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歸為什麽成群結隊回流

來源: 皇爺 2014-08-13 11:20:54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757 bytes)
從“智力流失”到“智力回流” “在日本留學時,確實感覺到,身邊的留學生選擇回國的越來越多了。”初秋的一天,北京交通大學青年教師白雙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裏,告訴記者。他博士畢業於日本名古屋大學,今年4月回國,順利聘得大學教師一職。 白雙的感覺很準。就在他回國的前一年,有27.29萬中國留學生回國,而在1978年到2006年的29年間,累計回國人數僅為27.5萬人。這也就意味著,2012年一年,回國人數就相當於之前29年的總和! 這個數字是驚人的。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主任白章德介紹,從國際經驗看,智力流動大致可分為4個時期:低外流率、低回流率時期,即“前智力外流期”;高外流率、低回流率時期,即“智力流失期”;外流率繼續緩慢增加,回流率迅速增加時期,即“智力回流期”;外流率與回流率相當,都處在較高水平的“雙向穩定流動期”。 “從我國的情況來看,現在應該處於從‘智力流失期’向‘智力回流期’過渡的時期,出國留學人員迅速增加的同時,回國人員數量也快速增加。”白章德說。 那麽,什麽樣的人回來了?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研究了2012年留學回國就業的11045名海歸,分析顯示,80%的海歸在24歲至30歲之間。所有海歸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占11.2%,碩士學位占76%,學士學位占11.9%,三者呈現出“1∶8∶1”的比例。另外,有少量非學位留學回國人員。留學回國就業人員中,未婚人數占80%。 總體來看,回國就業的海歸多為沒有小家庭拖累的年輕人,主要是在國(境)外學習一年期碩士學位課程的畢業生。值得注意的是,獲得博士學位又有相應研究或其他工作經曆的高層次留學人才,回流率仍然處在較低水平。 從學科方麵看,留學回國人員主要攻讀經濟學、管理學、理學和工學,占海歸總人數的77.8%。具體來看,碩士以經濟學和管理學為主,博士以理學和工學為主。“這就意味著,我國留學回國人員中,是以理學和工學為主的高端人才,和以管理和經濟學科為主的中級人才。”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副主任鞏萬說。 回到國內後,海歸們去了哪兒?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對2012年在京就業的4678名海歸做了研究。分析顯示,國有事業單位和國企仍最有吸引力,其次是民企和外企。與人才構成相對應,以工學和理學博士為代表的海歸主要選擇高校和國有事業單位,而以管理學和經濟學碩士為代表的海歸,主要就職於國企、民企和外企。 從“祖國需要”到“需要祖國” 史上最大回國潮背後,有著深層複雜的原因。其中,有我國多年來為吸引留學人員歸國所做的種種努力,更有國家經濟社會迅猛發展帶來的巨大魅力。 “過去,祖國需要留學生。現在,留學生更需要祖國。”剛從美國學成歸來的博士張岩道出了自己的心聲。 電影《中國合夥人》中,熱血澎湃的年輕人渴望出國留學,認為“隻有在一個地方才能真正地改變世界——美國。”可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將夢想騰飛的地方選在中國,日益繁榮富強的祖國,為成千上萬留學生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一位“千人計劃”學者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上世紀80年代他去美國留學時,最深的感受就是“震驚”和“恥辱”——震驚美國為什麽那麽富,恥辱中國為什麽那麽窮。“可如今走出國門的中國留學生,恐怕‘震驚’的是美國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富,中國也並不是他們之前認為的那麽窮。”這位學者說。 “之所以進入‘智力回流期’,是因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已經到了這個階段,同時,受人才國際化、經濟全球化的影響。”鞏萬說。中國所擁有的巨大市場、發展機遇以及創業環境,散發著吸引人的光芒,尤其是在國際金融危機後,一些國家的就業形勢急轉直下,更堅定了留學生回國的決心。