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了中國的大躍進---老薩談所謂黃金十年的重工業

來源: hetero 2014-01-25 16:52:4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8117 bytes)
老薩談所謂黃金十年的重工業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如果轉載請務必注明
很多網友是複讀機,他們的觀點,其實是潛移默化灌輸給他的。隻是灌輸的很巧妙,很廣泛,所以他自己並不認為是被灌輸的,還認為是自己理解的。哎!
群裏麵的網友豬卡曾經拿出黃金十年重工業發展不行 和 抓壯丁的事情說來說去。老薩現在實在沒精力一個個去說,因為說了一個還有千萬個。所以幹脆寫文章給大家看吧。這篇就說說黃金十年的重工業。當然,類似的論文很多了,老薩也就隨便說說。


不存在的黃金十年

首先,黃金十年其實並不存在。

任何一個國家,所謂黃金經濟發展期,都有一個最基本的前提,也就是國內和平。德國,日本,英國,美國,甚至蘇聯,都是完全一致。

如果國內有大規模的戰亂,想全麵發展經濟也就無從談起,這是最基本的一個常識。

蘇聯為什麽在建國初期,麵對日本九一八占領他的地盤東北持退讓妥協態度,就是因為蘇聯正在經濟發展期。

隻要斯大林的智商沒有為0,就盡一切力量避免戰爭。



所謂黃金十年,並不是國民政府自己的說法,而是西方一些史學家恭維的說法。

黃金十年通常是指國民政府從1927年4月18日定都南京,到1937年11月20日遷都重慶期間的中國曆史。

國民政府對這段時間的說法叫做:艱苦建國的十年!

顯然,黃金十年這個名詞,根本就是老外胡扯淡說著玩的。

雖然這10年經濟增長率普遍在百分之十左右,但因為底子太薄,這個高增長值得欣慰,但並不是重大的進步。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一片廢墟之上,還談什麽經濟發展,保命就不錯了。





全國戰亂期間,何談大規模發展





眾所周知,工業發展至少需要兩個最基本的條件:國內穩定的局勢,一定的資金。

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都必須具備這兩個條件,無一例外,但遺憾的是,國民政府卻根本不具備。







首先,根本不存在穩定的局勢,整個10年都在大規模的戰亂中。



在這10年內,中國從北方的東北,到南方的廣東,廣西,從西麵的西藏新疆,到東麵上海,沒有一個地方不在大規模的戰亂中。

國民政府的敵人極多,包括:蘇聯,日本,英國,地方軍閥,中共。



定都南京的時候,國民政府實際控製區域僅僅為江蘇,浙江,湖北,江西各一部。

四麵全部是敵人,僅僅大規模的作戰(指上萬人規模的),少說也有上百次之多。

甚至還有著名的中原大戰,雙方總兵力接近百萬人。

這還談什麽穩定的局勢?



經過長達十年的苦戰,直到抗戰爆發前幾個月,剛剛控製了約五分之三個中國,但仍然有部分省份在地方軍閥手中。

就算沒有直接和國民政府對抗的地方軍閥,實際也是土皇帝,不買賬的。

單純以經濟為例,最北麵的奉係軍閥張作霖用的貨幣是奉票,最南麵的雲南軍閥龍雲,用的是滇票,國內光是貨幣就有五花八門的好幾種,連秦始皇時期還不如。

就政府政令來說,興兵對抗,沒事宣揚殺入南京的軍閥就不談了,表麵上聽命於國民政府的軍閥,也是夠嗆。

以一直表麵上聽從蔣介石命令的青海馬家穆斯林軍閥為例,他們所有東西都是自成一體。蔣介石的命令,根本不可能在青海執行。在青海,蔣介石的話連屁都不如,馬家軍領袖馬步芳的話一句頂一萬句。

比如馬步芳下令,隨便砍伐樹木的老百姓殺頭。這顯然是違背南京政府的民國法律的,但在青海,就這樣做,砍樹就是掉腦袋,蔣介石又能怎麽樣呢?

以楊虎城為例,這個表麵上聽命於蔣介石的陝西王。敢於直接槍斃親蔣介石的官員,敢於利用學生衝砸西安的國民黨黨部,敢於公然違背蔣介石命令任用共產黨,甚至最後連蔣介石都活捉了。



政令無法實現,經濟怎麽發展?



