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代碼表把我埋在那些社會學題目裏

來源: Christy_BJ 2015-06-23 01:46:10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659 bytes)
到工科大學工作之後,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很多同學非常聰明,他們對社會學也非常有興趣,但是他們都不太知道在寫課程論文時如何選擇一個恰當的、有學術價值的題目。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我總算找到一個可以讓工科生發揮自身優勢、又不失社會學底蘊的選題辦法。

首先我把近五年來國內影響力較大的社會學論文都搜集到一起,然後對這600多篇論文的題目和摘要進行了內容分析,經過層層爬梳,我得到了200多個使用頻率較高的關鍵詞。隨後我對這200多個關鍵詞進行了進一步的語義學分析、遴選、分類,最後得到了十個使用最為頻繁的語義學組合。用0-9分別對這些組合進行編碼:

0 農民/農民工

1 社區/業主

2 流動/空間/代際

3 教育機會/收入差距/求職

4 抗爭/維權

5 社會網絡/社會資本

6 基層/治理

7 身份/認同/角色

8 因特網/微博

9 同性戀/女性

這張編碼表可以極大方便教師對工科學生進行選題指導,在上學期社會學全校通選課臨近結束的時候,它就發揮了重要作用。

那天是最後一次答疑,我下午兩點準時來到辦公室,等待那些聰明好學卻被中學語文和中學政治洗腦的小白工科學生來問關於論文的事情。

手表剛剛指到兩點,就有人敲門了。我非常讚賞這種“規格嚴格”的工科作風,想起整天被社會學專業的學生拖交作業時的討薪悲慘遭遇,我欣慰地笑了。

兩個男生推門走了進來。我讓他們坐下,很熱情地看著他們。個子高高的那個男生說:“老師,我們真不知道論文寫什麽題目啊,您給指導指導吧。”聽到這個問題,看著手邊早已準備好的關鍵詞代碼表,我有些得意:“這樣,你隨便報一個數”。他很詫異:“啊?”我又說了一遍:“隨便說一個數,隻要不是一個數字即可。”男生想了想:“3.14。”

“果然是工科生,上來就整圓周率”,我看了看代碼表,“教育機會,業主,維權……恩你就寫這個題目,不同教育水平的業主在維權過程中有什麽差異?”“啊?”他一愣。“怎麽,不明白嗎?”“明白是明白,不過……”“明白就好,就別問那麽多了。你肯定數學不錯,這個題目適合做定量分析,相信你能做好。”

旁邊的矮個胖墩男生張開了嘴巴:“好神奇!2.718。”我一聽笑了:“你倆同學是吧,他整個π,你整個e。流動,社區,認同,因特網……恩聽著,你去找幾個網絡社區對比一下,看看是不是流動性越強,成員對社區的認同感就越低。”矮個男生皺了皺眉頭:“老師,我覺得這個是肯定的呀,值得去研究嗎?”我立刻板起臉來:“我們上課時怎麽說的?實證,實證,什麽叫實證?就是不能想當然。”“噢!我明白了!對不起老師!”他恍然大悟。

送走了兩個男生,初戰告捷。過了沒多久,一個頭發亂蓬蓬的小夥子跑了進來,上氣不接下氣:“嗬……嗬……老……老師……”我拍拍他:“趕緊坐下歇會兒,你也是不知道選什麽題吧?”他喘著粗氣不停點頭:“對!!!對!!!”“這樣,你隨便說一個你最熟悉的數。”他也遲疑了一下:“啊……16.7。”“恩?這個數有什麽特別意義嗎?”“啊,這是第三宇宙速度啊。”我暗罵了一句,笑著問他:“你肯定是航天學院的吧?”“對呀。”我看看代碼表:“社區……治理……角色……恩你這個簡單,連題目我都給你起好了:基層社區治理中政府角色的轉變”。他驚訝得忘了喘氣:“太……太好了。”

經過這一次檢驗,我增強了對代碼表效度的信心。過了一會兒,又來了兩個男生,走在前麵的高大帥氣,走在後麵的白淨纖弱。前麵的男生報出了一個數“1.602”,我心裏暗罵“越來越古怪了”,“這個數什麽意思啊?”他摸了摸下巴:“是基本電荷量啊。”“哦!”我趕緊裝作恍然大悟的樣子:“我看過一些關於密立根那個實驗的書,”男生趕緊不失時機地恭維:“老師好博學啊!”旁邊纖弱的男生也跟著點了點頭。

