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的是落於“憶苦思甜”的傳統文化的糟粕,失去許社會批判的力量”
我本不是要批判社會的, 曆史就是曆史, 好壞都是曆史, 批判也應該是那個時代的人寫在那個時代去批判(就是批判“當代”-他們自己當時的年代,因為他們自己覺得不舒服所以要批判, 覺得舒服的人也不會去批判了)。
那我們現在批判個什麽曆史呢?批判曆史也沒有意義我覺得。 還不知道曆史的對錯呢, 我們現在說對錯還有點早了。
我寫那個小說的意圖是: 看到這麽多的人因為文革的陰影而導致的“後遺症”這麽多, 我想要告訴他們,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被傷害的人很多很多, 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在為建設祖國做貢獻, 表揚的是他們, 你沒看到結尾的最後一句嗎?是為了表揚不是為了批判。
(這個故事,作者以晚輩的身份獻給在感情上,身體上,思想上經曆過苦難,仍在為祖國建設積極做貢獻的前輩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