再說說武力對抗的其他力量。



至於中共,從南昌起義開始,同國民政府作戰長達近10年時間,造成國民政府殉國軍官就高達10萬人,士兵不計其數。

直到1936年末才被大體消滅,殘部退守陝北,奄奄一息。但這一期間,他們建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換句話說,他們並不承認中華民國,自己建國了。

為了對付中共,也花費了巨大的力量。單純就第五次圍剿來說,動用數十萬大軍,修建了大量的碉堡陣地,前後花費一年時間。



而外國列強,日本占領了東北四省,又入侵華北,打到了北平北方幾十公裏。南麵,日軍攻打上海,幾乎炸平了閘北區。而蘇聯的力量滲透入新疆,後來就建立了東突共和國,差點把這個省吃掉。而英國則策劃西藏獨立!

總之,內憂外患,國家根本處於全國性的戰亂之中,一直打到1937年4月,大體解決了西安事變以後,國內戰爭才大體停止,但僅僅3個月後,日軍又全麵侵華。

留給國民政府是多少時間?真正沒有戰亂的時間,隻有區區3個月,那還搞根毛啊。



所以,簡單就是一句話,所謂經濟發展根本沒有什麽土壤。

中國呢?以國民政府控製最核心的區域江浙滬來說,上海在128時期被日軍猛攻,激戰好幾個月。

浙江南部則有中共粟裕的遊擊隊活動,為此調動大軍圍剿多次。而江蘇省尚且不說,就算是地處江蘇省的首都南京,也曾經被軍閥石友三開炮轟擊過,還曾經為了對付日本人,被迫遷都洛陽。

亂成這樣,還發展個屁啊!







經濟發展必須沒有戰亂,如果打仗,明天說不定就被打死了,還談什麽經濟發展呢?

從來也沒有聽過有誰能一邊打仗,一邊發展經濟的!

以蘇聯為例,內戰期間經濟一塌糊塗,數百萬人餓死,300萬人死於傷寒。雖然也有些積極的經濟政策,但都沒有任何結果,被迫采用餘糧征集製度,對不交出糧食的農民就地槍決。

直到1922年徹底擊潰白軍,結束內戰以後,蘇聯才開始逐步恢複經濟。

斯大林的新經濟政策,用了6年時間,才讓蘇聯大體恢複到戰前水平。

然後從1928年開始實行五年計劃,花費了10年時間,才騰飛起來。也就說,即使在和平時期,蘇聯這種特別適合較落後國家初期發展的經濟體製,仍然用了16年時間才發展起來。

但不要忘了,蘇聯有幾乎無限的資源,還有沙俄時期的工業基礎,更有共產主義製度可以集中全國財力物力發展重工業,這是中國無法企及的。





如果說蘇聯和中國有限不同,以我們的鄰居日本為例。

日本從明治維新開始,用了長達70年時間,才完成了從手工業到輕工業,再到中國業的轉變。其中從輕工業到重工業轉變。期間極為艱難,但日本的條件比較優越,首先周邊沒有強大敵人,中國,奄奄一息。俄羅斯,主要視線放在歐洲。英國,東亞利益屬於次要。而美國人雖然躍躍欲試,但畢竟是新興資本主義國家,在東亞的力量還是有限。

同時,日本幾次戰爭勝利,尤其通過甲午戰爭(戰爭賠款2億多兩白銀,掠奪軍艦物資也有幾千萬兩白銀,當年日本財政收入隻有8000萬兩白銀)和庚子事變得到中國的大量賠款,也幫助了他們經濟的發展。

但即使是這樣,日本直到1936年才大體完成重工業化,代價是輕工業大幅度下降。

同蘇聯一樣,日本的工業發展完全偏重於軍事工業。早在輕工業時期,軍事工業占大頭,到了重工業時期,仍然軍事工業占絕對支配地位。

在二戰各國中,日本老百姓過的日子是最爛的,要什麽沒有什麽,因為國家的力量都用來搞重工業了。



即使這樣,經過長達80年發展日本的工業能力,其實無法和一流列強,諸如美蘇德英相比,僅僅能和二流的意大利等國並駕齊驅。

以1937年為例,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工業生產在全世界所占比重分別是38%、10%、11%、5%、4%,日本居末位。而且它重工業的基礎過分薄弱,在工業結構中的比重較小,1936年時僅為49.6%,尚不到一半。雖然日本拚命壓縮日用商品的生產以擴大重工業的比重,從1936年到1941年其冶金業產量增加了1.9倍,機器製造業增加了4.3倍,但軍需工業在列強中依然是“最脆弱和最不成熟的”。

