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馬後炮”:終承認經濟困難“超想象” 可追隨樂觀者大多犧牲
點擊上方中華元智庫即可進行關注
中華元點評:
過去N年來,馬雲一直是“中國經濟信心”的象征,不僅官方拿他作為“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典範給國人打氣,他也以阿裏巴巴擴張發展為證明屢屢宣告經濟持續繁榮。為此,他甚至在2012年9月跨界抨擊“經濟學家誤導企業家”——“(如果)聽經濟學家對於未來經濟怎麽看,我覺得特別悲哀,我說春江水暖鴨先知,假如企業家要去聽經濟學家,這些企業家一半已經死掉了。”當時本智庫創辦人庭賓先生就給他寫了公開信——中國經濟未來3-5年將進入“探大底的最困難時期”,以對其誤導糾偏。同時該文希望“中國企業家能夠與獨立經濟觀察家能夠風雨同舟,為中國能夠保存改革開放30年來形成的民營企業寶貴火種,為避免中國經濟和金融係統崩潰結局,能起到積極正麵的作用”。可是馬雲先生根本聽不進去,還是不斷唱多。
可歎,悲劇的是,馬雲先生影響力太大,他的財富效應太耀眼,很大程度上遮蔽了對未來形勢嚴峻的理智分析,他的這種“馬雲信心”對中國民營企業家誤導很大,使很多人沒有重視包括中華元智庫在內的獨立觀察家屢屢警告的“未來痛苦探大底”(智庫為此甚至出版了兩本專著:2012年11月《美元複興十年 中國痛苦十年》、2014年6月《中國富人為何變窮?》)而是被引導到繼續擴大規模,或者硬闖技術、資本門檻極高的創業創新領域,結果是大部分中小民企已經在如今已實際到來的經濟危機中倒下了,多年奮鬥的財富成果最後一場空;而在高科技創新創業領域,也因為互聯網和金融高度壟斷的特性,必然導致了“一將功成萬骨枯”的結局,即阿裏巴巴等極少數企業因形成壟斷而“贏家通吃”外,大多數創業者都成為犧牲品。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庭賓先生的真粉絲基本都提前從產業從容退出,實現“現金為王”,不少人已按照中華元智庫的指導提前進行了全球資產配置。由此保存了不少民間財富火種。
雖然到了今天馬雲先生才終於承認經濟困難“超預期”,但他畢竟還是終於麵對現實了,這也是一種直麵自己的勇氣。我們希望馬雲先生能夠借此機會反思,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並不一定能成為卓越的宏觀觀察家。企業家和觀察家都能夠各歸其位,做好各自的本分,對自己的追隨者真正負責,不要再對他們造成不可挽回的誤導了。
馬雲:中國經濟困難可能會超過大家的想象
2017年02月15日 每日經濟新聞
馬雲:高端製造靠質不靠量 轉型升級須放慢速度
1月25日,浙商總會年度工作會議在杭州召開,浙商總會會長馬雲現場向近600位浙商分享了自己此前同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會麵的情況,並表示,中美間貿易等矛盾不可避免,但他對兩國經貿關係整體表示樂觀。馬雲認為,技術革命是大量中小企業的機會,中小企業製造業發展速度令人讚歎。全球化仍然勢不可擋,中小企業將通過全球化成為主流。
●應多關注“一帶一路”投資合作
對特朗普的當選,大家的觀點都不一樣。我覺得我們不能低估特朗普,他當選美國總統不是一個偶然。
我對中美貿易關係整體表示樂觀,但是矛盾一定會有,將來中美之間可能會存在貿易衝突,如果不處理妥當,也許會導致比較大的貿易戰。但是如果貿易衝突發生,對雙方都不好,對全球經濟都不是好事。特朗普還是比較開放的,隻是跟以往我們想象中的政治家不一樣而已,他看到了美國今天發生的很多問題,但是他希望用一種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同時他又是一個商人,他的行動力很強,結果導向也很強。特朗普上台一定會讓美國產生巨大的變革,會對世界的政治經濟格局帶來很大的變化,但是現在評價這些變化還為時過早。