“社區……治理……農民工……流動……恩你可以做這個題目:高流動性農民工聚居區的治理困境”,高個男生啪地一拍巴掌:“哎呀媽呀,老師你咋這麽nb呢!”纖弱男生細聲說:“該我了,9.109。”我再次皺起眉頭:“這是什麽……?”他看了眼高個男生,輕聲回答道:“這是電子質量”“好吧,你倆都是物院的吧?女性……農民……社區,這樣吧,你去找一個村子,寫一個‘東北農村地區的留守婦女——以某某村為例’就可以了。”纖弱男生一聽,也高興地連拍了幾次小手。

十五分鍾後,又來了一個男生,腳有點臭,我假裝不經意地捂著鼻子:“你隨便說個數。”他把二郎腿一蹺:“這個嘛,2.9979。”“這是?”“這是光速嘛。”“不應該是3嗎?”“老師啊,哈哈,3是近似值啊。”“這麽多9……這樣吧,你去調查同妻群體,看看有沒有孩子對於她們做出離婚決定是否有影響。”他用剛摸了腳的手摸了摸腦袋:“同妻是什麽?”我瞪眼看看他:“男同的老婆!”

總算送走了這個臭腳男生,一個背著巨大登山包,挽著褲腿的男生跑了進來。我笑了:“你這是剛戶外回來啊?”他說:“對啊!老師你喜歡戶外嗎?我們協會剛爬完獅駝嶺,這次難度大,我都三天沒洗澡了。”

“44.05?這又是什麽數……”男生還把登山包背在身上:“這是乙醛的分子量。”“同學你是學化學的?”“對啊!”我看看代碼表:“你這個同學太有社會學潛質了,選的題目非常正宗:社會資本對農民工維權結果的影響。”他騰地一下站起來:“太好了!保證把論文寫好!”

送走了臭腳的和三天沒洗澡的,我趕緊翻出櫃子裏的空氣清新劑。剛噴了兩下,就聞到一股咖喱味:“這清新劑什麽怪味啊?”正在納悶,突然背後有一個人說話:“老師……”我嚇了一跳,回過頭去,隻見一個皮膚黝黑的小夥站在辦公室門口。

“你說一個你覺得有意義的數。”他抬頭看了看窗外的一個車牌:“就那個車牌吧,1729。”我立刻繃起臉:“同學,我在用科學方法幫助你選題,所以你所選的數對你來說必須是有意義的,不能這麽瞎選。”他把腦袋轉過來,直勾勾看著我:“老師,這個數還是挺特別的。它是可以用兩種不同的方式寫成兩個數字的立方和的最小的那個數。”

……

“老師?老師?老師?”他連喊三聲,我才緩過神來:“你……你是數學係的?”“對啊。”我悄悄擦掉激動的眼淚:“1729,社區,空間,認同,同性戀……這樣吧,你去北京朝陽公園蹲點,做一個有關同性戀出櫃的人類學調查吧。”他立刻回答道:“OK!”

望著他遠去的背影,我為自己有機會給這種學生上課感到異常的驕傲,有這種數學天賦,再加上我們社會學的培養,他將來會成為什麽樣的一個高大上的複合人才啊?!

答疑時間要結束了,我收拾好東西,準備回家。此時門又開了:“老師,對不起,我來晚了。”一個光頭,目光呆滯的男生走了進來。看來缺乏人文素養的工科學生實在太多,我責無旁貸。

“13060694016,”他報出了這串數字。我哈哈地笑了:“一下午了,總算來了一個不是書呆子的學生,這是你的手機號吧?”他很低沉地說了句:“對。”“雖然說手機號沒有太大的理論意義,但是也算有生活氣息,你還是比剛才那幾個小孩強。”“不不!”他突然漲紅了臉:“老師,這個號碼有理論意義,我是特意買的這個號。”“恩?有什麽理論意義?”他依然紅著臉:“這是在中國所有的手機號中,唯一一個能用整數的13次冪表示出來的數,不信你算算,6的13次方。”我瞪大了眼睛:“同學,你也是數學係的?”他搖了搖頭:“我是英才學院的。”

望著這一大串號碼,我把代碼表從包裏拿出來,邊看邊搖頭:“太長了……太長了……太長了……你隻能選這個題目了:不同收入水平的同性戀農民工在參與基層社區治理時的抗爭性有什麽差異?”……此時我對代碼表已失去了信心,可是他卻兩眼放光:“老師,文科就是有意思啊!這個題目是我這麽多年見過的,最難以琢磨,最耐人尋味的東西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