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前任特首曾蔭權的2012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相比,這次人大的普選框架更是極大退步

來源: wxcfgh85 2014-10-01 19:05:0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214 bytes)

http://zh.wikipedia.org/wiki/2012%E5%B9%B4%E9%A6%99%E6%B8%AF%E6%94%BF%E6%B2%BB%E5%88%B6%E5%BA%A6%E6%94%B9%E9%9D%A9

2012年香港行政長官產生辦法建議

  1.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建議,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的人數將由原本800人增加至1200人,每屆任期五年;
  2. 選舉委員會內四大界別(1.工商及金融界、2.專業界、3.勞工、社會服務及宗教界、4.政界)各增加100人,即由原本各200人增至300人。
  3. 其中第四界別(政界)的分配為:
    1. 民選區議員代表117席
    2. 立法會議員70席
    3. 全國政協代表51席
    4. 港區人大代表36席
    5. 鄉議局代表26席
  4. 聯合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的提名門檻:維持原來的比率,即選舉委員會總人數的8份之1,惟因選舉委員會總人數增加,故提名人數從不少於100人增加至不少於150人,而現階段不設立提名人數上限;
  5. 行政長官不可屬於任何政黨的規定暫時維持不變,長遠可作檢討。
這可是曾蔭權政府當年提出的方案,並且得到北京認可。大家可以看到,行政長官候選人隻需拿到選委會八分之一的提名,就可以參選,而且沒有提名人數的上限,也就是說對於參選人數不作限製。 而現在北京的全國人大,對於2017的普選框架是,必須拿到一半選委會的提名,且隻準二至三人參選。這都是大大的退步。從選委會的構成來看,真正直選選出的民選區議員和立法會議員總共隻有187席,而提委會總共1200人,那怕是民主派拿到全部的直選議席,也湊不夠600票,更何況民主派也不可能全拿到所有的直選議席。因此,這個所謂全國人大的普選框架,根本就是偽普選框架,就是一心一意排除反對派的普選方案。

所有跟帖: 

小姐,這是個簡單的數學問題。為什麽直選最佳候選人數是2-3人? -FHZM- 給 FHZM 發送悄悄話 FHZM 的博客首頁 (759 bytes) () 10/01/2014 postreply 20:01:37

這個和議會席位還不同,因為議會席位可以按得票比例分,而特首職位沒法按比例分, -FHZM- 給 FHZM 發送悄悄話 FHZM 的博客首頁 (15 bytes) () 10/01/2014 postreply 20:08:1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