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總和生育率之辯:超低生育率到底準不準 (zt)

中國總和生育率之辯:超低生育率到底準不準

本文來源於第一財經日報 2016-11-23 08:47:42我要評論(0
字號:
 

王羚

中國人口總和生育率到底多少?從1991年開始,各界為此便爭論不休,今年10月國家統計局公布2015年1%人口抽查結果時,這一持續了20多年的爭論達到高潮。1.047的超低生育率,如巨石入水,激起大浪。

總和生育率(TotalFertilityRate,TFR),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平均每位育齡婦女(15到49歲)的生育子女數。人口學一般將總和生育率2.1界定為世代更替水平,也就是保持人口總量不增不減的水平。2010年世界平均總和生育率為2.5。同年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通稱“六普”)顯示,總和生育率為1.18。圍繞這個數據,也跟今天的1.047一樣,存在“到底有多準”的質疑。

中國總和生育率之辯:超低生育率到底準不準

第一財經記者為此專訪了三位知名人口學者,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人口統計室主任王廣州認為,1.047的總和生育率確實偏低,但反映了中國人口生育水平持續走低的真實趨勢。他呼籲國家統計局開放更多人口普查和抽查的原始數據,使總和生育率的測算更加準確。

在中國人口學會會長翟振武看來,1.047的總和生育率是抽查數據直接匯總的結果,跟實際相比嚴重偏低,他認為實際的總和生育率在1.5到1.6之間。

統計學博士、人口與未來網站聯合創始人黃文政認為,1.047的總和生育率確實偏低,去年實際總和生育率不超過1.4。這已經屬於超低生育水平,值得警醒。

三位學者一致認可的是,中國確實已經處於低生育階段(具體多低觀點各異),全麵二孩政策的實施不會改變中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

黃文政:1.047敲響低生育危機警鍾

中國總和生育率之辯:超低生育率到底準不準

三因素導致總和生育率偏低

第一財經: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人口抽樣調查,2015年總和生育率為1.047,這個數據可信嗎?

黃文政:2015年1.047的總和生育率比料想的還要低,可能有三個原因。

一是進度效應。2015年女性平均生育年齡比2014年高了近1歲。這可能是因為大學擴招、城市化和單獨二孩推遲平均生育年齡。

二是抽樣誤差。從2000年到2014年,國家統計局各年抽樣的生育率上下波動在0.1左右。這種波動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抽樣誤差。

三是漏報。這個現象在普查年份甚至更嚴重一些。但無論是從小樣本的核查還是人口普查數據回測來看,漏報率有限。

上述問題在其他國家也存在,隻是漏報率可能要低些。因為其他國家很少大幅調整生育率,中國1.047的數據與其他國家的生育率基本可比。由於中國出生男女性別高出正常水平約10%,就繁衍來說,中國的1.047隻相當於其他國家的1.0。

但即使不下調5%,中國1.047的生育率也低於世界銀行最新2014年所有其他199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新加坡、韓國是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地區,這些地方大多在鼓勵生育,更沒有把一孩當成默認生育狀態。而根據各種生育意願調查,中國農村家庭的生育意願都要低於韓國。

第一財經:你認為中國2015年實際的總和生育率會是多少?

黃文政: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回測得到的2000年~2010年的生育率,隻比對應的抽樣調查生育率平均高出3%,最高不超過10%,說明在2000年到2010年的抽樣調查中,漏報率應該低於10%。

但即使把2015年漏報率放寬到15%,再假設2015年的抽樣恰好往低偏差了0.1,那麽2015年的生育率也不到1.3。另外,很難想象女性推遲生育降低生育率的幅度會達到0.1。因此,即使去除推遲生育因素影響,生育率也難以超過1.4。

年出生人口數據上調過高

第一財經:2015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當年出生人口為1655萬,去年抽查的結果推算出年出生人口隻有1100多萬,為什麽會出現這麽大的差距?

黃文政:我認為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家統計局將年出生人口向上調整得過高了。

人口普查和抽樣調查的目的就是了解人口和生育狀態。之所以花費大量人力財力這麽做,就是因為其他數據源本身不係統、不準確。如果因為調查數據不符合某種需要,就用其他數據來大幅調整,就相當於否定人口普查及其調查的意義。在這方麵有非常深刻的教訓。比如,2000年人口普查的生育率為1.22,但最後卻借用教育數據調整到1.8。從2000到2010年,這個被調整到1.8的生育率數據一直被當成官方數據,嚴重誤導了人口政策。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回測得到2000年的生育率僅為1.34,雖然高於1.22,但遠低於調查後的1.8。

從曆史數據來看,每年公布的出生人口數據存在高估傾向;2000到2010年每年公布的出生人口都要比2010年人口普查中對應的出生人口高出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這個幅度遠遠超過了夭折帶來的差距。比如,2002年公布的出生人口為1647萬人,但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中的8歲人口(生於2002年)僅1367萬,相差280萬。

由於各種數據源都有偏差,合理的做法是隻比較同類的數據。按此原則,無論是抽樣調查生育率、出生人口變化還是衛生統計的戶籍活產數,都顯示,生育率在不斷走低,現在更是處於極低水平。

在社會科學中,人口統計和預測相對簡單,隻要沒有外部幹擾,可以做得很準確。但在中國,最基本的總和生育率都撲朔迷離,這個值得反思。

2018年後出生人口開始快速下降

第一財經:全麵兩孩政策實施之後,對中國人口會有什麽樣的影響?

