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遭遇“精子危機”

中國遭遇“精子危機”

中國各地的精子庫麵臨合格捐精者不足的窘境。年輕男性精液質量大幅下滑,將使中國麵臨的人口問題進一步複雜化。

研究表明,中國政府提升中國出生率的努力麵臨一個嚴重的障礙——年輕男性捐精者的精液質量大幅下降。中國是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根據一項持續15年、對3萬多名申請捐精者進行的研究,去年在中國內陸省份湖南捐精的年輕人中,隻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精液足夠健康,有資格捐贈。而在2001年時,超過半數申請者能夠合格。

國內媒體報道表明,湖南並非唯一一個合格捐精者不足的省份。官方的中國國際廣播電台(CRI)最近報道,河南省的一家精子庫降低了對捐獻者身高和學曆的最低要求,並且免費保存捐獻者的精子30年,以彌補精子的短缺。

“越來越多的證據似乎都表明,男性不育正日益成為全國範圍內的一個嚴重問題,”位於紐約的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CFR)全球健康高級研究員黃嚴忠說。如果這些發現反映出一種更廣泛的趨勢,這將使中國日益加劇的人口問題進一步複雜化。

根據中國政府每年對約1700萬居民進行的年度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去年中國的生育率是1.05。生育率指的是女性在育齡期預期生育子女的總數。

在世界銀行(World Bank)2014年進行的調查中,生育率最低的國家和地區——韓國、葡萄牙、香港和澳門——的生育率是1.2,而全球平均生育率是2.5。該調查估計中國的生育率是1.6,這個數值依然遠低於讓一國人口免於減少所需的生育率水平——平均每個女性生育2.1個孩子。

中國正處於迅速老齡化之中,導致年輕勞動者短缺,引發有關養老金危機的警告。然而,長期以來中國的生育率卻一直在下降。該指標從1965年每位婦女平均生育6.4個子女的峰值,下滑到1979年的2.8。1979年,由於擔心人口增長失控,中國引入了一胎化政策。該政策導致了普遍的性別選擇流產,致使性別比例顯著扭曲。

這一全麵政策在去年底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兩胎化政策。不過,由於許多中國夫婦似乎不願利用這一機會養育第二個子女,對舊政策的放寬未能實現中國政策製定者提高中國出生率的期望。

黃嚴忠表示:“局麵可能比想象的更糟糕。”他指出,中國政府委托開展了一項對中國不孕不育現象的全國性研究,該研究項目原定於2011年結束,卻至今仍未公布研究結果。部分研究人員還表示,在實施支持生育政策的地區,此前的人口普查結果受到了計生官員的操縱。他們誇大出生率,目的是為了令他們的政策執行效率看起來更高一些。

湖南精液研究項目的研究報告發布在學術期刊《生育與不孕》(Fertility and Sterility)的網站上。該項目的研究人員表示,對於捐精者生殖健康為何下滑如此迅速,目前還沒有明確解釋。不過,他們提到“包括水汙染、空氣汙染和食品汙染在內的環境汙染加劇”是其可能原因。

不過,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言人塔裏克•賈薩瑞維奇(Tarik Jašarevi?)表示,由於各研究項目中分析精液的方法往往各不相同,WHO目前還不能完全確定什麽因素導致了特定國家或多個國家精液質量的惡化。他還提醒說,精液質量不一定與男性生育能力直接相關。

他說,“應該指出的是,男性生殖健康可能受到許多複雜因素的影響”,包括生活方式、環境及相關疾病。“關於精液質量的惡化,需要開展更多研究才能提出完善的指導意見或政策建議。”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