今天的日本是汽車王國,但在30、40年代,它的汽車製造還遠遜於包括意大利在內的歐美列強。大多數企業由外資經營,其產量甚至連平時的需要都不能滿足,每年都必須輸入大量的外國汽車和汽車發動機、曳引機等部件。民族汽車企業起步較晚,雖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但發展緩慢。在歐美當小汽車已成為普遍交通工具時,日本所擁有的隻限於少數人的高級車和公共汽車而已。從1930年至1945年的16年間,日本汽車總產量是398947輛,最高年份在1940年,達57330輛。同樣是1940年,蘇聯生產了14.54萬輛汽車,德國約30萬輛,英國也有40、50萬輛,而美國竟達447.1萬輛,超過日本16年總產量的10倍。由於日本“汽車工業規模甚小,故其機械化師團的裝備,絕不能及英美的規模”。



日本花了這麽大精力,搞了這麽多年,尚且如此,中國呢?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經濟發展和戰爭說到底,就是要錢,要投資。沒錢還怎麽搞?

沒錢怎麽發展工業?



再說說國內經濟現狀,也是一塌糊塗。

滿清留下的工業基礎幾乎是0,憤青們經常提到的所謂漢陽兵工廠,老薩借機徹底說說清楚。

漢陽鋼鐵廠幾乎是傾全國之力修建的重點工程。

在漢陽鋼鐵廠誕生之前,滿清搞了諸如貴州青溪鐵廠,江南製造局鐵廠,天津製造局鐵廠等等,全部都失敗了,根本沒有煉出一點鋼鐵。

漢陽鋼鐵廠就成為全國最重要的明星工程,給予重大投入。



當時還是甲午戰爭之前,大清的國力還算可以,GDP是日本好幾倍。

光是張之洞為這個兵工廠的投資高達500萬兩白銀(整個北洋水師,買了50多艘軍艦,7年的經費,一共才花費3000萬兩白銀),花費6年時間,居然還不能生產出鋼鐵。



沒辦法,在花費500萬白銀的基礎上,又被迫向德國和日本借貸數百萬兩白銀,購買了大量日本的機器。因為還不起錢,連礦山都抵押給了日本,工廠全部機器靠進口,工程師很多都是洋人,常駐廠裏麵的就有50人之多。



1872年,一兩白銀購買力大約相當於2009年人民幣280元,換句話說建鋼廠的至少700萬兩白銀,相當於2009年人民幣20億元,折合成成現大洋就是2800萬個大洋。

大家算一算,夠嚇人的了!

一個鋼廠就和1937年國民政府撥款搞重工業的全部資金差不多(3000萬元法幣)。



如此財大氣粗,幾個人能做到?

但漢陽鋼鐵廠是個很不健康的工廠,或者說是違背經濟規律的工廠。在他的整個曆史中,僅有3年贏利的記錄(當時一戰爆發,全世界急需鋼鐵,價格大漲),其他時間全部都是虧損,依靠國家財政和地方政府財政死撐。

由於向日本鬼子借錢,又還不起,日本人逐步控製了這個鋼鐵廠,最後淪為鬼子的企業。

加上戰亂原因,鋼鐵廠幾次遭受打擊,設備被毀,工人逃散。更重要的是,世界鋼鐵冶煉技術發展很快,到了1920年代,清末引進的技術已經過時,設備已經落後,西方鋼鐵廠生產的鋼鐵更好,成本更低。當時國家更亂,北洋政府無法大量投入資金。

這樣一來,生產出的鋼鐵過時,沒有銷路,長期虧損導致工廠實際已經破產。早在1919年,鋼鐵廠就已經大體停產,最終在1923年崩潰。

換句話說,國民政府還沒有北伐的時候,漢陽鋼鐵廠就已經垮了。有人說國民政府沒有繼承漢陽鋼鐵廠的遺產,並且擴大?

請問,還有什麽遺產可以繼承?機器早就損毀大半,沒毀損的機器已經過時20年,還有什麽用處。

日本學者曾經在1933年發表論文,指明中國鋼鐵工業現狀,結論是非常落後,沒有10年時間根本發展不起來。









當時中國是個農業國,隻有一些手工業和極少的輕工業。而這些輕工業,由於曆史原因,無一例外的全部由列強控製,這也是半殖民地國家的特點。

列強以各種不平等條約,獲得了在中國的巨大利益。

據統計,即使到了1936年,全國工礦業(不含東北)中,外國資本高達78.4%, 國家資本和民族資本家資本僅分占5.4 %和 16.2%。



其實,當時農業問題尚且沒有有效解決。在1936年前,每隔幾年就有大規模的饑荒。

由於國民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於發展農業生產的措施,到1936年,全國糧食產量達到2844億斤,人均600斤,創曆史最高紀錄。農業產值約為1989萬元,比1935年增加5.9%,比1934年增加16.1%,達到舊中國最高水平。盡管抗戰前夕中國農村經濟仍相當薄弱,但農業生產的發展,為抗日戰戰提供了必需的糧食和資金。

