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 出租車司機講的MBA課

來源: yddad 2016-01-18 13:51:21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9189 bytes)

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mroll/20060704/15302704425.shtml

近日,一篇題為《一位出租車司機的MBA課》的文章,在營銷界掀起了巨浪。一是因為被大眾看得高深莫測的MBA課程,被一位出租車司機講得如此淺顯易懂;二是因為該出租車司機獨有的商業視角,使人讀後深深地受到感染。

  因此,本刊將這篇文章的幾個要點進行了重新歸結和編排。目的是讓讀者能夠從多個角度,更加清晰地了解這位出租車司機是如何運用統計學原理和商業運作思維,成為該行業

中出類拔萃的司機的。

 

  另外,我們還特邀業界人士對此文進行了精彩的評述,希望能夠給直銷業界的朋友以鼓勵和借鑒。

  我要從徐家匯趕去浦東機場,於是匆匆結束了一個會議,在美羅大廈前搜索出租車。一輛大眾發現了我,非常專業地、徑直地停在了我的麵前。這一停,便有了後麵讓我深感震撼的故事,像上了一堂生動的MBA案例課。為了忠實於這名出租車司機的意願,我憑記憶盡量重複他的原話。

  -成本計算

  “去哪裏……好的,機場。我在徐家匯就喜歡接美羅大廈的生意。在這裏,我隻接兩個地方:美羅大廈和均瑤大廈。你知道嗎?接到你之前,我在美羅大廈門口兜了兩圈,終於讓我看到你了!從寫字樓裏出來的,肯定去得不近……”

  “哦?你很有方法嘛!”我附和了一下。

  “出租車司機,也要用科學的方法。”他說。我一愣,頓時對什麽是“科學的方法”感興趣。

  “要懂得統計。我作過精確的計算。我給你講,我每天開17個小時的車,每小時成本34.5元……”

  “怎麽算出來的?”我追問道。

  “你算啊,我每天要交給公司380元,油費大概210元左右。一天17小時,平均每小時固定成本22元(交公司),12.5元油費。這是不是就是34.5 元了?”聽了他的話,我有些驚訝。我打了10年的車,第一次聽到有出租車司機這麽計算成本。以前的司機都和我說,每公裏成本0.3元,另外每天交多少錢之類的。

  “成本是不能按公裏數算的,隻能按時間算。你看,計價器有一個‘檢查’功能。你可以看到一天的詳細記錄。我作過數據分析,每次載客之間的空駛時間平均為7分鍾。如果拉一位隻付起步價10元的客人,大概要開10分鍾。也就是說每一個10元的客人要花17分鍾的成本,就是9.8元。不賺錢啊!如果說接浦東、杭州、青浦的客人是吃飯,接10元的客人連吃菜都算不上,隻能算是撒了些味精。”

  強!這位師傅聽上去真不像出租車司機,到像是一位成本核算師。

  “那你怎麽辦呢?”我更感興趣了,繼續問,看來去機場的路上還能學到新東西。

  -挑選客戶

  “千萬不能被客戶拉著滿街跑。而是通過選擇停車的地點、時間和客戶,主動決定你要去的地方。”他說。我非常驚訝,這聽上去很有意思。“有人說出租車司機是靠運氣吃飯的職業。我認為不是。你要站在客戶的位置上,從客戶的角度去思考。”這句話聽上去很專業,有點像很多商業管理培訓老師說的“put yourselfotniothers' shoes”(從別人的角度去考慮)。

  “給你舉個例子,醫院門口,一個拿著藥的,一個拿著臉盆的,你載哪一個?”我想了想,說不知道。

  “你要載那個拿臉盆的。一般人到醫院看看病,拿點藥,不一定會去很遠的醫院。拿著臉盆打車的,那是出院的。醫院裏哪天不死人?今天二樓的誰死了,明天三樓又死了一個。所以,能痊愈出院的人通常會有一種重獲新生的感覺,重新認識生命的意義,健康才最重要。那天,有個拿臉盆的說:‘走,去青浦!’他眼睛都不眨一下。你說他會打車到人民廣場,再去坐青浦線嗎?絕對不會!”

