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產品頻繁大規模造假,為什麽名聲一直那麽好?
日本的產品質量,曾經非常受到中國人認可。
貴是貴了點,但質量應該是肯定沒話說,畢竟是一個具備工匠精神的國家造出來的產品,對質量有著一絲不苟的要求。
日本 " 工匠精神 " 曾經在中國的名氣,想必大家都感受過,什麽日立、東芝、三菱早被吹上了天,十幾年前中國遊客就連去日本旅遊,都要捎一個電飯煲或馬桶蓋回來,因為人們普遍認為日本的東西質量就是好。
把所有能神話的日本產品都神話了之後,日本人連煮飯都能弄出個所謂的" 煮飯仙人 "。
但最近幾年,日本產品的質量神話垮了,而且是飛速垮塌,幾乎每年都有重大惡性的日本產品造假新聞出來。
2021 年 5 月,英國的高鐵車廂發現了裂縫,這是極其嚴重的安全隱患,而這批高鐵車廂是由日本日立公司製造的。
經各項檢測,日立公司這批高鐵車廂使用的金屬,質量嚴重不合格,性能數據和日本公司的描述差距甚大。
出廠檢測報告上明明一切合格,為什麽突然又不合格了?
調查之後,英國人震驚的發現,日立公司居然篡改了出廠的檢查數據。
基於信任,英國人當初沒有把日立公司運過來的車廂切片檢查,沒想到日本人居然用不合格金屬來湊數,而且故意篡改出廠檢測數據,把明知道是不合格的產品發給英國人。
此事惡劣程度太大,引起" 友邦驚詫 ",日本方麵發起大檢查。
調查結果讓世界震驚,根據日本新聞報道的調查結果,日立公司故意篡改檢查數據這種行為並不是偶發,而是係統性、經常性的行為,質檢數據造假已經至少持續了 30 年。
目前,已經有 380 種特殊鋼製品有確切的造假證據,質檢數據造假的手段包括不按照客戶和規定進行檢查,變更檢查條件,直接篡改檢查結果等。
造假就算了,還持續造假了至少 30 年,這種長期持續係統性的數據造假不可能無人察覺,一定是高層默認的行為,如今出事了才被迫出來鞠躬道歉。
為什麽日立公司又為什麽要對質檢數據進行造假,為什麽我認定這是高層默許的行為?
首先,質檢數據造假能大幅提升公司的營收和利潤。
以鋼鐵為例,很多高利潤、高價格的頂級鋼材,製造的過程中良品率都不算高,如果能 100% 的造出良品,那這種頂級鋼材的價格也高不到哪去。
根據要求,質量不合格的產品要作廢,然後回爐重煉,這會消耗大量的人工和時間,以及成本。
但如果改一改數據,把那些雖然檢測結果不達標,但還湊合,一時半會應該不會出事的東西放出門,絕大多數客戶都是無法發覺的。
2018 年,日本神戶鋼鐵被實錘造假,神戶鋼鐵總裁被迫承認自家集團存在至少 10 年以上的有組織造假行為,部分鋁、銅產品的拉伸強度和耐久性存在造假,而且造假行為得到了高層管理者的默許。
對於造假的動機,神戶鋼鐵的副社長稱:
" 有對於完成出貨目標的壓力 "
簡單的說,上級製定的 KPI 任務無法完成,高層為了拿年終獎,默認下屬篡改質檢數據,把不合格的產品放出門,以次充好,換取賬麵上的高額利潤。
日本人在出廠質檢數據上動手腳這事,中國人早有體會。
當年中國建設三峽大壩的時候,最核心最困難的一部分是連接水輪發電機組蝸殼部位的引水鋼管。
雖然隻是鋼管,但這批鋼管被永久性的澆築在三峽大壩內部使用,一經埋設,除非挖開大壩,否則不可能修複。
而這個引水鋼管是三峽工程心髒部分的主動脈血管,需要承受水流從 110 米高的地方噴湧而下的巨大壓力,形成的強大衝擊力有數十萬噸,且會常年反複衝擊。
因此,鋼管使用的金屬材料,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延伸性能和衝擊韌性等四大項技術要求極高。
按設計要求,這批鋼管是永久使用,永不替換,需要在百年的時間內日複一日的工作,永不變形,因為根本無法修複。
一旦出現水管爆裂的情況,混凝土根本無法對抗如此強大的衝擊力,三峽大壩整個電站廠房的部位會被衝出一個大窟窿,化為一片汪洋,關閉水閘,停機拆除重建需要至少 1 年,損失百億起步。
因此,這部位的鋼材質量要求極高。
普通的鋼材別說工作百年以上了,也許剛工作第一天就被水壓給衝爆了。
因為技術要求太高,這批鋼材我們全球招標,最終選用了日本住友金屬生產的低合金碳素結構鋼板。
根據日方提供的招標書,他們的鋼材性能數據極高,碾壓一眾同行。
2000 年 5 月 8 日上午,第一批日本鋼材共 60 塊鋼板,抵達三峽庫區。
這是中國的百年大計,一旦出事就是天大的事,沒有任何人敢打馬虎眼,我方檢驗員王春來立即對這批日本鋼材進行了質檢。
王春來切了 5 塊小樣板進行測試,結果震驚的發現 4 塊樣板的衝擊韌性都達不到合同的要求,而且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延伸性能等數據雖然達到合同要求,但也和日本出廠質檢單上提供的數據相差甚遠,雙方數據完全對應不上。
質檢報告一出,我們自己人都不信,懷疑是王春來水平不行,檢測錯了。
" 不合格?不可能!"