顯然,1936年剛剛算是農業脫困,勉強能吃飽肚子了。以這種基礎,之前還談什麽發展重工業。



國家主導發展輕工業,在這10年內,中國的輕工業有很大發展,帶動國家經濟增長率達到百分之九。

但中國當時是資本主義,民營企業總是投資賺錢的方向,所以當時很賺錢的麵粉業,火柴業,棉紡業,煙草業都有很大發展。

而政府方麵則主要投資於金融,軍事工業(輕武器生產),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等等。

對於重工業,由於投入大,周期長,回報不確定,當時中國民營企業是不敢涉及的。

而政府輕工業發展剛剛開頭,實在無力發展重工業。





底子差就不提了,發展經濟總要錢吧,尤其重工業本來就是資本密集型,沒錢你還搞什麽。

以我國剛改革開放為例,為了籌集建設工業的錢,繼續使用毛時代的剪刀差。也就是從農民頭上拿錢,用於工業建設。

在1982年,農產品價格低於價值22%,工業品價格高於價值11%,“剪刀差”的絕對量為300億元人民幣左右(當時的幣值)。可見,建設工業需要多麽龐大的資金。



再說說財政情況。

錢,對不起,一分沒有,債倒是有的。

在1927年,從滿清開始,到民國初期,一共欠下的外債折合國幣達7億44447593.98元,

外債是賴不掉的,除非你以後不想在國際上混了。後來毛主席上台,賴掉了已經成為敵人的西方列強的外債,但仍然不敢賴掉蘇聯的債,最後大體都還清給了蘇聯。

最終,從1927年至1933年,對有確實擔保的外債,清償本息達二億四千九百餘萬銀元,截止至1934年6月,已承認並歸入整理的達十億五千六百萬銀元。



外債還完了,本來就沒錢了。

好在孔祥熙宋子文之流的社會精英,盡量恢複了經濟。1928年到1934年,先後和外國政府多次談判,通過四次關稅改革,使海關關稅大為提高,顯著增加政府財政收入,大大改善十年建國初期財政緊絀劣勢。國府努力穩定物價、償還國債、實施法幣、禁用銀幣、統一全國幣製,對外貿易也累積盈餘為外匯存底。



如果這是和平時期,剩下的錢都可以用來發展經濟,那麽經濟肯定會有很大發展。

可惜,你現在在打仗。如果你不是被敵人消滅,顯然,你必須要軍費。

所以,大量的軍費也就產生了。

這樣一來,外債和軍費的開銷,就占到所有財政收入的至少三分之二。但這樣,還是不夠的,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軍費不足。軍費困窘到什麽地步!

抗戰之前的長城會戰,杜聿明關麟征他們的一個中央軍師趕赴河北省時,全師已經3個月沒有發餉,連吃飯的錢幾乎都沒有。

接到命令開拔時,由於窮到沒有錢買幹糧,被迫向當地群眾借錢。好在安徽的老百姓都是支持打鬼子的,湊了一筆錢,送到部隊。但送錢取得士紳們發現,該師官兵沒有棉衣,清一色的單衣。士紳們都嚇傻了,因為此時已經是冬季,安徽氣溫還算好點,河北省天寒地凍。如果這樣上前線,就算不給日本鬼子打死,自己也要凍死。一問關麟征,由於軍餉不足,根本沒有買棉衣,連棉鞋也買不起。

士紳們趕快回去,召集老百姓捐獻了一批免疫棉鞋,但還沒有來得及送到部隊,該師已經開赴到前線了。

這個師的中央軍官兵,穿著單衣和草鞋臥在積雪上和日軍激戰了整整兩個月,傷亡過半。



到了這種地步,還有什麽好說的。



每年的軍費和歸還外債,就占到財政收入的八九成。

在財政支出中,占比例最大的是軍費,民國十七年度,軍費支出2。1億元,占總支出的48。3%,十八年度2。45億元,占41。9%,十九年度3。12億 元,占40。3%,二十年度3。04億元,占40。6%,二十一年度3。21億元,占45。9%,二十二年度3。73億元,占44。6%,二十三年度3。 88億元,占41。2%。支出中占第二位的是償還債務,民國十七年度償還債務1。6億元,占總支出的36。8%,十八年度2億元,占34。2%,十九年度 2。9億元,占37。5%,二十年度2。7億元,占36。1%,二十一年度2。1億元,占30%,二十二年度2。44億元,占29。2%,二十三年度2。 38億元,占25。3%。





