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中國創新經濟是偽裝的房地產泡沫

來源: Twinlight 2016-11-07 05:52:2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012 bytes)








路透社:中國創新經濟是偽裝的房地產泡沫

創新始終是新經濟的靈魂所在,而中國作為後發國家,也在趕超之中模仿學習,如近年
專利申請數量已經超過美國,關於中國創新能力的討論也重新開始。而家庭和教育體製
也是阻礙中國創業文化發展的兩大因素。中國政府呼籲國家建設創新驅動型經濟,於是
各地方政府開始大量以支持創新為名進行樓房建設。近五年,科創中心數量翻番至約五
千座,但地方政府卻麵臨著空有科創中心,卻無科創人員入駐的問題。

據路透報道,中國政府號召全國自上而下建立創新型經濟,這導致地方政府爭相以支持
創新之名興建新樓。

根據互聯網研究公司iiMedia的數據,創新中心像雨後春筍一樣在中國各地湧現,而且
未來五年其數量料將增加一倍多,達到將近5,000個。擺在地方政府麵前的唯一一個問
題就是:企業家不來入駐。

很多創新中心位於中國較小城市或城鎮,不是吸引初創公司的理想地區。在這些地方,
初創公司找不到銷售產品的市場,也缺少一個包含供應商和企業家同行的業態環境,而
且這些中心一般來說隻提供辦公桌、電話等最基本的設施。他們也沒有金融、科技或營
銷等方麵的專業支持,而這些正是很多初創公司所需要的。

iiMedia稱,多數創新孵化器的租用率不超過40%。

其結果就是:正如之前的鋼鐵、主題公園以及房地產一樣,中國正麵臨創新中心過剩;
自上而下的政策烏龍重演,將留下一大批白象工程(即昂貴無用、華而不實的政府工程
項目),也將進一步加重債務負擔。

“泡沫風險極大,”耒來科技的合夥人石繼強稱。

“這既是對政府的考驗,也是對創新領域管理人的考驗…企業家不夠多。”

中國工信部對此不予置評,而國家發改委也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中國政府認為,其發展模式在基礎設施和不動產方麵運轉得很好,使中國經受住了全球
金融危機的考驗,這種發展模式能夠打造成功的高科技創新企業。

在“大眾創業”和“互聯網+”的口號之下,政府倡議在全國建立創新中心,希望能為
下一個馬雲的出現創造條件。

政府鼓勵大學生、甚至是農民工自主創業,希望中國能轉型為高科技經濟體,減少對基
礎製造業的依賴。

iiMedia稱,各地創新中心的資本中有近80%來自政府或大學,或兩者兼而有之,在中國
大學是由政府支持的。

“無論在何種市場,你希望作決定的是專家,而不是某些技術官員或官僚,”風投基金
SOSV的投資合夥人William Bao Bean稱,“不要指望在以政府為基礎的決策機製中能誕
生大量成功的企業。”

對企業開放

中國河北省懷來縣沙城鎮響應北京的創新號召,建造了25層樓高的雙子塔–一個用作辦
公地,一個用作創新中心。

不過,這座為潛在初創企業提供辦公桌、一段時間內房租水電免費的創新中心現在卻是
空的。樓內的地麵上落滿了垃圾和灰塵。

與中國工業中心地帶的其它城鎮一樣,沙城正受到政府推動的削減工業過剩產能的衝擊
。玻璃、水泥廠、煤礦和鋼廠紛紛關閉。

在沙城鎮內並沒有多少中央政府倡導的創新活動跡象。該鎮經濟開發區的一個圍牆上掛
著一條寫著“大眾創業”的標語,但當地人表示他們並未看到任何推廣創新中心的活動
,總之他們感覺這棟大樓與自己無關。

相反,他們認為該中心是為了從北京吸引學生和企業家。沙城到北京坐火車大約需要四
個小時。

“我不會考慮自己創業。這需要資金。而對像我一樣的人來說,實際上選擇不多,”現
年30歲、在創新中心附近管理一家衛浴裝飾店的劉海洋(音譯)表示。

沙城鎮政府和經濟規劃部門拒絕置評。

當地居民表示,直通北京的高速鐵路於2019年完工,到北京通勤時間將縮短為半小時,
希望到時候經濟運勢能夠有所改善。

“孵化器正在虧錢,”一名在地方政府有良好關係的商界人士表示,他要求匿名。“但
是我們是在放長線,希望這麽做能夠創造出一些為地方帶來稅收及就業的公司。”

其他地區,一些地方政府已經將閑置的辦公空間改造為創新中心。在距離北京不遠的天
津於家堡經濟特區,政府已經為11家孵化器劃設了5.5平方公裏的區域,另外至少還有
四家孵化器公司準備登場。一名行政助理表示,當地最大的孵化器的入駐率隻有三成。

地方政府官員楊德洪(音譯)表示,“這些辦公大樓都已經蓋好了…我們也有可能使用
這些大樓,協助新創企業降低成本。”

另一名地方政府官員裴磊(音譯)補充道,“並趕上這波創新政策。”

不計成敗

多位風投人士表示,草創公司通常會往那些已經成立且運作良好的育成中心集中,或者
是會移往那些他們可以找到本地市場、人才、專長、及同行企業家等因素組合的地方。

這通常意味著珠海、北京、廣州、上海和深圳五個大城市位列中國初創企業城市排行前
茅。

“能夠預測某個地方出現初創企業,或者每個地方都碰巧有一個有了資金就能成為下一
個阿裏巴巴的初創企業,這種想法是不真實的,”一家中國風投公司–啟明創投(
Qiming Venture Partners)創始人Gary Rieschel說道。

初創企業專家稱,其它更多的基本因素抑製了中國創業文化的發展。

即便在有大學的城鎮裏,年輕的中國人也經常迫於父母的壓力而選擇更為穩定的工作,
如政府或民營企業中的工作。自己創業被認為風險太高。

北京一家私營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的首席執行官(CEO)Bo Yiqun稱,
中國的教育體係在很大程度上注重機械學習,也阻礙了有創新想法的人的發展。

“創新與教育相關,”他表示。“如果教育水平不提高,我們就不能期盼創新能迅速跟
上。”

即便萬事俱備,如果政府官員與以前的創業者或風投資本家聯手,政府的努力或許有更
大機會獲得成功,中國加速(Chinaccelerator)的賓威廉說道。

“雖然不是全球的情況都如此,中國也一樣,但做投資決定的是政府本身,”他說。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