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福利好?一個大寫的嗬嗬zt

美國福利好?一個大寫的嗬嗬

2016-05-12 王粥粥 

 

 

 

很多人都有這樣一種心態,認為別人的就比自己的要好。

 

甚至有些國人也崇洋媚外,認為美國就是處處比中國好,例如買房便宜啦,衣服白菜價,空氣清新環境好,各種福利好,blablabla~

 

但是,美國福利真有那麽好嗎?八妹推薦你看看這篇文章~

 

來源/ 粥粥走(ID:zhouzhouzou7

 

 

 

前陣子國內決定把婚假減少到三天,

 

網上一片哀嚎。
大洋彼岸的我看得也好想跟著嚎:
“三天也是假啊!
看不上的童鞋請一定告訴我!
放著我來!”

我大天朝婚假變少怎麽了。

美國你敢站出來讓大家看看麽?

你壓根連婚假都沒有!
結個婚還要先看年假夠不夠。
是怎樣一種酸爽的體驗。

對!今天就是想吐槽一下真實的美國福利。
看看留學生畢業後在這邊當一個普通白領,
不拿低保是一種什麽樣的狀態。


先說假期:


傳說中,美國產假超長帶薪。
產後如若假期用完,還可以在家工作。
聽起來爽翻了有木有!
說得好像真的有一樣。

事實上,

美國是全球僅有的三個沒有帶薪產假的國家之一。
不帶薪的倒是有,12周以內。
這還是在公司夠大(超過50人)的前提下。
不超過50人的公司腫麽辦?

對不起,看你家老板心情。
反正他也沒有義務給你產假麽麽噠。
生不生?換你你敢生麽?

美國每個州還有自己的州法。
加州算是最厚道的了。
12周裏麵有6周是帶薪的。
帶薪,可沒說是帶全薪。
產假期間拿到的薪水是實際工資的55%。

 

生個娃工資減一半。
什麽是資本主義社會?
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會。

等等,就這55%還不是馬上就可以拿到。
還需要你申請一個短期殘疾保險。

因為這55%實際上是需要政府保險付給你的。

Excuse me? 看著我的眼睛告訴我!

懷孕生娃跟殘疾有一毛錢關係嗎?啊?


於是在加州,每個當媽的,
一輩子都不得不“殘疾”辣麽幾周。
用完6周,你就可以和半薪產假說拜拜了。
再想休,就自己拿年假病假各種湊吧。

 

身邊很多同事,都是撐到產前最後一兩周開始休。
生完孩子後2-3個月,就又回來上班了。
虐不虐!你說虐不虐?

虐~死~了!

 

如果你是男生不用生小孩,

那麽來看看美國的法定假期。

全國統一假隻有7天。

就算公司仁慈,可放可不放的假期再加個2,3天。

一共也就10天左右。

被大家以為爽翻了的聖誕節,法定其實隻放1天好嗎。

1天,你好意思放我都不好意思說啊親!

 

如果節日期間不幸加班,

不超過8小時的話按原工資標準付,

超過部分付1.5倍。

就這,還必須滿足你工資是時薪製的前提。

 

實際上大多數白領階層的工資並非按小時計算,

而是直接開年薪。

這種情況即使加班加到吐血,

也不會給一分錢加班工資噠。

現在想想國內三倍的加班工資,

有木有覺得小小暗爽?

 

要特別說明的是,

以上假期製度並不對矽穀巨頭們適用。

像是FLAG(Facebook, LinkedIn, Amazon, Google)。

別說假期福利了,

光是放個員工餐廳照片,已經夠大家口水好久了。

 

說完假期我們再看看醫療:

 

前陣子一位朋友肺泡破裂住院。
動完手術在醫院住了七天。

收賬單之前他已經做好了受到驚嚇的準備。

等賬單到的時候還是情難自禁地曬上了朋友圈。

 

賬單長這樣:

 

 

住院七天花費20萬美金,合130萬人民幣。

如果不是公司給買了保險,

他也不知道自己現在會在哪裏。

雖然保險負擔了大部分費用,

他的自付金額也快將近人民幣3萬。

 

那麽這實際是個什麽樣的手術呢,

谘詢國內醫生得到的答案是:

肺泡破裂其實是個很小的手術,

在國內即使不用任何保險,

總共花費大概也就1萬人民幣不到。

 

這個花費雖多,好歹也還是一個手術,

更哭笑不得的例子是曾在網上看到過一個求助帖:

樓主吃魚時卡了一根1.5公分的魚刺,

到醫院CT掃描,X光一頓折騰,

直到第二天才終於打完麻醉,把魚刺取出來,

 

賬單到了一看,1.2萬美元。

這都快8萬人民幣了。

史上最值錢的魚刺就此誕生,

折合下來一公分魚刺需要花費5萬人民幣。

悲催的樓主正在換工作期間,

剛好那一個月沒有雇主給買醫療保險。

 

額,為樓主默哀。。

 

最後繞不開的是美國的稅:

 

每次一講到這個話題,心都在滴血。

那就說點不開心的,讓大家開心一下。

 

每年發年終獎的時候,

我就深深體會了神馬叫:

聽起來很豐滿,

拿到手很骨感。

 

在粥粥還是個剛畢業的無知少女的時候,

第一年拿到稅後年終獎,

直接懵比以為財務算錯了好嗎。。

畢竟我就是一個新入職的小土豆,

何德何能享受這麽高的稅率。

 

當財務劈裏啪啦把各個稅種一一報給我聽的時候,

我內心是拒絕的。

我連拿到筆錢要怎麽去買買買都想好了。

你就給我看這個?

 

不要告訴我做人最重要的是開心。

稅後年終獎隻比名義年終獎的1/2多一點點。

換你你開心得起來麽?

啥都不說了。

關燈吃麵吧。。。

 

即使隻拿到了一半的年終獎。

買買買還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少數幾個免稅州外,

在美國買啥都要交額外的消費稅。

比如洛杉磯是9%。

 

這就好像你淘寶購物車已經超載了,

還不知道從哪跳出一個對話框:

“納稅光榮哦親,請再付9%給政府。”

差評!別攔著我讓我給差評!

 

如果嫌剁手太貴,

想直接拿這筆錢去吃吃吃,

那麽不管進什麽餐館,

買單的時候,

請一定記住額外再付10%-15%的小費哦親。

 

美國的稅就是這麽一個神奇的東西。

讓你拿到手裏的錢永遠比你看到的少,

花出去的卻永遠比你看到的多。

 

PS:

這就是一篇純粹的吐槽貼。

因為每每看到宣稱美國福利如何如何好的帖子,

內心都有一萬隻草泥馬在奔騰而過。

 

在公知們的世界裏,

國內總是這不好那不好。

言出必稱:你看看人家國外。。。

 

雖然必須承認,

美國在對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方麵做得還不錯。

但普通工薪階層仍然需要承受昂貴的醫療,

不多的假期以及高額的稅費。

 

我知道,國內並不都是好的,

但外國的月亮,也並沒有更圓。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