這兩項就搞光了財政收入,那麽除了必要的政府公共支出以外,全部用來發展經濟和擴充軍備,甚至借錢,預支錢來發展,從而產生嚴重的財政赤字。



由於支出龐大,每年財政收支中都有巨額赤字,民國十七年度財政赤字為1億元,十八年度為1。01億元,十九年度為2。17億元,二十年度為1。3億元,二 十一年度為0。85億元,二十二年度為1。47億元,二十三年度為1。96億元,二十四年度為2。56億元,二十五年度為2。97億元。



因為沒錢,工業發展的程度自然是很有限的。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蘇聯專家對我國做出非常大的貢獻。以原子彈為例,蘇聯對華的“兩彈”(導彈、核彈)項目援助,主要是幫助中國建設了最早的原子反應堆、濃縮鈾工廠、核燃料棒工廠、鈾礦和核試驗基地,提供了P-2型地對地近距離導彈樣品。中國能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完成“兩彈一星”,蘇聯的幫助也有著重要作用。



沒有外援



國民政府接手的時候,完全是個爛攤子。

中國的情況是,國內重工業基本為0,少量重工業都在列強手上。七七事變前,日本資本控製關內29%煤炭產量、關內90%鐵礦礦、95%現代化煉鐵。

其實不要說重工業,輕工業也是極差的,連火柴,麵粉,仿製品都無法自給自足。



如果像迅速發展經濟,顯然需要一個好的外援。比如我黨依靠蘇聯鬼子,在短短10年內,搞了一個工業基礎出來,蘇聯人幾乎是送的,原子彈幾乎也幫助中國人搞出來了。

毛澤東自己說過,蘇聯專家是有功的,如果沒有蘇聯援建的157個項目,中國人自己恐怕要搞幾十年才能搞出來。

實際上何止157個項目,相關的工業企業最少上千個。

大家可以算一算,這上千個企業的創建需要多少錢,絕對是一個極為可觀的數字。

通過這上千個工業企業,中國建立了一個完整的工業基礎。

從1950年第一個項目開始建設,到1969年“156項”實際實施的150項全部建成,曆時十九年。其中建設的高潮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至1957年底,“156項工程”中有一半以上的項目已按期全部建成或部分建成投產,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新增的工業生產能力在中國曆史上是空前的,以鋼鐵工業為例,僅1956年新增加的煉鋼能力就達142.2萬噸,遠遠超過了舊中國的煉鋼能力(最高年產量為1943年的92.37萬噸)。發展速度也超過了曆史上的資本主義國家。中國鋼產量從1952年的135萬噸提高到1957年的535萬噸,隻花了五年時間;而美國鋼產量從1880年的127萬噸提高到1892年的501萬噸花了十二年時間;英國由1880年的131萬噸提高到1903年的511萬噸,經過了二十三年時間;法國從1897年的134萬噸提高到1923年的530萬噸,則經過了二十六年的時間。這就是說,“一五”期間,我國鋼鐵工業五年所走過的路程相當於美國十二年、英國二十三年、法國二十六年所走過的路程。工業生產能力的巨大增長,為我國工業進一步高速度發展創造了物質基礎。



大家可以看到這句:中國鋼產量從1952年的135萬噸提高到1957年的535萬噸,隻花了五年時間。

也就是說,在蘇聯如此援助下,國內完全和平的中國,也花費了5年時間。所以,發展重工業談何容易!



但蘇聯人援助你,是我們用幾十萬條人命在朝鮮換來的。

國民政府有什麽外援?什麽都沒有,當時所有列強人人都不希望中國強大,恨不得人人踩你一腳。

以軍售最多的德國為例,所有武器,一分不少全部收了錢,所以不能說是援助,隻是軍售而已。





那麽,第一到處都在打仗,第二沒錢,第三沒有外援,還怎麽搞。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抗戰中雖然輕武器還是有一定的缺口,但國民政府大體實現了最低需要的自產化。這在當時已經很不容易了!



