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生能力測評 中國大陸排名驟降至第10 (zt)

來源: v5 2016-12-08 00:29:3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9417 bytes)

國際學生能力測評 中國大陸排名驟降至第10

2016年12月07日 12:25 來源於 財新網
 
由OECD組織發起的“PISA測試”,2015年的測試結果於日前公布。由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等四地組成的中國大陸學生群體,總分排名驟降至第10名,不如前兩次僅以上海學生受測時的榜首地位

  【財新網】(見習記者 陳少遠 記者 盛夢露)一項國際間知名的學生學習能力測試“PISA”,2015年度的結果於歐洲中部時間2016年12月6日上午公布。由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組成的中國部分地區聯合體(B-S-J-G,China)總分位居第10,名次較過往大幅滑落;新加坡學生的總分則取代中國大陸,位居第一。

  在本輪“PISA 2015”測試中,中國的“北京-上海-江蘇-廣東”學生受測群體,在數學、閱讀、科學等三門測試上的成績分別為531分、494分、518分,分別排名全體受測國家和地區的第7位、第27位、第10位。

  在3年前公布的“PISA 2012”測試結果中,由上海作為試點參與的中國大陸學生,在數學、閱讀、科學三門測試上均列第一,分別以40分、28分、29分領先新加坡。在更早一次的2009年測評中,上海學生也位居第一。

  “PISA2015”的成績公布後,有“PISA之父”之稱的OECD(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教育主管安德烈亞斯·施萊科(Andreas Schleicher)在BBC官網上撰文稱,中國大陸學子的表現依然令人印象深刻。

  施萊科指出,中國“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的測試結果,共同展現了它們在科學領域的優秀表現,“在全部樣本裏,成績最佳的學生中,有超過十分之一來自中國大陸的這4個省份”。

  PISA創製者:中國表現仍令人印象深刻

  PISA測試由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起,每三年進行一次,主要評估學校教育體係的質量、公平和效率。本輪測試共有來自全球72個國家和地區的54萬名15歲學生參與。

  國家教育考試評價研究院此前透露,參與“PISA2015”測試的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等4地學生,是按照國際統一標準,從4個地區的9178所學校、約145萬名符合要求的15歲學生中收集抽樣。

  2015年4月10日至11日,被抽樣出來的4個省份、共268所學校的1萬多名學生,在各自學校通過計算機考試模式完成“PISA 2015”的正式測試和調查問卷。

  21世紀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分析,中國大陸學生群體的“PISA2015”成績測試和前兩次相比大幅下滑,原因或在於此次測試由多個省市學子參與,不像過去隻由上海學生參與。而各地教育係統對這一測評的重視程度不一,且新參與的學生對題型不適應可能也是原因。

  熊丙奇認為,前兩輪代表中國大陸參加測試的上海學生,對PISA測試較為重視,做了充分準備,且當地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在科學、閱讀、數學上投入時間較多。

  “PISA隻是一種評價方式,並不能全麵反映中國基礎教育的實際。”熊丙奇認為,排名高低都不值得過度解讀,因為“中國學生知識層麵之外能力的缺失,才是教育應該關注的問題”。

  此前,上海學生雖然在PISA測試中的科學、閱讀、數學項目上表現優秀,但在“PISA

  2012”附加的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測試中,上海學生隻排名第六,呈現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期望值,與實際表現間的差距。

  “上海學生在2012年的測試中表現優異。但曾有人懷疑,上海學生的成績在多大程度可以代表中國其他地區的實際教育水平。”施萊科在前述文章中指出。

  中國大陸學生此次在科學科目的得分為518分,雖然排名第10,但仍比大多數西方國家更好。“在教育領域,世界仍然可以將中國視為重要角色。”施萊科表示。

  他分析,“中國的成功原因之一是學生投入了大量精力,這或許很難複製。”他指出,這4個中國省份的學生,每周投入約57小時在學校或家庭學習上。而在歐洲地區表現優異的芬蘭,這一數值僅為36個小時。施萊科表示,下一輪的PISA測試,將強調學生應對全球化的技能。