我前段時間參加了達沃斯論壇,這是十多年來最讓我激動、最令我驕傲的一次活動。那幾天的會議,幾乎人人都在講中國、人人都在討論習近平主席的講話。有人講,今年的達沃斯成為中國的達沃斯,我們覺得叫做“達沃斯的中國”比較合適一點,是中國參與到世界中去。
在達沃斯論壇的一些議題上,整個討論也是圍繞中國的。美國提出全球化不行了、自由貿易不行了,但中國反而提出了對世界的擔當。這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達沃斯強調以全球化為主,全球繼續加大自由貿易;而美國可能開始越來越(逆向)收縮。
我的看法是,世界在未來的5~10年中,會出現比較複雜的局麵,但這個複雜不一定是壞事,關鍵是你怎麽看——任何變化,你當作災難的時候,會越看越不順眼;你當作一個機會來擁抱它的時候,會越看越有意思。
當前國際的政治形勢、經濟形勢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即使最壞情況出現,比如中美之間發生貿易戰,我覺得中國的機會依舊非常大。中國光內地就有13億多人口,經濟潛力巨大,加上“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給中國帶來很多機遇。如果你們想參與到全球經濟的發展中,“一帶一路”經濟、“一帶一路”投資和合作要多關注。
●高端製造業是靠品質取勝
我們怎麽看今天的中國經濟?說實話,我認為困難可能會超過大家的想象。這個很正常,30多年的高速發展不可能長期持續。一個人在20歲之前會不斷長個子,每年有個8%~9%的增長,但是到20歲以後,每年再長十幾公分就不可能了。中國經濟增速目前有適當的放緩,保持品質的增長是中國經濟走向健康的一個標誌。
中國經曆了一個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們的產業必須進行轉型升級,我們必須升級製造業。大家不斷在講中國製造業相當厲害,其實與真正的高水平還有距離。瑞士手表的工藝,包括日本、德國的製造業,體現出的就是所謂工匠精神,就是熱愛和投入。如果要想真正提高製造業,你的數量一定會下降的。低端製造業是靠量取勝,高端製造業一定不是靠量取勝,而是靠品質取勝。我們希望中國經濟能好起來,希望我們的環境好起來,但是轉型升級是要付出代價的,這些代價不願意付出,轉型升級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現在我們國家必須轉型升級,轉型升級就相當於在轉彎道的時候,速度一定要慢,我自己覺得轉型升級必須要放慢速度。
中國經濟過去30多年的成就主要是依靠改革和開放,尤其是招商引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把客戶請進來,把外資引進來,經濟就會快速增長。
但是今天的經濟已經不是靠招商引資就能帶動起來那麽簡單,今天的經濟要靠“運營”。在這個情況下,我們國家還需要大批懂得運營經濟的幹部。
全球經濟在未來3到5年內未必會好,而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恰恰是考驗優秀企業家精神的關鍵時刻。一個將軍是否優秀,不在於他是否衝鋒陷陣,而在於他撤退的時候是怎麽組織的,在於他打敗戰之後如何一步一步扳回來。因此考核一個企業家是不是優秀,就是要看在經濟不好的時候怎麽去布局,怎麽調配自己的資源,建立自己的組織,建立自己的架構。
當一個企業感覺到經濟形勢發生變化、供應鏈條發生變化、客戶發生變化,如果遭遇到市場的重大衝擊,請大家記住,寧可停一兩個月,理一理,思考一下,重新再來。所以一個企業家如果讓某個部門空兩個月,甚至是關掉一個部門,那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被擊倒就想馬上站起來,你可能就立刻被再擊倒。所以麵子不重要,重要的是體係和製度的重新設計,需要考慮清楚。
●要想全球化必須堅持學習