  我不由得開始佩服這位司機。

  “再給你舉個例子。那天在人民廣場,有三個人招手:一個年輕女子,拿著小包,剛買完東西;還有一對青年男女,一看就是逛街的。第三個是個裏麵穿絨襯衫,外麵穿羽絨服的男子,拿著筆記本包。我看一個人隻需要3秒鍾,於是我毫不猶豫地停在這個男子麵前。這個男的上車後說:‘延安高架、南北高架……’還沒說後麵他就忍不住問:‘為什麽你毫不猶豫地開到我麵前?前麵還有兩個人,他們要是想上車,我也不好意思和他們搶。’我回答說:‘中午的時候,還有十幾分鍾就1點了。那個女孩子是中午溜出來買東西的,估計公司很近;那對男女是遊客,沒拿什麽東西,不會去很遠;你是出去辦事的,拿著筆記本包,一看就是公務。而且這個時候出去,估計應該不會近。’那個男的就說:‘你說對了,去寶山。’”

  “那些在超市門口、地鐵口打車,穿著睡衣的人可能去很遠嗎?可能去機場嗎?機場也不會讓他進啊。”

  有道理!我越聽越有意思。

  -自我提升

  “很多司機都抱怨,生意不好做啊,油價又漲了啊,都從別人身上找原因。我認為從別人身上找原因,就永遠不能提高。凡事要從自己身上找找看,問題出在哪裏。”

  我覺得這話聽起來好熟,好像是“如果你不能改變世界,就改變你自己”,或者Steven Corvey的“影響圈和關注圈”的翻版。

  還沒有等我細想,司機又開始講:“有一次,在南丹路一個人攔車,去田林。後來又有一次,一個人在南丹路攔車,還是去田林。我就問了,怎麽你們從南丹路出來的人,很多都是去田林呢?人家說,在南丹路有一個公共汽車總站,他們都是坐公共汽車從浦東到這裏,然後搭車去田林的。我恍然大悟。比如你看我們開過的這條路,沒有寫字樓,沒有酒店,什麽都沒有,隻有公共汽車站,站在這裏攔車的多半都是剛下公共汽車的,再選擇一條最短路徑打車。在這裏攔車的客戶通常不會高於15元。”

  “所以我說,態度決定一切!”司機很得意地說。他的這句話,我聽十幾個總裁講過,卻是第一次聽出租車司機這麽說。

  “要用科學的方法,統計學來做生意。天天等在地鐵站口排隊,怎麽能賺到錢?每個月就賺500元錢怎麽養活老婆孩子?這就是在謀殺啊!慢性謀殺你的全家!要用知識武裝自己。學習知識可以把一個人變成聰明的人,一個聰明的人學習知識可以變成非常聰明的人,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學習知識,可以變成天才。”

  -節約成本

  “有一次,一個人打車去火車站,我問他怎麽走。他說要那樣走。我說:‘慢,上高架,如何?’他說:‘這就繞遠了。’我說,‘沒關係,你經常走你有經驗,你那麽走50元,你按我的走法,等計價器到50元了,我就翻表。你隻給50元就好了,多的算我的。按你說的那麽走要50分鍾,我帶你這麽走隻要25分鍾。’最後,按我的路走,多走了4公裏,快了25分鍾,我隻收了50元。乘客很高興,節約了10元左右。這4公裏對我來說就是1元多的油錢。我相當於用1元多買了25分鍾。我剛才說了,我一小時的成本34.5元,我多合算啊!”

  “在大眾公司,一般一個司機每月可以拿到3000~4000元,好點的大概5000元左右。頂級的司機大概每月能有7000元。全大眾2萬名司機中,大概隻有兩三名司機,萬裏挑一,每月能拿到8000元以上。我就是這兩三個人中間的一個。而且很穩定,基本不會有大的波動。”

  太強了!到此為止,我越來越佩服這個出租車司機。

  -工作的美

  “我常常說我是一個快樂的車夫。有人說,你是因為賺的錢多,所以快樂。我對他們說,‘你們正好錯了。是因為我有快樂、積極的心態,所以賺的錢多’。”

