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看到,天天吐槽(罵)該聽到的實際上一點點都聽不到,不如實實在在做一些事情

來源: soccer88 2016-10-07 19:00:2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003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soccer88 ] 在 2016-10-07 19:02:33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29歲之前,他的履曆靚麗光鮮:哥倫比亞大學畢業,進入哈佛大學東亞所進修碩士。他才27歲便成為了瑞士某銀行駐香港聯席董事,2年後更是榮膺法國一家銀行的副總裁。



每天出入華爾街,90年代就已手握數百萬美元年薪,生活似在雲端:

跟洛克菲勒的曾孫女喝喝下午茶,和林青霞一起聽昆曲,他的事業得到過李兆基和克林頓的支持,他的照片還掛在法國國家巴黎銀行總部大堂···



在華爾街工作十年,理想是“成為華爾街最出色的銀行家”,這也是他母親的夢想。然而誰也沒想到的是,深入了一次河南農村後他毅然辭職,過上了另一種天壤之別的生活。



這就是杜聰,從小跟父母從香港移民美國,受盡各種歧視排斥的他卻很爭氣,一路碾壓各種人才,成為美國精英。

直到21年前,他被調職到香港,因為項目原因到農村考察,從此人生發生了徹底的轉變。



“我永遠都不能忘記那個夏天去到河南考察的經曆,一口氣跑了數個村莊,其中一個村有個大隊,幾十戶人家,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艾滋病人,在陰暗的、密不透風的屋子裏,躺著一個個年輕而病危的人。

當時藥物十分缺乏,病人普遍發燒、咳嗽、腹瀉,長滿了皰疹。有的就那樣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甚至身體已經潰爛,隨時都可能毫無尊嚴地死去。”



從沒見過這種場景的杜聰,一下子陷入了嚴重的焦慮:晚上經常做噩夢,半夜醒來痛哭。

滿腦子想的都是“有這麽多人需要幫助,我的力量卻這麽小,我該怎麽辦?”



在離開村子的前一夜,他徹夜難眠,下定決心要為這裏的人做點事,出乎所有人預料:他辭去了年薪幾百萬的工作,決定救助艾滋孤兒。



母親第一個跳出來激烈反對:“含辛茹苦把你養這麽大,送你念哈佛,讀書畢業,不是讓你做義工的。而且你為什麽那麽關心跟你毫無關係、那麽遙遠的一幫孩子?”

但杜聰的想法卻是:這世界少了一個銀行家,照樣運轉,但眼看這幫孩子不救,就晚了。



況且他眼睜睜地目睹一位患艾滋的母親,在臨終前拉著他的手求助:我完了,我兒子也有艾滋。也許你救不了我的兒子,但一定要幫幫我的女兒,我想讓她有一個讀書的機會。



他這才知道原來很多艾滋父母的心願,隻是單純地希望孩子能上學讀書。不顧家人反對,回到香港的他,立馬成立了智行基金會。



用自己先前的積蓄和籌資,深入各地的艾滋村救助艾滋孤兒,第一年救助127人,第二年救助400人···累計資助河南、安徽、雲南等10省2億元,救助2萬名艾滋遺孤。



20餘年,他幽默地評說辭職後的變化:“比以前更忙,一文不掙,全年無休。”

也正因在關注艾滋遺孤方麵的突出貢獻,他獲得素有“亞洲諾貝爾獎”之稱的拉蒙·麥格賽賽獎。



但也正是關注艾滋孤兒的這些年間,他發現僅僅是資助他們念書,遠遠不夠,很多孩子都背負著沉重的心理負擔,克服不了受歧視的陰影,很難“抬頭做人”。

甚至不少孩子心理已經備受摧殘,我親眼看到有的孩子,把“仇”或“忍”字刻在手臂上,有的孩子立誌長大後要去血戰報仇。他們沒有家庭的溫暖,如果再沒有社會的關愛,會走上怎樣的一條路?



