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中國的GDP一路飆升以來,中國人的虛驕之氣也跟著飆升起來,前些年甚囂塵上的“中國可以說不”就是典型的明證。然而,這隻是我們成了暴發戶以後的自我感覺良好,屬於“當局者迷”。倘若我們聽一下那些“旁觀者清”的說法,恐怕就不那麽好受了。
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有一本著作叫《低智商社會》,他在書中說:在中國旅行時發現,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書店卻寥寥無幾,中國人均每天讀書不足15分鍾,人均閱讀量隻有日本的幾十分之一,中國是典型的“低智商國家”,未來毫無希望成為發達國家!
這段話可能會觸痛不少中國人的敏感神經,有些甚至要氣急敗壞地咒罵小日本了:你怎麽能這樣損我們啊?不就是個讀書嗎?單憑這一點,你怎麽就能判斷“中國是典型的‘低智商國家’,未來毫無希望成為發達國家”呢?小日本就是見不得中國和平崛起,中國一發展壯大起來,他們就要用惡毒的心理妄加揣測了。
我能理解部分國人虛無發燒的民族感情,但問題的關鍵是,這個日本人說得有沒有道理?我們萬萬不可小看讀書,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財富。讀書標誌著一個國家精神發育所能達到的高度,決定著一個國家文明和文化發展的走向,是野蠻和愚昧的分水嶺,要想成為當今世界的發達國家,舍此讀書還真的找不到其它捷徑。
這個世界上最愛讀書的人是猶太人,國家當然是以色列了。以色列人均每年讀書64本。讀書的好習慣從娃娃就開始抓起。當孩子稍稍懂事時,幾乎每一個母親都會嚴肅地告訴他:書裏藏著的是智慧,這要比錢或鑽石貴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猶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文盲的民族,就連猶太人中的乞丐也是離不開書的。在猶太人眼裏,愛好讀書看報不僅是一種習慣,更是人所具有的一種美德。一個最典型的事例是,在猶太人的重要節日“安息日”裏,所有的猶太人都要停止所有商業和娛樂活動,商店、飯店、娛樂等場所都得關門停業,公共汽車要停運,就連航空公司的班機都要停飛,人們隻能待在家中“安息”祈禱。但唯有一件事是特許的,那就是全國所有的書店都可以開門營業。而這一天光顧書店的人也最多,大家都在這裏靜悄悄地讀書。正是靠著讀書,建國曆史雖短的以色列,卻已經躋身於世界發達國家行列。以色列自然環境惡劣,國土大部分是沙漠,而以色列卻把自己的國土變成了綠洲,生產的糧食不但自己吃不完,還源源不斷地出口到其他國家。以色列人口稀少,但人才濟濟。建國才幾十年,但諾貝爾獎獲得者就有8個。
還有一個國家也是極其熱愛讀書的,隻是一般人不太熟悉,這就是匈牙利,它的國土麵積和人口都不足中國的百分之一,但卻擁有近兩萬家圖書館,平均每500人就有一座圖書館,而我國平均45.9萬人才擁有一所圖書館。匈牙利也是世界上讀書風氣最濃的國家,常年讀書的人數達500萬以上,占人口的1/4還多。一個崇尚讀書學習的國家,當然會得到豐厚的回報。在匈牙利,諾貝爾獎得主就有14位,涉及物理、化學、醫學、經濟、文學、和平等眾多領域,若按人口比例計算,匈牙利是當之無愧的“諾獎大國”。他們的發明也非常多,可謂數不勝數,有小物件,也有尖端產品。
以色列和匈牙利不過是兩個區區小國,隻因為愛讀書就源源不斷地獲得了智慧和力量,最後將毫不起眼的小國變成了讓世界各國不得不服氣的“大國”。
而反觀當今中國,讀書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據媒體報道,中國人年均讀書0.7本,與韓國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羅斯的55本相比,中國人的閱讀量少得可憐。而在這少得可憐的0.7本裏麵,我不知道是否包括青少年學生們最鍾愛的教輔書籍,是否包括那些大行其道的勵誌書籍、商(官)場秘籍?
當然,不讀書的中國人也是忙得不亦樂乎。在中國各地中小城鎮最繁榮的娛樂業就算麻將館和網吧了,一個萬多人的小鎮,有幾十個麻將館五六家網吧是常事。中老年人每天在麻將桌上修建中國“新的長城”,青年人和少年兒童除了看看電視,就是昏天黑地地上網,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不少人看電視也轉移到網上了。可以毫不客氣地說,中國人的娛樂生活幾乎可以濃縮為搓麻將、上網和看電視這三大項了。即便是在最需要讀書的各級學校,在網上和圖書館查閱資料或讀書的學生少之又少,不少人已經棄讀書如敝屣,大多數師生不是玩遊戲,就是在聊天,或者是在購物。再看看將帶領中國人民奔向美好明天實現“中國夢”的各級黨政領導,一天到晚忙於應付各種檢查、應酬、飯局。可憐的讀書現在已經變成了學者的專利,在這個浮躁的時代,也許很多學者也不看書了。
本來,以往相信“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中國人,總還是讀點書的,可是現在的我們為什麽卻不愛讀書了呢?除了現實社會中劣幣驅逐靈幣,讓讀書獲得的智慧和力量無英雄用武之地外,恐怕最主要的原因得到盛行幾十年不衰的“應試教育”身上去找了。應試教育的盛行,不但讓孩子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讀課外書,更讓孩子們從小沒有養成閱讀這一受益終生的良好習慣。
我始終固執地相信,祖國的花朵們都是聰明的,都有讀書的強烈興趣和願望,但在應試教育肆虐橫行於神州大地的時候,在各級教育官僚和各級學校隻對分數和升學率情有獨鍾的時候,在我們可親可敬的老師們都在為分數升學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時候,學校裏哪兒還有讀書的時間!就算語文課本裏難得有一兩篇好文章,但被我們可愛的語文老師一施以大手筆的肢解手術,什麽中心思想,什麽段落大意,什麽寫作特色,什麽對外國或本國腐朽黑暗現實的批判,嗚呼!清純善良的花朵們始則被嚇得花容失色,繼而則陷入麻木不仁之中,最後絕大多數花朵對讀書失去了興趣,加上政治課上時代傳聲筒們的照本宣科,曆史課上“猶抱琵琶半遮麵”的含糊其辭,花朵們除了堅強不屈地死記硬背些課本知識以便能為應試成績添磚加瓦外,還讀那些鳥書幹啥!就這樣,中國人失去了讀書的興趣和動力,以至於我們越是叫嚷要創新,創新越是離我們遠去,建國60多年了,自然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一個也沒有獲得;汶川地震需要大飛機了,我們卻沒有能力造出;想起造航空母艦了,隻能從烏克蘭的舊貨市場上買一個二手貨;好多高新技術的核心部分,我們還是得靠靠花錢購買……
古羅馬的大名士西塞羅曾經說過“沒有書籍的屋子如同沒有靈魂的肉體。”不幸的是,這樣的屋子卻鱗次櫛比於時下的神州大地上,沒有了靈魂隻剩下一具軀殼的行屍走肉比比皆是。這就是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說“中國是典型的‘低智商國家’,未來毫無希望成為發達國家”的真正原因所在。
是啊,離開了讀書所形成的智慧和力量,不要說成為發達國家了,就是想獨立自主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都難,更不要奢談什麽實現“中國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