黃文政:退一萬步來說,即使未來把生育水平一直維持在1.6,那麽經過兩代人(大約55年),總人口就減少了48%,這根本不是一個可持續的生育水平。這種人口趨勢對中國的發展將是釜底抽薪。

全麵兩孩政策後,2017年將是出生高峰,但出生數很難超過2000萬。從2018年開始,出生人口將明顯下降。一是因為堆積生育效應弱化;二是未來十年育齡高峰期的婦女數量會銳減40%。

王廣州:生育政策調整無法改變人口減少大勢

中國總和生育率之辯:超低生育率到底準不準

推遲生育可能導致總和生育率測量失真

第一財經:國家統計局去年1%人口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15年總和生育率僅有1.047。你怎麽看這個結果?

王廣州:因為國家統計局目前沒有提供更多原始數據,所以也不太好判斷。從現有數據來看,去年1%抽查的整個人口分布跟六普是差不多的,隻是峰值低得多。

去年總和生育率的抽樣調查結果偏低,其中一個因素可能是推遲生育的影響。過去20年,中國女性的初育年齡不斷推遲,已經從22歲推遲到26歲,這就會導致調查出來的總和生育率出現失真。

第一財經:1.047的總和生育率報出來之後,有不少人質疑,認為去年的1%抽樣不準,出生人口存在大量漏報。你怎麽看這種說法?

王廣州:在判斷抽樣準確率時,有兩個問題值得我們關注。首先樣本量是不是足夠大,2015年是1%抽樣調查,這個樣本量足夠大,就不太可能是抽樣誤差造成的。那就可能是第二個問題——非抽樣誤差。非抽樣誤差一般來說有兩種,一種是無回應,你問了,他沒有回答,你沒得到他的數據。另一種是瞞報漏報。這兩種應該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但是具體有多少,還很難說。

原始數據需要進一步開放

第一財經:你認為去年實際的總和生育率到底是多少呢?

王廣州:首先我覺得對於2015年1.047的總和生育率,現在不太容易判斷它的準確度有多高。因為統計局目前所給出的匯總數據還不足以做一個科學的、準確的判斷。但是有一點很清楚,無論它的漏報率有多少,至少它反映出的趨勢是真實的,生育率持續走低的趨勢,出生人數並沒有出現大幅度的反彈。

就我個人的研究,去年的總和生育率既不會有1.047這麽低,也不會有1.6那麽高,具體是多少,需要把所有的原始數據掰開揉碎,仔細分析年齡隊列、孩次結構等,才能最後做出判斷。

第一財經:過去很多年,圍繞著總和生育率爭論非常多,一直持續到今天。什麽原因會出現這樣一個反常情況?

王廣州:從技術上來說,要得到相對準確的總和生育率並不難。隻要知道各個年齡組育齡婦女的數量,以及她們在某一年度生育孩子的數量,就可以算出該年總和生育率。因為人口數據有非常嚴格的對應關係,不是你想說多少就有多少。

中國有一個情況,曆次人口普查和抽查的原始數據開放不夠,這就導致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希望統計局能夠將原始數據更多開放給人口學者,通過對原始數據的深入研究,可以得到相對符合實際的總和生育率。

低生育率趨勢難以改變

第一財經:對去年的總和生育率,有學者認為是1.4,也有學者認為是1.5或者1.6,這會影響對人口大勢的判斷嗎?

王廣州:不管是1.4還是1.6,都是比較低的生育率。尤其是去年在單獨二孩放開之後,生育率還是這樣的形勢,而且一孩生育率顯著降低,這都表明,中國的低生育現實毋庸置疑,低生育率趨勢難以改變。對這個人口大勢的判斷應該沒有什麽爭議。

第一財經:現在每年的出生人數似乎也很難確定,比如去年,按照1%抽樣調查計算出來的出生人數是1100多萬,衛計委的住院分娩數據是1454萬,但是統計局公布的是1655萬。數字之間差距很大,為什麽?

王廣州:你提的這個問題很關鍵,如果說抽樣調查結果不準確,那麽怎麽調整才是準確的?調整到多少?調整的理由是什麽?這個都需要做慎重科學的研究,要進行大量的數據分析。

我們剛剛啟動一個研究課題——《人口統計調查國際前沿理論及在中國應用》,希望通過深入研究能夠有助於提升中國的人口統計質量。

第一財經:全麵二孩政策實施之後,到底會對中國人口有什麽樣的影響?

