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遠:保衛民眾財富是貨幣政策的倫理底線

來源: Mao_8341 2017-01-31 12:52:0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904 bytes)

馬光遠:保衛民眾財富是貨幣政策的倫理底線

2017-01-10 馬光遠 光遠看經濟
關注【光遠看經濟】◆  離經濟的真相更近

保衛民眾財富是貨幣政策的倫理底線

文 / 馬光遠

 

開年伊始,關於2017年宏觀政策走向的討論非常熱鬧。

的確,作為金融危機以來最複雜最不確定的一年,無論是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還是匯率政策的選擇都令人關注。鑒於過去一年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下跌,以及外匯儲備接近3萬億美元的關口,匯率政策的走向無疑成了當下最熱門的話題。外匯儲備保衛戰,事實上早在2016年就已經打響。

 

 

經濟學界關於“保匯率,還是保外儲”的討論壓過了“保匯率,還是保房價”的討論。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多次提到,要把防止資本外逃視為2017年中國經濟麵臨的一場真正的硬仗。但是,我的意思絕不是為防止流出而采取簡單化的措施,也絕不是像一些專家講的,對居民為了防止人民幣貶值而換匯行為進行限製。因為這涉及到公共政策的出發點問題。

改革也好,經濟發展也好,其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民眾的財富,國家的宏觀政策,無論是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都應該圍繞保衛民眾財富的安全,增加民眾的財富的目標設計和製定。

人民幣兌美元為什麽貶值,本質上和過去多年的貨幣超發,以及外界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有關。在經濟高速增長的情況下,無論貨幣如何超發,最終是由國內的老百姓來承擔,但在經濟處在痛苦的調整期的情況下,國際資本出於避險的需要流出,從而使得貨幣超發的惡果凸顯出來。

超過150萬億的貨幣,一旦麵臨貶值的壓力,將不僅使其國際購買力下降,也是使得國內的通脹壓力飆升。

在這種情況下,國內老百姓通過一定的手段避免財富的縮水,保衛自己的財富天經地義。過去多年,中國貨幣政策最大的危害,就是隻看重經濟增長的目標,而忽視對老百姓財富的保護。

貨幣政策成了財富的最大的“漏鬥”,老百姓大量的財富因為貨幣超發而被像冰棍一樣悄然化掉。這是因為民眾恐慌的重要原因。

 

 

2017年貨幣政策的主基調是“穩健中性”,這種定調是完全正確的,中國的貨幣政策必須告別寬鬆,回歸中性。

經濟增長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民眾的財富,如果經濟增長的成果都被貨幣超發稀釋,經濟增長本身就失去了正義和民眾的支持。

過去為了應對危機而采取的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高收入階層可以通過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避免財富的損失,而中低收入階層成了買單者。而過去幾年,實質上的負利率也讓財富縮水。

如果2017年房地產市場降溫,大量從房地產市場流出的貨幣最終可能以通脹和價格的形式表現出來。中國的貨幣當局應該調整貨幣政策的思路,不要為了增長而侵蝕民眾的財富,貨幣政策創新的目的是保衛財富而不是盜竊財富。

其實,稅收政策也是如此。最近關於稅負高低的討論,我認為應該予以鼓勵。稅收究竟高不高,學界、企業界以及政府都可以參與討論。

令人略感悲哀地是,由於討論的基礎不同,大家在宏觀稅負是否重的問題上都沒有達成一致。這其實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小學算術。

官方一些專家認為,中國的“稅”不重,因為他們把“稅”就定義為叫“稅”的政府收入,眾所周知,中國和很多發達國家最大的不同,是除了名義上的“稅”,還有各種不叫“稅”,但實質上是“稅”的種種收費。這本質上都是企業承擔的負擔,在這個問題上再咬文嚼字,要麽是裝傻,要麽是根本不想解決問題。實體經濟和中小企業麵臨生存困難的情況下,政府不應該為了創收而否認中國負擔過重的事實。

 

 

不管如何計算,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不論就宏觀稅負的總體水平而言,還是間接稅在整個稅收中所占的比例而言,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都是比較高的。

從宏觀稅負的總水平看,按照世界銀行的統計,發展中國家的合理宏觀稅負應該在20%左右,中國目前的宏觀稅負保守測算真正應該在37%,和美國的總體水平差不多,前國家稅務局長許善達認為目前總體的宏觀稅負已經很重了。

這樣,一方麵是宏觀稅負總體水平遠遠超過了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的合理水平,另一方麵,過高的間接稅讓企業不堪重負在稅收過重的情況下,企業和居民都疲於奔命,哪裏有動力轉型?

中國目前的總體宏觀稅負總體偏高,這種稅收負擔不利於產業升級和發展方式的轉變,不利於產業結構的調整,在過重的稅負下,企業是沒有任何動力搞轉型的。振興實體經濟的關鍵是減稅,是真誠地減稅,而不是繼續為中國的稅收“合理”辯護。

再比如,消費乏力,一個關鍵原因,仍然是各個消費環節的稅,中國的很多產品比美國貴,原因在於稅。要鼓勵老百姓消費,政府必須讓利。

重稅主義的環境下,啟動消費是很難的。稅負太重,是從國民經濟的大蛋糕中政府拿走了太多,而通脹與負利率,又悄悄的拿走了民眾分得的財富。這種稅收和貨幣政策顯然是侵蝕民眾財富,而不是保衛民眾財富的政策。

對於中國致力於擴大內需的經濟政策而言,沒有一個合理的稅收基礎,沒有一個不讓民眾縮水的貨幣政策,再加上收入分配的嚴重失衡,民眾的消費能力隻能日益萎縮,所謂的擴大內需戰略最終隻能淪為一句空話。保衛民眾,而不是讓民眾的財富縮水,應該成為中國貨幣政策和稅收政策的基本倫理底線。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