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召開之際,中共中央黨校的曆史學者謝春濤周一稱,有些曆史文件因為"涉及黨的核心利益"等原因,可能將永遠地被塵封。

(德國之聲中文網)文革和大躍進是中國當代史最不堪回首的記憶,也是中國最敏感的曆史事件。三年(1958-1961)大躍進和 十年(1966-1976)文革,不僅致使民不聊生、生靈塗炭,學生批鬥老師、"大義滅親"的告發、舉報更是造成道德的觸底和人性的扭曲。
在過去的幾年裏,針對文革和大躍進的討論越來越多,一些話題似乎已經不再是禁忌話題,例如林彪之死。這不禁引人發問,那些塵封已久的曆史文件莫非即將被解禁?
部分曆史文件難見天日
據路透社報道,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主任謝春濤周一(10月20日)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稱,黨已經深刻反省了其曾經犯過的錯誤,但鄧小平對毛的評判仍是看待這一曆史時期的正確途徑。
"我認為,這個(鄧的)總結今天仍然權威,經住了時間的考驗",謝春濤說。他還表示,如今黨員們仍然在從過去的曆史錯誤中學習,他自己也向學生們教授有關大躍進的那段。

鄧小平曾評價毛澤東是“三分過,七分功”
"所有人都一致認為,現在還是未來都不會重複曆史錯誤。"他還稱,僅有"一小部分"黨史文件仍處於密封中。 "其中一些涉及國家核心利益,另一些不便於公開",謝春濤說。
"從曆史研究角度看,當然希望所有文件都不再被塵封。但是這恐怕無法實現,或許永遠無法實現。"
"正確的"曆史觀、文化觀

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在京召開
文藝工作也應該以"為黨和人民服務"為己任,這是習近平近期在一次文藝座談會上講話的核心。習強調,"要把愛國主義作為文藝創作的主旋律,引導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曆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
很多中國主流媒體將這次講話與毛澤東1942年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相聯係。而這一明顯帶有"毛"色彩的文藝觀引起世界輿論關注。有德媒認為,習近平借此表明,毛文化在21世紀仍然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