王廣州:因為還沒有最新的數據,我基本還維持此前的測算。全麵二孩後每年新增出生人口最高不超過500萬,出生人口總數在2100萬左右,最高年份應該是在2017年。此後,年出生人口就開始逐步下降。總的來說,全麵二孩對於緩解老齡化作用十分有限,未來少子化和快速老齡化並存的人口結構繼續存在。

綜合考慮生育推遲、生育意願低迷、育齡婦女數量減少等多種因素,從大的趨勢來說,未來確實麵臨人口可能迅速減少的風險,生育政策的調整已經改變不了這個大的趨勢。

翟振武:2018年會是出生人口最高峰

中國總和生育率之辯:超低生育率到底準不準

1.047的總和生育率未經任何修正

第一財經:根據統計局1%人口抽查結果,2015年中國總和生育率為1.047,你怎麽看這個數據?

翟振武:對這個數據我並不感到很驚訝,因為過去多年來,從統計局各年調查的原始數據看,中國的總和生育率一直都比較低,從1.1到1.25左右,六普是1.18。但這些數據是調查數據直接匯總的結果,沒有經過任何修正和調整,漏報什麽都沒有考慮,它跟中國實際的總和生育率有很大差距。

第一財經:那你認為實際上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到底是多少?

翟振武:大家都知道,人口抽樣調查的原始數據漏了大量的出生人數,隻不過漏的程度是多還是少,大家仍在討論,但這個數一定是漏了。為什麽這麽說呢?我有幾個證據:

按照六普結果,2010年當年出生人數為1379萬,根據統計局千分之一調查結果,2011年1歲的人口是1441萬,2012年2歲的是1555萬,2013年3歲的是1684萬,2014年4歲的是1721萬。這個數據一直在穩定地增加,這就說明,出生人口當年漏報嚴重。

從戶籍數據和分娩數據也能證明,過去幾年,中國每年出生人口數量至少都超過1600萬,這基本沒有什麽可以質疑的。

所以,我們判斷和估計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在1.5~1.6,這是有很好的數據和證據支撐的。

第一財經:從統計局原始數據顯示的1.047到你認為的1.5~1.6,差距如此巨大,到底是什麽原因?

翟振武:零歲組人數調查不準確,這是人口調查的通病,各國都有漏報,隻是漏的程度不同。

零歲組不容易調查,小孩子在家裏養著,漏報是很正常的。另外,中國的流動人口規模太大,也容易造成漏報。還有中國多生孩子要罰款,所以就更傾向於瞞報。這三個原因就使得中國的人口調查中零歲組的漏報率特別高。

全麵兩孩後總和生育率最高可達2.1左右

第一財經:全麵二孩放開,你覺得到底能增加多少出生人口?

翟振武:根據我們的測算,全麵二孩放開之後,出生人口每年可以增加三四百萬,加上原來的大約1600萬,每年出生人口最多2000萬。這樣算來,全麵二孩政策之後,2018年是年出生人口的最高峰,總和生育率會上升到2.1左右,此後四五年會逐步下降,到1.8、1.7左右。

第一財經:你曾經發表論文說,全麵放開二孩之後年出生人口可能最高到4995萬,跟現在每年出生人口最高2000萬差距好大。怎麽會有這樣大的差距呢?

翟振武:那個研究假設是2012年放開全麵二孩,而且是沒有單獨二孩的過渡,一步放開。沒有過渡與人口年齡結構這兩個條件的變化對於出生人口數量的影響是巨大的。

從50年代到70年代前半期出生的人口是中國人口的大頭,政策每推遲一年,這個大頭就往上移,年齡越大再生育的可能性就越低。所以2016年全麵放開二孩政策跟2012年放開的假設相比,目標人群的變化非常大。同時,生育意願也在隨年代不斷發生變化。

全麵放開對生育率影響非常小

第一財經:根據你的研究,什麽時候全麵放開生育比較合適?

翟振武:現在全麵二孩剛實施不到一年,我覺得還應該穩定一段時間。至於將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生育率從累計釋放的高峰上回落後,可能還會繼續降低,會逐步走向歐洲的水平。那時候,全麵放開生育,包括鼓勵生育的政策可能都會實施。

事實上,我認為政策繼續放開,對生育率的影響非常小了。即使再放開,很多人也不可能生三個四個,畢竟影響生育率的不光是政策,還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子女照料、女性就業、城鎮化等。

第一財經:未來會不會出現生育率持續走低,鼓勵無效的結果,比如說像韓國那樣?

翟振武:也有可能出現那種情況,像韓國,怎麽鼓勵生育率也上不來。但也可能出現生育率重新走高的情況。

我相信人類發展自我繁衍的能力,不像馬爾薩斯那麽憂慮地球上站滿了人,也不擔心人類會因為低生育率而走向滅亡。

(編輯:daisongyang)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