯資金以調節外匯供需平衡,是造成1月份外匯儲備規模下降的主要原因。官方將外匯儲備的下降歸結為由於農曆春節,居民境外旅遊、消費等活動增多,企業償債和結算等財務操作也會增加等季節性因素。對於外匯儲備未來的趨勢,官方分析認為:“與上年同期相比,1月份外匯儲備規模少降了872億美元;與上月相比,外匯儲備規模少降了288億美元,降幅均明顯縮窄。剔除掉匯率重估因素以後,外匯儲備規模的同比和環比降幅也是明顯縮窄的,這反映出我國跨境資金流出已較前一時期有所放緩,未來隨著我國經濟增長動能逐步增強,跨境資金流動會趨向平衡。”因此,官方特別強調:“我國外匯儲備規模雖已略低於3萬億美元,但仍是全球最高水平。”“儲備規模上下波動是正常的,無須特別看重所謂的“整數關口”。無論從絕對規模看還是用其他各種充足性指標進行衡量,我國外匯儲備規模都是充裕的。

也許是為了回應官方的說法,一些機構和學者也在表達諸如“外匯儲備跌破3萬億,無需恐慌”之類的觀點。

如果從外匯儲備的量而言,即使跌破了3萬億美金的大關,中國的外匯儲備的確仍然是全球最多的。然而,一個基本的常識是,外匯儲備是否充足,一方麵要看總量,一方麵要看變化。以我們的外匯儲備全球最多就認為無需擔心的觀點很顯然並沒有太大的說服力。在過去人民幣升值和每年盈餘很大的情況下,我們一直認為中國的外匯儲備是太多了。但很顯然,今天麵臨的情況已經大為不同,人民幣貶值的預期沒有逆轉,資本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仍然在流出,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同時,目前接近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能夠動用的究竟有多少,我們必須心理有數。數字上的3萬億,不代表真的有3萬億可以用。相信這一點稍有常識的人都很清楚。我們可以有很多理由解釋外匯儲備減少的合理性,但是,必須清醒意識到,如果逾期難以逆轉,不管我們擁有多少外匯儲備,很快就會耗盡。從2014年6月到2017年1月,在2年半的時間裏,外匯儲備就減少了接近30%,,速度驚人。

一些機構和學者之所以又開始搖頭晃腦,輕言“無需恐慌”,不過是因為最近美元上漲勢頭暫緩。但不管特朗普如何搗亂,美國經濟總體走勢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美元強勢周期仍然沒有結束,且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輕心。

特別是,今年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仍然在加大,美國的趨勢不明朗,歐洲的趨勢更是險惡。中國經濟在經曆去年的“房地產繁榮”之後,如何化解更多的風險等等難題都有待突破。在這種情況下,因為美元暫時的疲態就放鬆警惕,認為資本外逃已經不存在,國際資本流動接近平衡,很顯然低估了當前全球經濟的複雜性。在各界對中國經濟和中國改革的預期如果沒有明顯好轉的情況下,我個人認為 “賣出人民幣資產”的預期和趨勢短期不會改變,中國仍然麵臨著資本外流的壓力,且不可托大,集體高唱“無需恐慌”。我堅持人為,對於中國經濟而言,能否打贏資本外逃仍然是2017年中國經濟能否實現“穩”的目標的關鍵。

當然,我過去也一直強調,在資本外逃問題上,中國應該吸取曆史上諸多的教訓,用更智慧的辦法,而不是簡單的限製的辦法解決資本流出的壓力問題。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其實不值得可怕,可怕的是資本外逃,因為這會從根本上影響對中國經濟的整體信心。盡管我們擁有全球最多的外匯儲備,但不管我們擁有多少外匯儲備,子彈一旦打起來,就會很快耗盡。何況,在中國,資本流出的非正規途徑實在太多,不是我們目前捉襟見肘的監管可以管得住的。中國需要做的,是必須在戰略上重視“資本外逃”這個巨大的風險,未雨綢繆,用堅決的手段予以製止,並真正逆轉預期。

需要指出的是,我過去一直強調,資本流出本質上反應的不是人民幣本身如何,而是對中國經濟的信心,穩定信心的關鍵在於真正推動改革,尊重過去近40多年來中國在改革上形成的一些共識,尊重最大公約數。隻要改革不要出問題,在中國經濟仍然有很大的想象力和空間的情況下,資本當然不會集體離開中國。隻要對中國經濟有良好的預期,哪怕外匯儲備跌破2萬億美金,也真的“無需恐慌”。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