對此,今年回國紮根的白雙很有體會,“現在,國內的發展水平和國外的差距越來越小,而且經濟發展快,發展前景好,沒有必要留在國外。” “千人計劃”、“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百人計劃”……從中央到地方層麵的一係列政策措施,作用逐漸顯現,對高層次人才的回國發展形成吸引力。截至目前,中央層麵的“千人計劃”已引進3319人,各地也已吸引2萬多名海外人才回流,包括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落戶創業。截至2012年底,我國留學人員創業園數量增加至260家,比2011年多出100家,在園創業海歸人數超過4萬人,比2011年翻了一倍。 加拿大MBA畢業的莊小姐就是其中一員。畢業後,她本來就職於溫哥華一家令人豔羨的公司,可半年來,“簡直比坐牢還難受”。“我就是公司的一顆螺絲釘,要是談升職,簡直想都不要想。”莊小姐說。選擇回國創業後,她發現自己從一個打工仔變成了決策者,如今已經積累了5000名核心客戶,“回國後能感受到社會對海歸的重視和期待,我喜歡這種主流感”。 家人的留守和文化的認同,也是留學生選擇回國的重要原因。調查顯示,過半數的海外留學生認為,遠在國內的父母讓自己選擇回國,這與獨生子女政策密不可分。同時,在海外的時間越長,對文化的歸屬感也越強。海外留學人員在國外,還是很難融入當地的主流文化,盡管發展機會尚可,但文化和語言上的局限性比比皆是。 “引回來”還要“用得好” 從“智力流失”到“智力回流”,改革開放30多年來,作為“世界最大留學生生源國”的中國,這一變化令人欣慰。但與此同時,還需冷靜看待,因為在七成留學生回國發展的同時,我國流失的頂尖人才數量仍居世界首位。 根據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的報告,在科學和工程領域,中國頂尖人才滯留率平均達87%。根據美國政府研究機構的數據,2002年在美國拿到科學和工程方麵博士學位、5年後仍然滯留在美國的畢業生中,中國滯留率最高,達到92%。 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歐美同學會副會長王輝耀建議,我國應繼續深化完善人才政策和製度,不僅要把人才引回來,還要分析高端人才流失海外的主要原因,讓人才留得住、用得好。 “從我們組織的兩次招聘會情況來看,目前國內絕大多數用人單位,並沒有太多針對高層次留學人員的獎勵措施。”鞏萬表示,國家層麵的政策已經非常到位,“但光靠國家政策還不夠,在人才配置市場化的形勢下,用人單位應該製定自己的專門措施。” 除此之外,降低人才流動壁壘的呼聲也很高。專家建議,進一步簡化人才回國的手續,取消海外人才回國需要出具邀請函和回國24小時到當地派出所報到等規定,降低獲得中國綠卡的門檻,擴大綠卡發放範圍等,以更好地促進人才國際化流動。 對於絕大多數海歸來說,國家引進人才的目標群體“太高端”,大多數留學生並沒有成為政策的受益者。相反,由於國內就業形勢不樂觀,不少留學生回國後麵臨激烈的競爭,甚至因為在國外多年,沒有積攢下人脈,也生疏了在國內的為人處世之道,變成在國內和國外都吃不開的“夾心人”。 而對於很多海歸創業者來說,與財大氣粗的國企相比,新生的民營企業無論是在爭取政府訂單,還是商業貸款方麵,都處於明顯弱勢。 “發達國家憑借優越的學習、生活、工作條件以及更優惠的政策吸引大量留學生和國際人才為己效力,保持和擴大了領先優勢。當前,我國應改善人才發展環境,重視做好多層次的留學人員服務工作,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人才製度。”王輝耀說。

所有跟帖: 

一年27.5萬,加上家屬就是40萬,10年就是400萬。 -tzbcwbc- 給 tzbcwbc 發送悄悄話 tzbcwbc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3/2014 postreply 12:41:55

10年,海外華人被“掏空”了。這跟xx功8000萬黨員退黨,是一樣的手法。 -tzbcwbc- 給 tzbcwbc 發送悄悄話 tzbcwbc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3/2014 postreply 12:43:23

實際情況是:滯留海外的中國人才,絕對數目年年在增加。 -tzbcwbc- 給 tzbcwbc 發送悄悄話 tzbcwbc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3/2014 postreply 12:45:29

不回不行,美國一年發幾張綠卡? -FHZM- 給 FHZM 發送悄悄話 FHZ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3/2014 postreply 13:44:3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