還是有一定成績的



當時重工業是0,輕工業也幾乎沒有。

體現在軍工上,就是重工業的汽車,飛機,大炮,坦造不了,輕工業的步槍,機槍,手榴彈,子彈造不了。



處於這種時刻,任何稍微有點智商的人都會知道,如果沒有汽車飛機大炮坦克,部隊還是能打仗的,但沒有步槍,機槍,子彈,你怎麽打仗,用牙齒去咬敵人?


清朝也好,民國北洋軍閥也好,輕武器無法自產,甚至自產十分之一也不可能。

一支連輕武器都無法自產的國家,還怎麽打仗?

所以,國民政府隻能把注意力先放在輕工業上,大體實現輕武器的自產,重工業沒有發展的條件,隻能往後放一放。





通過10年的發展,輕武器方麵的進步是明顯的,在抗戰期間,我國的輕武器,大體能夠實現自給自足,當然,仍然有一定的缺口,但至少滿足了最低程度的需要。



不過,重工業方麵,則實在沒有辦法了。

開始沒有條件搞重工業,等稍微有些條件搞了,戰爭卻突然爆發了。



實際上,戰亂快要停止之前,國民政府初步發展了輕工業,就開始盡力發展重工業了。

隻是由於戰爭的爆發,打亂了整個計劃。

1935年成立的資源委員會是進行重工業建設的主要決策和執行機構。初成立時,該會是一秘密機關,僅有31名員工,下轄一家企業。到抗日戰爭勝利後,該會已統領全國(包括台灣省)近千家大中型企業,管轄30多萬員工,成為直屬行政院的部會級機構。中國的石油、金屬礦開采和冶煉、鋼鐵、電力、煤炭、機械、化學、電子等行業中的絕大部分企業都在該會領導之下。由此可見,在20 世紀三四十年代,資源委員會及其所屬工礦企業的產生和發展,對於中國工業近代化的發展曆程和社會進步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可惜,開始並不怎麽樣,萬事開頭難。

資源委員會於1936年3月製訂了一項重工業發展計劃。該計劃要求5年內投資2億7千餘萬元,興建鋼鐵、有色冶金、機械、電力、電器、化工、燃料等工業的30餘座大、中型廠礦。並製定了盡量利用外國資本,引進國外技術的方針。



1936年,在湖南湘潭下攝司籌建重工業基地,共購地10022.5畝建設中央鋼鐵廠、中央機器製造廠、中央電工器材廠以及為其服務的湘江電廠,其中4083.54畝為中央機器製造廠和中央電工器材廠用地,鋼鐵廠占地5938.97畝。並興辦湘潭煤礦、四川龍溪河水電廠等二十餘家重工業廠礦。



在資源委員會的計劃中,鋼鐵和石油開發的資金各占30%左右;電器工業則準備投資1500萬元(抗戰前幣值),占計劃投資總額的5.5%。



民國二十五年、二十六年(1937年),國民政府分別撥款1000萬元和2000萬元,供資委會興辦重工業之用。二十五年三月,資委會曾擬製了一份 重工業建設計劃 ,計劃在5年內募集資金27120萬元,進行重工業建設,其中冶金工業投資占38。8%,燃料工業占35。1%,化學工業占10。3%,機械工業占8。9%,電氣工業占6。9%。這一計劃初期進展順利,並曾得到過德國的貸款。



1936年,資源委員會派顧振﹑王守競等人赴德國簽訂了 1億金馬克的中德信貨合同,其中90%用於購買軍火及兵工設備,餘下的用於購買重工業設備。到1941年7月,中德斷交時止,中方收到購置的機器設備僅值 350餘萬馬克。這些設備用於昆明中央機器廠及川﹑滇兩個小鋼鐵廠。


由於抗日戰爭爆發,這一計劃難以完成。但在民國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1938年)間,資委會共投資2212萬元,創辦了一批重工業單位,引進了一些重要工業設備和技術,增強了後來進行抗戰的物質基礎。到民國二十七年,資委會經營管理的工業企業達63個。

如果再有個幾年時間,重工業會有大幅度的改善。

經濟學家寫道:1927一1937年間,中國社會雖然處於戰亂中,但是,中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在這十年當中,確實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中國經濟已呈現 起飛的苗頭。而1936年更成為舊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最高峰。並且,以經濟工業化為核心,政治、教育、科技、外交、城市等各個領域的現代化都取得了不 同程度的發展。中國的早期現千弋化進程迎來了第二次發展機遇。曆史有時會出奇地相似,正當我們對中國早期現代化再次啟動拭目以待的時候,又一場大規模的日 本侵華戰爭爆發了。1937一1945年間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全麵侵華戰爭,打斷了中國早期現代化的第二次進程,使中國930餘座城市被占領,直接經濟損失達620億美元, 間接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不但使中國人民的生命和則一產遭受了慘痛的損失,還使中國的早期現代化進程被大大地延誤,有人認為日本全麵侵華戰爭使中國早 期現代化至少延誤二十年。