未來的世界,由於互聯網,所有的企業連接得越來越緊密。在一些經濟體開始反全球化的時候,我們必須走向全球化。但是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要加強內部學習,在形勢不好的時候,內部學習、提升、組織改造顯得尤為重要。
這麽多年的高速發展,請問在座每個企業,你花多少時間對你的員工和幹部進行係統培訓、係統訓練,花多少時間思考過組織的變革,想清楚你的競爭對手、你的上下鏈條,練企業內外功?形勢好,往外攻,形勢不好,修內功。
請大家多花一點時間思考一下,一個老板會學習,員工就會學習;一個老板講細節,員工就會講細節;一個老板考慮未來,員工就會考慮未來;老板不學習,你的員工永遠不可能會學習;老板不注重細節,員工不可能注重細節;老板沒有遠見,員工哪來的未來思考。
如果你是一個家族企業,那就早關注家族的二代接班,早做準備總比後麵做好;如果你不是家族企業,人才體係的培養同樣是你的當務之急。尤其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更是需要大家多花一點時間來進行學習。這些時間投下去,我認為是值得的,最終你可能會獲得更大的回報。
(本文出自1月25日馬雲在浙商總會年度工作會議上的演講,有刪節)
附文:2012年9月14日
致馬雲先生的一封公開信:
經濟學家不能“刻舟求劍” 企業家亦忌“葉公好龍”
馬雲先生:
你好,近*****發表了一個有影響力的言論,幾乎全麵否定了經濟學家對於未來趨勢的預測洞察力。坦率地說,本人覺得這個判斷有點武斷,這對於中國那些有真知灼見的宏觀戰略趨勢研究者並不公平,也可能會誤導一些企業家,使其更自以為是,繼續靠拍腦袋決策,麵對全新的中國企業要靠“宏觀周期把握力”競爭的時代,在對未來的更加迷失迷茫中被淘汰掉。
顯然,你對企業家征詢經濟學家對未來宏觀經濟周期和未來市場趨勢的看法不以為然,認為企業家自己感受到的更值得相信——“(如果)聽經濟學家對於未來經濟怎麽看,我覺得特別悲哀,我說春江水暖鴨先知,假如企業家要去聽經濟學家,這些企業家一半已經死掉了。”你給出的理由是:“經濟學家首先是個數學家,他對數學的模式很有興趣,他對總結一個商業模式很有興趣,企業家是對於未來有興趣,經濟學家對昨天有興趣,所以你讓一個對昨天有興趣的人去判斷未來,這是悲哀。”
對於一些優秀的企業家對於未來市場有著異乎尋常的預測力,我是認同的。過去20年中,本人接觸過數百位企業家,深入交流過的也有上百位,其中有些具備對未來市場的特殊洞察力,比如福耀玻璃的曹德旺先生,他在2007年初預測美國金融危機,令很多經濟學家汗顏。所幸的是,本人是在2006年初預測美國金融危機,是國內最早的預測者,否則真的不好意思給企業家寫這封信。
然而,少數優秀的企業家並不代表大多數具備這種能力,因此,如果過度看低經濟學家的水平,這或可增強企業家的自信,但也容易助長一些企業家由自信走向自大,更加容易忽視有真知灼見的戰略預測意見。在這裏,本人作為一個宏觀戰略趨勢預測者(不是經濟學家,本人不是經濟學科班出生,從不承認自己是個經濟學家),想和你就經濟學家的定位和功能,企業家如何與宏觀預測專家進行有效合作,進行較為深入的探討。
首先,“經濟學家對昨天感興趣”似有不妥,如果換成“經濟學對昨天感興趣”更妥帖些。本人以為:經濟學從它被總結和誕生出來的第一天開始,就已經是昨天的了,因為經濟學是經濟學家對過去發生的經濟現象和他認為正確的內在規律的總結,是過去式的。但經濟學家不應該是過去式的,經濟學家研究過去,是為了把握貨幣、金融、經濟演變的內在規律,進而推演預測未來趨勢,為當下企業和投資決策服務的。否則,“經濟學家”就應該更名為“經濟考古學家”。