  “你要懂得體味工作帶給你的美。堵在人民廣場的時候,很多司機抱怨,又堵車了!真是倒黴。千萬不要這樣,用心體會一下這個城市的美,外麵有很多漂亮的女孩子經過,非常現代的高樓大廈,雖然買不起,但是卻可以用欣賞的眼光去享受。開車去機場,看著兩邊的綠色,冬天是白色的,多美啊。再看看計價器,100元多了,就更美了!每一樣工作都有它美麗的地方,我們要懂得從工作中體會這種美麗。”

  “我10年前是強生公司的總教練,8年前在公司做過三個不同部門的部門經理。後來我不幹了,一個月就三五千元,沒意思。就主動來做司機。我願意做一個快樂的車夫。哈哈哈哈。”

  到了機場,我給他留了一張名片,說:“你有沒有興趣這個星期五,到我辦公室,給微軟的員工講一講你怎麽開出租車的?你就當打著表,60公裏一小時,你講多久,我就付你多少錢。給我電話。”

  我迫不及待地在飛機上記錄下他這堂生動的MBA課。

  後來,這位司機真來為我的員工講了一堂生動的“出租車司機的MBA課”。

  -大家點評

  好文章總會給人啟示,不同的人看待同一篇文章,也會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本刊特收集了幾位不同層麵的業界人士對此文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胡茜 業界資深觀察者“中國直銷博客網主編”

  該文章提供了三點啟示:

  1.一位出租司機為什麽會有如此獨特的思維?我們看到:他曾擔任強生公司的總教練,也曾做過三個不同部門的部門經理。這些從業經曆使他無論在眼光、觀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考方式上都強於其他司機。也就是說,基礎素質在任何行業都是通用的,隻要運用方式得當。因此,直銷行業提出的“歸零”,並不是指所有經曆都得摒棄。

  2.心態的重要性。“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如果看低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就會破罐子破摔。相反,積極的心態不但能激發創新激情,同時也能真正體會到工作帶來的快樂,並因此獲得相應的效益。

  3.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發現生活中的美,以及身邊發生的事。學會從中去體味、去學習、去領悟、去思考,同時享受寓教於樂的樂趣。

  周文馨 黃埔係統BDIT團隊成員

  生活中這樣的人很多,越是普通百姓越會做一些很普通的事。當人走到所謂的一定高度時,往往會忽略一些很簡單的理論。

  其實,我們的父母輩,能夠在僅有的收入中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靠的也是有效的財務管理。相反,由於我們在某一個階段總把自己定位在一個高處,所以容易把簡單的事複雜化。

  生活中每一處都有學問,哲學的思想和理論每個人都有。但你見過哲學家成為曆史風雲人物的嗎?因此,哲學的思想是輔助工具,所有哲學家在現實生活中的思想和行為是無法一致的。

  個人認為,這篇文章更適合目前那些覺得高處不勝寒的人看。

  牛頭 《經貿世界》專欄作者 NLP執行師

  這篇文章以風趣的寫法介紹了運用統計學在商業中的應用,也涉及工作的心態與客戶服務,這樣的方式,比幹巴巴地直接介紹商業管理知識,更能讓人容易接受。

  近年來,網上出現不少這樣把專業的知識,用通俗語言演繹的文章,如《組織行為學通俗演義》、《ERP速成》等。這是一個很好的趨勢,它們將把重要的商業知識,普及給更多的人。

  天問 資深直銷觀察家 “中國直銷博客網”總策劃

  從出租車司機的職業上升到MBA案例,不相關的概念上其實有著最相關的一個特質,即創造性!我更喜歡用悟性兩個字來代替這個詞匯。其實悟性也罷,創造性也罷,都是無所不在的,也許很枯燥而無聊的職業工作與生活,你也能發現或者找到成功有道的真諦!

  悟性與創造性發揮,其實是源於對工作與生活的熱愛,當你對某一件事物熟撚到極致時,這個時候總結與歸納,你就會形成一套統籌的方法與學問,最終你在這個基礎上有了更多的創新時,教會別人,引導趨勢,一個專家便由此而誕生!

  於出租車司機如此,於擦鞋匠如此,於直銷亦是如此!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