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訊 迎“畢業季”已至,一大撥學成歸來的留學生也加入了“應聘大軍”。多家金融單位人士感歎,今年招聘會上,收到的留學生簡曆比前幾年還要多,各個國家或地區的學校都有。不過,記者調查發現,各家單位開給“海歸”的薪水卻很一般,多數人起薪僅在三四千元。這意味著,去歐美學校讀四年本科,可能要工作十年成本才收回。
新現象:
“海歸”簡曆一堆,2000多元低薪也願接受
一年一度的畢業季來了,無論對於用人單位還是畢業生,畢業季注定是與忙碌與緊張相伴。南京一家大型金融公司人士稱,準備招聘10位員工,主要負責市場開拓類的,起薪不高,也就三千多一點。前期一場大型招聘會上收集到107份有效簡曆,結果發現有30多份,學生的學習背景是在國外完成的,其中,就讀於歐洲、美國、澳洲地區的學生最為密集,95%以上在留學中是讀商科的。該位人力資源部人士稱,在過去2-3年裏,雖然也發現投簡曆的“海歸”較多,但今年卻顯得格外明顯。“去年這個時候,我們招聘月薪也在3000多元,很多‘海歸’卻沒有選擇我們,而今年,“海歸”也放低了身段,也願意從基層開始。”
“我們也遇到同樣的現象。”南京一家谘詢公司HR劉先生說,我們對於新員工起薪也隻有3000多元,繳完保險後純收入可能不到2500元,而在招聘會上初步篩選出的69份合格應聘簡曆中,20%以上的應聘者具有海外留學背景,這讓我們很吃驚,選擇他們更為謹慎,“為什麽‘海歸’還要選擇低薪,即便我們錄取了他們,海歸們能留多久。”劉先生說,我們注意到,在投簡曆的“海歸”中,很多畢業於世界高校排名200位之前的學校,這類“尖子生”以前是很少主動願意加入我們這類中等規模谘詢公司的。
讀書投入百萬元,工作十年難收回
“看到身邊不少同學,在高中一年級就籌備去美國、澳洲讀書。我們是事業單位的,錢也不太多,但也咬牙籌集到學費,把孩子送往了澳洲。”南京一家文化公司的財務部人士羅女士感歎,“結果四年過去了,我們發現,還是要和孩子在南京讀大學的同學一起‘搶工作’,有的人本土作戰優勢明顯,已經比我們提前拿到了單位入職書,我們還在天天幫孩子找工作忙碌著。”。
羅女士補充說,對於一個年收入不到15萬元的家庭而言,出國讀書是很困難的。”澳洲學校費用很高,生活費也不低,四年相加,總共需要100多萬元的費用。幸好自己在2001年的時候投入了一套小區的房子,賣掉換到了79萬元,加上省吃儉用的30萬元存款,剛好夠孩子去讀書的花費了。於是一家人擠在更為破舊的60多平方米的舊房子裏,生活質量很差” “我們原本認為,學成歸來至少能拿個一二十萬的年薪,如今看來,想拿到5萬也比較困難,這意味著,讀書投入的100多萬元,十年未必能收回來。”
權威數據:
就業壓力大,多數人薪水遠不達預期
相關數據顯示,赴美留學大學生人群中,就業第一年年薪大多在60000元以上,這一比例占到了89.9%,僅有約10%的學生期望的年薪可以低於60000 元。其中,30.40%的學生期望第一年就業年薪在60000-96000元之間,20.30%的學生期望第一年就業年薪在96000-120000之間,另外有39.20%的學生期望第一年就業年薪達到120000元以上。而實際情況是,海歸就業起薪遠低於預期。超過三分之二的留學回國人員的就業起薪不到6萬元,其中36.5%的海歸的就業起薪低於4萬元。
冷思考:
高成本留學是筆不劃算的投入?
銳朗國際英語負責人唐先生稱,“我們一直提醒學生理性看待留學,對於所選的國家或地區,須權衡學費、生活習慣等各方麵細節。”唐先生說,身邊不少家長,跟風留學現象很多,而留學並非適合所有的家庭,畢竟牽涉到較高的花費,確實不少家庭為了短期裏籌集學費、生活費、賣車賣房的都有。
低薪“海歸”頻現NJ招聘會 二千元也願接受
所有跟帖:
•
那些錢直接放在SPY,每月至少可拿一千多美金,也就是7-8000RMB的收入。嗬嗬。
-知人知麵-
♂
(0 bytes)
()
05/23/2014 postreply
22:55:55
•
P話,在美國工資一千美金,到手700美金,要租房3000美金,怎麽生活?
-europe-
♂
(232 bytes)
()
05/24/2014 postreply
03:44:40
•
如果是英國一年碩士畢業的“海歸”,二百元也接受, :-)
-europe-
♂
(131 bytes)
()
05/24/2014 postreply
02: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