與因悟性不夠淪為“考古學家”者不同,許多經濟學家失去了社會公眾、企業家的信任,更重要的原因是其服務於特殊利益集團的利益立場,決定了他們要說對自己和所服務特殊利益集團有用有利的判斷預測。他們又分為幾類:一是政府政策讀解經濟學家,主要任務是政策出來前放風烘托氣氛,政策出台後解釋如何英明正確;二是投行經濟學家,由於投行等市場主力往往是社會中小投資者、工商業企業的對手盤,即要從中小投資者、工商業企業身上賺錢,投行經濟學家有著影響後者投資決策的重要功能,他們對公開市場的判斷常常與本機構自營部門的操作是相反的。當然,投行經濟學家中也不是絕對沒有不說違心話的人,最著名代表是格林斯潘,他雖然被美聯儲背後的金融寡頭利益集團所利用,執掌美聯儲長達18年,但是他一直沒有放棄“金本位”的主張;三是某些利益集團的遊說經濟學家,他們影響政府決策,影響社會公眾投資行為,出台有利於他們的遊戲規則,從製度層麵就鎖定財富優先分配權,推高資產泡沫逼公眾和後知後覺的企業高位接盤。比如為房地產業服務的某些經濟學家。
服務於特殊利益集團的某些經濟學家,他們與“考古經濟學家”不同,他們往往越有智慧,水平越高,越善於影響社會公眾,其給社會公眾和中小企業家造成的損失反而可能更大,比如把股民套在山頂,將百姓套在樓市巔峰,將中國製造企業套在原材料價格高峰。
雖然這些人透支了“經濟學家”的聲譽,但並不能簡單地抨擊為“不道德”。因為“經濟學家”對他們來說是一個“職業”,要靠它來安身立命,養家糊口,俗話說,“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吃人嘴軟,拿人手短”,拿了雇主的錢財,為老板說話,替公司賺錢,那也是職業道德。如果從這個角度而言,社會公眾和工商企業家在不付錢的情況下,指望能聽到他們的真知灼見而大賺特賺,那才是犯了低級幼稚、異想天開的錯誤。不過究其收入根本,他們的收入也來源於社會公眾和工商業被誤導被損害的財富。
本人相信,世界上沒有人天生就是虛偽的,中國很多經濟學家的困境反映的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普遍困境,自古以來,中國知識分子很少有獨立人格,絕大多數都是附屬於“特殊利益集團”這張“皮”上的“毛”,即使盛唐時期第一清正嚴明的魏征也不能例外(早期依附於太子李建成集團,後來投靠了太宗李世明)究其根本,是中國的“私有產權”和“民營經濟”發育不夠,是公民和企業家捍衛自己財富積累的意識不夠強烈。
這種情況在改革開放到了今天有所改善,一則私有財產權意識已經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在越來越激烈的財富博弈中,蒙受重大損失,尤其是A股超級過山車和樓市巨大泡沫中,個人和家庭的財富命運嚴重分化,對社會公眾刺激極大;二是中國工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在日益短促的宏觀經濟周期和國際金融動蕩中,手忙腳亂嚴重迷失,乃至破產倒閉前功盡棄,甚至有人跳樓自殺。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開始意識到了獨立可信、真知灼見的市場預測的重要性。
在這個背景下,一種新的獨立經濟觀察家的力量正在崛起,他們的共同特點是立場相對獨立,不過於依賴某個特殊利益集團。社會公眾對於這些獨立經濟觀察者的評判,最重要的標準是看他們對於未來趨勢預測的準不準。由於立場超脫,恥於粉飾太平,故兩年前,韓誌國、時寒冰和本人對於未來2-3年的中國經濟預測都很悲觀,現在已經得到初步驗證。
然而,真的走上(獨立市場觀察家)這條道路的時候,才倍感艱難,這倒主要不是因為研究能力的形成,而是很多企業家不重視戰略預測,甚至有“葉公好龍”之嫌。
比如2010年10月,在一次鋼鐵業論壇上,本人預測未來2-3年中國經濟將探大底,鋼鐵業將首當其衝,建議賣出鋼廠或收縮規模,隻有一人聽從了建議,在2011年初鋼鐵業最高峰功成身退,而大多數企業家仍然繼續走向深淵;2011年8月,我在唐山的鋼鐵論壇上再次強調,中國經濟探底將進入加速階段,鋼價將大跌,應做空螺紋鋼期貨和工業金屬來對衝風險,後來在場的企業家幾乎沒人真這麽做。
即使一些最重量級的企業家,甚至企業規模上百億,甚至千億也不重視戰略預測。在2010年底,某次頂級企業家的聚會上,馬雲先生你當晚也曾在該聚會上表演太極拳。本人對某著名企業家分析,中國經濟未來形勢將非常嚴峻,中國周邊地緣政治危機將升級,甚至爆發戰爭,希望借重他的聲望能夠令更多的企業家重視,然未能如願。