杜聰認識到情況的嚴重性,就結合自身的經曆推心置腹地跟孩子們交談:

“我也有各種被歧視的地方,社會不可能一下子改變,不隻是艾滋病患者,醜、窮、胖、矮、同性戀,每個人都有被歧視的點,勇於麵對不代表不被歧視,而是不被別人的歧視傷害。”

不隻是言語上的心理寬慰,他還發起各種藝術療愈項目,通過畫畫、唱歌、舞蹈、戲劇等方式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每年資助的大學生回家,杜聰就和他們一起到村子裏鼓勵那些艾滋孤兒:你也可以像我一樣,靠知識改變命運,讀大學,將來過上想要的生活。



一個個孩子聽著大哥哥/姐姐說的話,眼裏有了光芒,大哥哥/姐姐的切身經曆,讓他們羞澀的小臉上寫滿無限的可能與希望。



這麽多年的資助下來,杜聰也清楚地知道:慈善絕不是施舍,更不是直接資助錢財,“不要剝奪他們的尊嚴”。

即便他最窘迫的時候,麵臨幾千個中小學孩子要養,什麽都缺、什麽都急需的時候,他也通過多元的救助模式巧妙轉化。



一次法國雅高酒店集團聯係他,希望為基金會捐款2萬歐元,杜聰卻建議對方:不如用這筆錢以社會投資的方式,在河南農村建立一個環保袋加工廠,支持當地艾滋婦女自力更生。合格的產品可以被雅高酒店集團在中國的100多家酒店采購。

就這樣2萬歐元的投入,如今已產生了300萬元的效益,不僅艾滋婦女有了收入,還能每年資助30多名兒童每年近3000元的生活和學費開銷。



“如果我當初收下那2萬歐,現在早就用光了。做慈善,就像種蘋果,不斷有蘋果產出,才能持續下去。”

秉持著這樣的理念,他還成立了“海上青焙坊”,先後有200多名艾滋遺孤在這學習烘焙,進入五星級酒店工作。

2015年11月18日,世界麵包大賽亞太區的決賽,匯集的都是世界頂級的麵包高手,中國隊曆史上第一次獲得該比賽亞太區的冠軍,其中的兩位隊員就來自海上青焙坊。



至今杜聰已經走遍了中國60個艾滋高發的村莊,全國各地2萬多名艾滋遺孤得到救助,2510多名孩子考上了大學,智行的員工中有70%是以前受資助的孩子。



沒有家室的他,也經常在微博曬幸福:

曾擔心活不下來的孩子學了中醫,還監督他控製血糖;以前吃不飽飯的孩子學會了烤麵包,還在世界級的麵包比賽獲了獎;上不起學的孩子畢業後回到家鄉貸款創業,幫扶受艾滋病影響的老鄉···



杜聰甚至作為“叔叔”“爸爸”受邀參加了不少孩子的婚禮,“對一個沒有親生孩子的人來說,能不斷地‘嫁女’、‘娶媳婦’是一種福氣,但我寧願把這種福氣,還給他們的親生父母。”



如今48歲的杜聰,因為常年奔波無休,已患上嚴重的高血糖高血壓,但看到他的每一個孩子都能正常地融入社會生活,收獲他們的那份小幸福,他感到特別欣慰,“這是做一輩子銀行家都體會不到的”。



“海灘上擱淺了數不清的海星,盡管無法一一拋回大海,但每救一個,對被救的那隻海星來說,都是有意義的。”

所有跟帖: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 -soccer88- 給 soccer88 發送悄悄話 soccer88 的博客首頁 (1413 bytes) () 10/08/2016 postreply 01:33:01

-土棉農- 給 土棉農 發送悄悄話 土棉農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8/2016 postreply 03:47:02

看過《卡桑德拉大橋》的人,都知道明智的選擇自己所在的列車的重要性 -Twinlight- 給 Twinlight 發送悄悄話 Twinligh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8/2016 postreply 04:22:45

你是在高級黑政府嗎?你要分清楚什麽是政府責任,要稅收幹嘛?海外的人不都是窮逼嗎,連北京的廁所都買不起 -jiangwen999- 給 jiangwen999 發送悄悄話 (104 bytes) () 10/08/2016 postreply 06:38:4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