重工業發展不好,讓中國在抗戰中無法造坦克,無法造軍艦,隻能組裝飛機,甚至不能造大炮。



而對於造炮來說,絲毫不簡單,需要很高的工業基礎。



做個簡單的科普:

以中大口徑火炮來說,火炮射擊時,炮管的工作環境極為惡劣。火藥燃氣讓這裏的溫度高達3000℃以上,高溫不僅會嚴重燒蝕炮管的,而且可能引起炮管的變形:高膛壓火炮炮膛內壁的壓強高達500—700兆帕。炮管的必須要有足夠的強度和韌性。高溫、高壓、摩擦、腐蝕是火炮炮管的生產必須直麵的四大難題。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炮管加工的第一個難題是材料的選擇和冶煉。火炮發射時內膛的高溫高壓絕非普通鋼材所能勝任。炮管的材料需要有超乎尋常的耐高溫性能、卓越的強度和優良的 韌性。同時也要充分考慮火炮大量生產的成本因素。現代火炮炮管材料都采用合金鋼.常以中碳鎳鉻鉑係合金鋼為主。也有增加少量的釩做改性鋼。過去很長時間 裏,炮鋼曾一度是中國火炮生產的“瓶頸”。因為鎳是炮鋼中一種不可缺少的元素.可以極大改善炮鋼的韌性,但從資源上講,中國又是一個嚴重缺鎳的國家。建國 初期中國火炮生產曾得到蘇聯的援助,炮鋼生產艱難起步,但中蘇關係惡化後。蘇方撤走了科技人員和資源援助.中國的炮鋼生產頓時陷入困境。經過科技人員艱苦卓絕的努力,中國研製成功了一係列用稀土或釩元素代替鎳元素的炮鋼,支持了中國的火炮生產。改革開放後,國際環境大為改善,含 鎳炮鋼也不再被視為火炮生產的“瓶頸”。

在談及炮鋼材料時,還必須提到電渣重熔技術。因為像坦克炮一類的高膛壓火炮對內膛的耐燒蝕性能、強度和韌性有極高的要求.這就對鋼材的精煉提出超乎尋常的 要求。電渣重熔就是為了滿足炮鋼的精煉要求而誕生的一種精煉工藝,精煉過的特種鋼再經過電渣重熔可以去掉鋼材中殘留的少量硫、磷等對火炮強度和韌性有害的 元素.使鋼的純度更高,滿足火炮身管的生產要求。電渣重熔鋼目前主要應用於高膛壓火炮生產。專業人士甚至可以根據工廠的電渣重熔鋼生產量推斷出兵工企業高 膛壓火炮的生產情況。



鑄劍:從鋼材到火炮

在普通人看來.火炮身管隻是一個能發射彈丸的部件:但對於炮廠工人來說.炮管則被視為一根最難加工的“長管”.尤其是身管內膛的成型過程。身管膛孔的加工 方法是先用一種配用超長鑽頭的大型鑽床鑽出一個孔:接著到鏜床上將這個孔逐步鏜削成型。機械加工中一般將長徑比大於10以上的孔加工稱為深孔加工。熟悉火 炮的朋友們可能都知道,現代榴彈炮、坦克炮、反坦克炮的身管長度一般為30—55倍口徑(即長徑比為30:1—55:1),而小口徑高射炮的身管長度更是 在100倍口徑左右.都屬於加工難度很大的“深孔加工”。深孔加工的精致和困難之處在於“深”。在深孔加工過程中,操作者無法直接觀察切削等過程。

同時還 需保證加工要達到很高的精確度.而且細長的管件在加工過程中也易發生彎曲變形.故加工難度極大。由於身管的內膛加工質量與整門火炮的射擊精度、壽命、安全 等密切相關.因此對加工後的尺寸公差、彎曲度、粗糙度等方麵要求極高。可以說深孔加工是火炮製造丁藝方麵有別於普通機械製造的突出特點。引人注意的是,執 行深孔加工任務的機床無一例外都是體形龐大的專用機床。加工炮管膛孔能達到很高的精度,是火炮加工的“專才”。但是如果遇到工廠沒有火炮生產任務的時候. 這些昂貴的“大家夥”就隻能長時間休息.或者幹些牛刀宰雞般的小活。