中國企業家在與外部具有真知灼見的戰略預測家合作上,常常存在如下幾個問題:1,對曾經成功的商業模式和賺錢方法,過於自信,以為一招鮮吃遍天,排斥不同意見,或把學者當成花瓶點綴,內心並不真的尊重;2,忙於日常瑣碎事務,或到處推廣企業,對於決定企業未來生死存亡的戰略大趨勢卻抽不出時間來關注;3,由於經濟學家也是魚目混珠,一些企業家缺乏辨識的眼光,僅看重名氣和地位,而不重視追究其過去預測分析的印證;4,一晚上唱歌可花幾萬,買寶馬車可一擲上百萬,買棟別墅千萬,買原材料決策失誤可損失上億元,卻為購買戰略預測服務斤斤計較,乃至試圖享受免費午餐。珠三角地區的企業家這種風氣尤為突出。
殊不知,他們正被自己的這些積習蒙蔽了雙眼,進而正被淘汰著。中國企業發展競爭到今天,早已度過了1980年代“膽大就是競爭力”時代;已度過了1990年代“一俊遮百醜”的單項特長競爭時代;也度過了2000年代全麵內部能力競爭時代。現已進入了“外部宏觀戰略周期”前瞻洞察和戰略決策能力競爭時代,進入了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的競爭時代,企業家被淘汰的主要原因正轉變為踏錯了宏觀經濟周期,就像在快速奔馳劇烈顛簸的馬上被顛下來一樣。
在這種轉變中,中國企業的盈利模式,已經越過了傳統的僅“靠埋頭苦幹”和“靠政府傾斜資源”的階段,進入了靠技術專利和智慧前瞻的高級盈利模式階段,不能適應這種轉變的企業,就會發現賺錢越來越難,道路越走越窄,很可能走到要麽被淘汰出局,要麽喪失信心主動離場的兩難中。
中國民營企業要想渡過這個難關,要想進行競爭力和盈利模式的升級,就需要真正重視有真知灼見的戰略預測者,反哺扶持中國宏觀趨勢和金融市場戰略預測業的發展。而從經濟觀察家的角度而言,如果他們長期以往,隻能靠理想和執著,不計成本代價,孤獨地求索和奮鬥,得不到社會公眾和中國企業家在精神和財力上的雙重肯定和支持,他們遲早會變成“唐吉坷德”,麵對強勢特殊利益集團的巨大風車,要麽以挫折失敗告終,要麽最後被特殊利益集團收買。
倘若獨立觀察家們真的退出了市場,或者喪失了獨立的立場,那麽中國民營企業家和社會公眾,將會最終喪失了他們捍衛自身財富積累,擴大未來生存空間的智慧同盟軍,中國企業家在特殊利益集團和國際金融寡頭的雙重輿論裹脅下,將會更加迷失迷茫,難免淪為砧板上魚肉的悲劇命運。
馬雲先生,今天冒昧地給你寫這封信,正是希望中國企業家能夠與獨立經濟觀察家增進相互了解,經曆風雨同舟,相互支持共同成長,共同渡過中國經濟未來探大底的最困難時期,為中國能夠保存改革開放30年來形成的民營企業寶貴火種,為避免中國經濟和金融係統崩潰結局,能起到積極正麵的作用。
中華元(國際金融)智庫創辦人
張庭賓
2012年9月13日
(附文因篇幅原因有刪節)
中華元智庫(Cnyuan Thinktank)簡介
創辦於2009年底,是中國國際金融智庫的最早探路者之一,創辦人張庭賓為前《第一財經日報》副總編,從2004年開始研究國際金融,曾在2005年底預測美國金融危機。中華元是中華貨幣元(CNY)之意,也是“中華智慧之元”之意,意在探索將中華兩大智慧精華——大乘佛學的“全息立體思維方式”和中醫係統論的“道”,與西方諸多金融研究方法之“術”相結合,以建立“中國立場的全球金融價值坐標係”,幫助中國人利用國際金融市場實現財富保值增值。
中華元努力還原推動曆史發展的各種動力,梳理其博弈關係;把握市場演變的各種變量,推演其邏輯互動軌跡,以試圖分析和預判國運和市場趨勢,由於能力有限和變量複雜微妙,難免會出現失誤。因此,研究成果一般僅供參考,不建議作為投資決策依據,智庫對會員的明確投資建議除外。聯係電話:010-88556989 手機13811814191 郵箱cny@cnyuan.net
特別推薦微信“庭賓觀天下”公共號
由中華元智庫創辦人張庭賓先生主筆,及時點評天下、市場大事,全部為原創文章。長按下圖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添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