  中國學生數學成績仍靠前

  在數學成績上,中國“北京-上海-江蘇-廣東”學生群體的總分排名第六。前五名分別為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台北、日本。

  “PISA 2015”報告顯示,中國“北京-上海-江蘇-廣東”,和中國香港、中國台北和新加坡的學生,在數學項目中相比其他國家與地區表現最為優異。

  21世紀研究院院長楊東平在接受財新記者采訪時表示,東亞國家和地區的學生數學成績分數優秀,與這些地區的數學教學法有關,“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測試排名第一梯隊除了芬蘭,都是東亞國家。”

  此前,中國學生因在PISA測試中數學成績優秀受到國際關注。英國教育部於2016年宣布一項數學教育改革方案:未來4年,英國政府將投入4100萬英鎊,幫助約8000所英國小學推廣“亞洲式”數學教學法,即在上海、新加坡、香港等地采用的數學教學法。

  英國教育部網站消息表示,此舉起因於在“PISA 2012”測試中,英國英格蘭地區的學生在數學上的表現停滯不前,排名僅在第25位。

  英國近年在教學實踐中借鑒了中國上海的數學教法,並開展中英教師交換計劃。2016年7月12日,由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發布了報告,對所謂的

  “上海式”數學教學法進行評估。報告稱,根據2015年2月和7月間收集的數據,上述措施具有“促進數學教學出現根本性轉變”的早期跡象。

  上述評估報告在描述“上海式”教法時稱,為了確保全班學生共同進步,采用該方法時,教育內容會有難度上的擴展,同時對落後的學生施予每天額外的輔導。

  各地學生科學能力落差大

  這一輪的PISA測試聚焦於科學能力。報告認為,在科學素養與經濟增長越來越緊密聯係的當下,所有的公民都應有能力為複雜的社會和環境問題尋求解決方案。

  但是在過去10年中,科學的快速發展,並沒有很好地提升學生在科學方麵的表現。測試發現,自從2006年以來,在72個受測的國家和地區中,隻有12個在過去的這段時間內,提升了學生的科學能力。

  新加坡學生在科學上的表現優於所有其他參與地區。日本、愛沙尼亞、中國台北、芬蘭、中國澳門、加拿大、越南、中國香港分列第2至第9名。中國大陸學子則排名第10。

  “PISA 2015”的報告發現,在72個地區的全體受測學生中,大約有8%的學生在科學上表現頂尖,這意味著他們有足夠的技能和知識,並創造性和自主地應用它們。在新加坡,這類學生的人數占比高達24%。同時,報告發現,在科學上的性別差異,往往比在閱讀和數學領域的差異小。

  教育不公平的現象在科學成績領域也尤為顯著。報告顯示,約有20%的受測學生科學成績在基線水平以下。但“PISA

  2015”報告認為,在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學生都應達到這一水平。

  在大多數參與PISA測試的國家、地區和經濟體中,社會經濟地位和移民背景與學生成績差異顯著相關。例如,在OECD國家和經濟體中,弱勢學生比優勢學生的科學得分平均低88分;還有6%的學生稱,他們沒有上過常規的科學課。

  沒有上過常規科學課的學生,他們的科學得分,比每周至少上一次科學課的學生要低25分。在34個受測國家和地區,尤其是奧地利、比利時、克羅地亞、法國、德國、斯洛伐克共和國和中國台北等地,稱自己沒有上過常規的科學課的學生,更多是來自弱勢學校。在這些地方的弱勢學校裏,合格科學教師更少,學生參加科學課的可能性更低。

  在研究學校治理和教育政策後,“PISA2015”報告發現,學生得分較高的科學教育係統,校長往往行使更大的自治權,無論在資源分配、課程設置,還是其他學校政策上。此外,報告還發現,當政府將更多的資源分配給弱勢學校時,所有學生的平均科學成績將有所提高,特別是在OECD國家和經濟體中尤為如此。

  “PISA 2015”報告表示,即使是成績表現優異的地方,在教育發展上都還有提升空間,“當眾多國家和地區失業率走高,不平等程度加劇、性別差距擴大之際,促進包容性增長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我們要抓緊時間,盡可能地給所有學生提供最好的教育”。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