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海歸的女生們經常會感歎:老娘我留學數載,裝得了家具,拆得了機器;開得了數千英裏的車,寫得了一連串的代碼;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做得了ppt, 寫得了eassay;讀的下phd, 秒殺過MBA…………可最後怎麽就“剩”下了呢…………
Sofia從英國留學後在上海工作,回國近一年時間裏,總是被催問何時戀愛、何時成家立業。“我覺得他挺好的,就是沒什麽感覺。”“他挺適合過日子的,但價值觀不太合適。”類似這樣的“YES—BUT”句型,Sofia總是頻頻拿來用以應對親朋推薦的相親對象。
普世價值認為像Sofia這樣的海歸,其單身的原因多是“要求高”或過分“挑剔”。但海歸剩女們的要求真的很高嘛?
Jennifer 從澳洲回國後從事廣告行業,目前年薪20多萬,名下還有一套父母給她的小麵積房產。長相身材均不錯的她希望能找到一個身高175cm以上,有上進心、有責 任心、最好也有留學背景的海歸男。咋一聽,Jennifer的要求確實並不高。但為什麽她還是單身了整整三年且至今仍然單身著?事實上,這些所謂的要求都是有其他隱性門檻的。第一個門檻,便是海歸剩女們不會擺在嘴邊卻會在心裏掂量的標準,那就是聽上去很世俗但卻很現實的經濟問題。 海歸女們不管自己年薪多少,她們大多很難接受薪資比自己低的男人,也希望男生至少得有房。以上海中環內剛需住房至少250萬左右的價格,即便首付100 萬,剩下的進行公積金和商業組合貸款,20年期的貸款每月還貸也需要1萬多,別說海歸剩女們的爸媽不樂意讓原先有房住生活有品質的閨女跟著你租房或跟公婆 擠一起,就連海歸剩女們自己也會從“愛情”蜜糖裏清醒起來,覺得與其跟你一起成為房奴還不如現在單身快樂。
第二個門檻就是“眼緣”“感覺”“價值觀”等這些主觀印象。絕大多數海歸都有獨立生活經驗,在擇偶上相對獨立,任憑父母擺布的情況並不多,因而在擇偶中, 海歸們自己的主觀印象占很大主導作用。雖然她們對經濟基礎有一定要求,但精神交流也是她們絕不可能忽略的方麵,而同時在經濟、精神兩方麵能滿足她們期許的 男人又真的能有多少呢?
其實海歸剩女們並不是現實或要求高,隻是因為她們自身條件相對較好,加之海外經曆提升了眼界,而人的本性會使其傾向找同層次或更優秀的男人。殘酷的是,優秀海歸女的基數遠遠大於同級別優秀男生,這種供需不平衡勢必“剩下”了一撥海歸女。
除 了男女比例失衡外,男女不同的心理需求也是造成海歸剩女的一個原因。Jennifer曾對英國海歸男Kenny頗為動心,他是某大型企業董事長兒子,15 歲留英,身高187cm,長相頗有明星範。Jennifer自認為自己的海歸經曆、工資、家境、長相等應該是自己的加分點,但在Kenny看來,隻是一句 淡淡的“So what?”(那又怎麽樣?) 海歸女們想當然地認為男人也和她們一樣看中這些她引以為傲的硬件,但事實卻是,很多男人對於女人條件的容忍度遠遠大於女人對男人條件的苛求。 也許一個溫柔會持家的女人就是比條件看起來好很多的Jennifer更容易俘獲Kenny的心。
也正是因為那些條件不如 自己的人卻能找到條件好的男人,很多海歸剩女往往並不甘心。她們不甘心的堅持可從她們“YES-BUT ”句型中窺見一斑。Yes是她們對一個男人的部分肯定,有時候出於禮貌敷衍,但大部分都是真心誇讚的;而But卻是海歸剩女們不願意因為Yes部分而妥協 的,比如感覺、精神交流、經濟基礎等。在多次、長久的“YES—BUT”中穿梭,身邊的人開始變得不耐煩,開始懷疑海歸剩女們要求高,活該被單身。海歸剩 女們也總覺得很委屈:我不是剩女,就算我是剩女,追求自己喜歡的伴侶、想要的愛情、想要的生活方式何錯之有?
誰都沒有錯。隻是既然選擇了堅持,那就勢必要為堅持付出代價,不逃脫不了世俗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