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總在說中國軍工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山寨的過程,尤其是中國的航空發動機更是不斷地山寨著俄羅斯,但是隻有中國山寨嘛?事實上每個後發工業國都有段瘋狂的山寨史,作為曾經的蘇聯老大哥也不盡然,我們不妨追溯一下老的飛機發動機的山寨史,扒一扒老大哥過去。
活塞發動機
1、氣冷發動機:Shvetsov設計局負責山寨美國Wright Cyclone引擎,期間還山寨了英國Bristol Jupiter引擎,該設計局的氣冷發動機被二戰前後蘇聯多款主力飛機采用,Shvetsov去世後設計局由Soloviev接手,後來發展成Aviadvigatel聯合公司,目前主要產品是PS90大涵道比發動機。
2、液冷發動機:Mikulin是最早的負責人,山寨德國寶馬VI V12引擎,主要生產廠在莫斯科的Gnom工廠。(Mikulin的產品是V型液冷活塞發動機,形成AM係列。典型產品之一是12個氣缸的AM—34。1936年7月20—22日,蘇聯英雄契卡洛夫機組駕駛裝AM-34發動機的安特-25飛機進行莫斯科—堪察加彼德羅巴甫洛夫斯克—烏德島的不著陸飛行,用56小時20分飛了9374千米。第二次是1937年6月18日,契卡洛夫率同一機組、駕駛同一架飛機從莫斯科起飛途經北極,於6月20日到達美國波特蘭的溫哥華機場,曆時63小時25分,航程8504千米)。後來Klimov開始山寨法國Hispano-Suiza引擎,主要生產廠在Rybinsk,其生產的發動機用在了二戰中大名鼎鼎的雅克-9戰鬥機。
可以說二戰前蘇聯把英、法、德、美四大最發達工業國的活塞引擎都山寨齊了。
噴氣發動機
二戰末期,世界大國開始了噴氣發動機研製,蘇聯也緊跟步伐,不過隻有Lyulka設計了一款實驗性的噴氣發動機,水平也不高,迫於無奈的繼續山寨之路,但是二戰結束時量產的噴氣發動機也隻有三款,德國兩款,英國一款。
蘇聯將其新的山寨路分成了三步,第一步就是山寨手頭的德國戰利品:由Klimov負責山寨德國寶馬003引擎(法國Atar發動機也是山寨這款引擎),裝在雅克15上麵——型號RD-10;由Tumansky山寨了容克004引擎,裝在M米格9上麵——型號RD-20。第二步,蘇聯發現山寨這兩款發動機的時候水平還是不行,進一步發展還需要別人點撥,於是高潮來了,蘇聯試圖向英國購買發動機,當時英國執政的是左派工黨政府,居然答應了,斯大林得了便宜還賣乖,暗地裏這樣說英國工黨:“要多傻的人才會把國家的頂級技術賣給別人啊。”賣給蘇聯的是數十台Derwent(德文特)和Nene(尼恩)發動機,Derwent和德國那兩款是一個水平,都是第一代的發動機,不到一噸推力,Nene就比較厲害了,是羅羅第二代的產品,已經達到兩噸推力,這兩款都是由Klimov負責山寨。
沒多久Nene的山寨產品(RD-45和VK-1)就被裝到米格5上,在朝鮮和聯合國軍對陣,後來又交給中國再次山寨,就是殲5和渦噴5。事後發現,蘇聯美國其實幾乎在同一時期消化了英國的發動機技術。最後一步就是綜合德國英國還有蘇聯自己的技術,造更先進的發動機,從此蘇聯噴氣發動機技術出現了一個飛躍,代表作是Mikulin的AM-5,後來Mikulin去世,Tumansky接手,兩個設計局合並,Tumansky算是翻了身,重新命名為RD-9。這是第一款蘇聯自己設計並量產的發動機,裝在米格19上,中國的山寨品是殲6和渦噴6,後來Tumansky發展出R-11(渦噴7)和R-13(渦噴13)裝機米格21(殲7),R-15裝機米格25,最後產品是仿照狂風RB199發動機的R-67,另一個設計是R-79,裝機目標是Yak141,後來就沒有後來了。
在這裏小白不妨扒一下R-79與中國的淵源,我國在研的大型渦扇發動機WS-15是624所主導研製的,624所是高推比發動機預研的牽頭單位。624所從俄羅斯聯盟航空發動機科技集團得到了推力為20噸的R79-300發動機設計方案和P-79M的設計圖紙和技術資料,對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研製起到關鍵的作用。624所成功研製了YWH一30—27核心機,該型發動機就是以P-79發動機核心機為基礎進行深度開發的,而中國的渦扇發動機CJ-2000,就是以YWH一30—27核心機為基礎進一步開發的,現如今的四代機J-20心髒WS-15渦扇發動機就是CJ-2000的型號研製的代號,可以說其鼻祖能追溯到前蘇聯了。
書歸原文,此時的Lyulka一直在利用德國英國技術默默的改進自己的發動機,,蘇霍伊重新建立了自己的設計局,Lyulka的發動機也日漸成熟,從此蘇霍伊的飛機盡量采用Lyulka的Al係列發動機(隻有Su15是例外),包括今天著名的Su27/Al-31組合。蘇聯解體後該設計局和Rybinsk工廠還有Klimov合並建立土星公司。在這裏不得不提蘇聯兩個大型發動機設計局,Kuznetsov和Ivchenko-Progress這兩個集團,蘇聯解體前夕,這兩個集團研製成功了三轉子的渦扇發動機,三轉子技術,美國至今也沒有掌握。原來是英國RR的獨門絕技,不成想很快就被蘇聯山寨成功。
其實山寨的還遠不止蘇聯一個,大概總結一下:美國:西屋發展J40失敗,從此退出噴氣發動機行業,普惠靠山寨羅羅Nene進入噴氣發動機行業,當時英國技術相當領先,普惠一度對GE占了上風,直到F15的F100發動機經常出問題,才給GE F101係列反攻的機會。法國:山寨德國寶馬003引擎,這一枝一直傳到M53走不下去了,後來有機會和GE合作生產CF56民用發動機,采用GE F101的核心機,山寨之,有了現在M88。中國:山寨蘇聯的各種山寨產品,算孫子輩的,後來終於有機會直接山寨英國羅羅斯貝,才升了一輩,再後來拿到CF56,山寨出來F101的核心機,從此有了太行。
其實山寨是普遍規律,沒有絕對的純粹的原創,原創的過程中都會伴有各種模仿的過程。事實上我們不妨將山寨理解為繼承,技術的發展過程就是繼承與創新的過程,繼往開來的過程,推陳出新的過程。作為正在學習的中國也必然會走繼承的道路,但是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中國一定會有讓他國繼承創新的航空發動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愚者千措必有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