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產收入和支出
鄒藍
前一陣,在香港一份報紙(2014年1月23日)上看到一篇文章,說的是月入7萬港幣者,日子也過得緊巴巴。該文標題是“月入七萬掹掹緊”。一個人根據自己的大致收支情況列了下表。
他把自家雙人月入7萬港幣(折合6萬人民幣左右)算做中低收入。這在大陸難以想象,也可見香港生活的開支之大。先看此家的月度收支列表。(鄒藍概算的百分比)
住房抵押貸款:16000港幣(22%);外傭工資(攤機票和保險):5000港幣(7%);
雙方父母家用:10000港幣(14%);兒童幼兒園和學前費:8000港幣(11%);
納稅:4000港幣(6%);水電煤和住房物業管理費:3000港幣(3%);
雙人上班交通費,餐費、零錢:10000港幣(14%);買菜米及日用品:4000港幣;
保險(全家醫療及儲蓄):5000港幣;紅白事人情及過年節利市小紅包:1000港幣;
強積金(類似大陸養老保險):2500港幣。
如上合計約:68500港幣,月入70000港幣的話,則隻剩餘1500港幣。
大陸人估計感慨的是紅白人情以及過年過節的小紅包,年折合12000港幣,隻是年收入的17%,或者是每月的紅包人情大約隻折合月收入的15%。外傭工資與收入比也不貴。估計大陸家庭傭工可能相比差距很小了。每月雙人交通費以及在外吃飯和零花的錢,也是紅包人情錢差不多。其他的主要項目占總收入的比重百分比,是我大致估算的。
香港2013年第三季度個人收入的中位數為12300港幣。所謂中位數的概念,不是平均數概念。平均數有時會很扭曲,一個收入20萬的,跟一個收入2萬的合並在一起,平均就是11萬。而收入中位數,則是將工薪者的最高收入到最低收入列一個序列,找到一個中間點,其一邊大於該數,另一邊小於該數。比方說,100,95,80,70,65,50,45,35,25,則65是中位數。若還有一個數24,則中位數在65與50之間。如果各切一半下來,則就是 57.5。
有說法,達到中位數的2/3到一倍,都是中產階級。從香港個人收入中位數看,兩口子7萬,也就是平均每人35000港幣,算是香港中產的高端,甚至超出高端了。
該文引用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係一位副教授的話說,“在百物騰貴的香港,月入三萬的家庭絕不算中產。該文配插圖有評論說,一個女白領認為,如果不算房子的抵押貸款,兩夫婦月入50000港幣才能算中產。
從這個角度看,香港居,真正是大不易。開支要壓縮,看來也隻能壓縮房子。難怪在香港,中產標準住宅是40-50平方米。80平方米是大宅,100平方米算豪宅。低收入者住房多是20-30多平方米。這20-30多平方米的房子,大陸連給無房戶的保障房都不會這麽小。
香港大多數的房子沒有陽台,因為陽台不能封,封陽台算違建。自己不拆政府派人來拆的話,還得支付人工費用。陽台不能兩用的話,那一兩個平方米就是巨大的奢侈。
而灣仔我以前量過的那套內麵積31左右平方米的房子,地段相當北京西單旁邊民族宮或者東單朝內南小街路口一帶的鬧市,是中產階級的標準住房範圍。那3室一廳是如此分布:
主臥室6平方米;兩間次臥室各4平方米;客廳9平方米加一個0.9平方米的空間;廚房1.2米寬4米長(近5平方米);衛生間加淋浴間1.2米寬2米長(約2.4)。公攤麵積就是兩部電梯和安全樓梯,一梯兩戶,大概要攤到8-10平方米左右(450平方英尺或以上)。
那房子估計在800萬港幣左右,平均每英尺為18000港幣,或者每平方米180000港幣(14萬多人民幣)。這是同地段房子2013年下半年的平均價格水平。
紅磡站過海隧道,公交車坐一站是9.5港幣(8元不到),坐10站大概也是。落馬洲到紅磡的地鐵全程則是35港幣左右(29人民幣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