對於現代火炮.內膛的加工成型並不是加工過程的終結.為了提高火炮的耐磨性和抗腐蝕性.火炮身管內膛還要進行鍍鉻工藝處理.這樣可以有增加身管的使用壽 命。由於身管外將來還要加裝熱護套、炮口裝置,尾部要連接炮尾等.在機加工過程中要加工相應的連接螺紋和排氣孔等。炮管的加工過程完成後,還要進行印製編 號和塗裝等工序。到此為止,一根身管就加工完成了。



炮管是火炮加工中最與眾不同的部分.火炮其他機械結構部分的加工雖然也各有獨特之處.但相比炮管的加工則均顯平庸.與常見的機械加工工藝和方法類似,筆者也不贅言。

在火炮的各零部件生產完成以後.都要集中到總裝車間進行生產裝配。火炮是一個大型的複雜係統.零部件中除了火炮機械零件外.還有火控係統的光學、電子產 品,自行火炮還有底盤係統。不同類型的分係統一般不在同一個廠家生產.而是由多個廠家各負責一些分係統的生產,彼此為協作關係。比如火炮廠一般隻生產火炮 機械戰鬥部分.火控係統等光電設備由有相應生產能力的廠家負責,底盤由專門生產軍用車輛的廠家生產。係統的總裝一般由其中的一個廠家負責(一般是火炮生產 廠或底盤生產廠),協作的生產廠家將其生產的部件運送到總裝廠完成總裝。





大家可以知道,造炮並不容易。尤其炮管對於鋼鐵質量的要求就非常之高。當時中國在戰前尚且可以製造一些大中口徑火炮,但在抗戰爆發以後,大量兵工廠搬遷,作為鋼鐵廠的高爐什麽肯定無法帶走,隻能炸毀。這樣一來,鋼鐵工業又大受影響。

眾所周知,四川和抗戰的大後方西南都是貧窮落後的省份,工業不發達。工廠遷移以後,想到在短期內恢複元氣是不可能的。

所以,中大口徑火炮主要采用從國外進口核心部件,國內組裝的方法。

但隨著海岸線被日寇封鎖,滇緬公路被切斷,蘇聯背信棄義封閉新疆運輸線,部件無法進口,火炮也就無法生產了。

況且,在當時中國來說,一線步兵更需要火力支援,剩餘的少量資源,還需要生產大量的迫擊炮,最終,國民政府幹脆停止了中大口徑火炮的生產。



其實大家也不要看人挑擔不吃力了!



拿我黨來說,雖然蘇聯援助了這麽多項目,我們又怎麽樣呢?還不是在長達20年內吃老本!



蘇聯50年代幫我們搞了這些項目,我們呢?

直到80年代初的中越戰爭,我們還在用當年的59式坦克,殲七飛機,軍艦也都是老古董。

米格21,我們吃了20多年,才徹底吃透。

在蘇聯已經如此幫忙的基礎上,尚且搞得這麽艱難,更別說當年亂成那樣的國民政府了。



誠然,國民政府執行力有問題,存在一些腐敗現象,在具體發展上確實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但我們不能一棍子打死,搞的好像毫無成績,甚至胡編什麽黃金十年,睜著眼睛說瞎話。不顧當時曆史環境,拿一個鋼產量胡亂瞎說。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總能找出地方來攻擊的。

討論曆史問題,絕對不能脫離當時的環境。

所有跟帖: 

一個老右薩沒提到得重要因素是大躍進發現的石油 -hetero- 給 hetero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4 postreply 16:54:24

沒大躍進發現的石油---中國5億人口都養不起 -hetero- 給 hetero 發送悄悄話 (77 bytes) () 01/25/2014 postreply 16:57:14

為什麽說大躍進多養活5億人口 -hetero- 給 hetero 發送悄悄話 (2191 bytes) () 01/25/2014 postreply 17:04:46

其實,權力之爭,沒有必要搞的你死我活的。這些人都是有貢獻的人。 -相對強度- 給 相對強度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4 postreply 17:15:09

老薩說的很有道理。理性的人一看就明白。 -相對強度- 給 相對強度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4 postreply 17:13:58

謬論,很多發達國家都是貧油國. -yxhd- 給 yxh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4 postreply 18:33:24

還真是有些道理 -我愛2008- 給 我愛200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7/2014 postreply 00:51:1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