" 日本是當今世界上頭號鋼材生產強國,從品種規格到質量精度無一國家能比,咋會有問題呢?"
" 人家廠檢合格單做的多細,詳盡列出了各類技術項目的檢驗數據。這些結果遠遠超過了我們的合同要求 ……"
" 這是特種鋼材。會不會是我們實驗室條件滿足不了要求,才檢出不合格的呢?"
三峽辦餘良主任出馬,和王春來一起再抽了 5 塊樣板,重新檢測,重點做數據最差的衝擊韌性和延伸性能實驗。
結果樣品仍然不合格,在這次實驗中,人們甚至發現不少檢測數據不是分布在一個相對集中的區域內,離散度很大,由此進一步判定板材不僅性能不過關,整體質量都不均勻。
茲事體大,三峽辦立刻向上報告。
中方代表就此事對日方做了簡要通告,要求日方盡快派人過來處理。
結果,日本方麵連人都不願意過來。
" 不可能,不可能!我們是世界上一流的名牌企業,絕不會出現這樣的質量問題。你們的檢驗數據忽高忽低,太令人難以置信了!"
最後日方表態,你們三峽工地上的人根本不靠譜,除非出具中國大牌檢測機構的正式結果證書,否則是不會派人前來洽談的。
於是在 2000 年 6 月 13 日,餘良和王春來帶著試樣來到了武漢鋼鐵研究所,用最專業的人員、最專業的的設備進行測試。
帶過來的 4 塊試樣,3 塊質量檢測不合格,衝擊韌性不過關。
總共三次檢測,結果都一模一樣,這批鋼材毫無疑問的有問題。
6 月 19 日,三峽辦出具了編號為 420004100002808 品質不合格證書,經省局主管副局長審定簽發,給日方以明確和肯定的答複。
6 月 22 日,日方終於來人了,雙方首次就鋼材質量進行談判,但日方依然拒不承認鋼材有問題,一會說中方抽樣不規範,一會說中國實驗室條件太簡陋,一會又說檢測標準是不是不科學。
總之,日方拒絕承認鋼材不合格這一結論,同時反複強調他們的鋼板是按照合同要求規規矩矩組織生產的。
對於日方的狡辯,我方檢測人員不卑不亢,有理有據的給與一一駁斥。
使出渾身解數都壓不住中國人的日方代表,不得不提出複檢要求,由日方多名代表和三峽辦人員一起到工地現場抽樣,一次性抽取 12 塊鋼板,從上麵新截取尺寸為 300×85mm 的樣坯進行複檢。
同時,日方人員帶走 2 號和 9 號鋼板截取的樣坯,帶回日本國內進行檢測。
結論,自然是不合格。
事情鬧到最後,所有的鋼板都被逐一檢測,60 塊鋼板中有 46 塊質量不合格。
在最終的談判會議上,日方人員態度大變,說:
" 完全信服中國檢驗檢疫部門的複驗報告!"
對於這批鋼板質量不合格的原因,日方的解釋是" 采用了尚不成熟的 " 新 " 的生產工藝,致使鋼板質量出現偏差。"
在反複折騰後,日方終於同意退貨,並賠償中方損失。
2000 年,日本的產品質量神話橫行中國,三峽大壩的這次鋼材質量事件雖然轟動一時,但中國人依然都認為這隻是個意外。
但是從最近幾年種種新聞來看,這也許並不是個意外。
日方提供給三峽大壩的這批鋼材,統統都做過出廠質檢,也提供了質檢報告單,為什麽質檢報告單上的數據和工地檢測結果不一致,這個核心問題日方一直避而不談。
鋼板可以有問題,很多原因都可能引發質量問題。
但出廠質檢結果單上的數據不可能有問題,如果有問題那隻有一種可能,有人篡改了質檢數據。
如果質檢不合格,改一下數據,發到中國,絕大多數人都不可能發覺。
日本住友金屬鋼鐵廠的員工,也許根本不知道三峽大壩在中國意味著什麽,根本不了解三峽大壩使用的質檢標準有多麽嚴格,結果一頭撞上了鐵板。
日本產品以次充好,頻頻把不合格產品賣到中國,這個事廣大的消費者早有感知,一流產品賣歐美,三流產品賣中國,早就被中國人編成了順口溜。
但日本的這種造假行為,不是全部造假,而是好壞混合,有真有假,真假難辨。
而且有一點日本質檢員做的很牛逼,他們把質檢不合格的產品再度分成三六九等,質量差的不能看的直接回爐,他們感覺還湊合,消費者應該發現不了的就在篡改質檢數據後,發貨出門。
比如說三峽大壩的這批鋼材,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延伸性能和衝擊韌性等四大項技術指標,隻有衝擊韌性這一條不合格,其他都合格。
這種鋼材用到三峽大壩身上,十幾二十年的反複衝擊後,金屬一定會出現問題,其他技術指標再高都沒用,所以肯定是不合格產品。
但用在絕大多數工業領域中,你還真的難以發現其問題。
三峽質檢員較真,不代表所有客戶都有這個較真的能力,甚至絕大多數客戶都沒有較真的意識。
2000 年日本產品就在質量造假,為什麽這幾年才開始發現?
因為以前日本把合格品大量賣到歐美,質量差一點的改改數據賣到了中國,而中國在世界上沒有話語權,像三峽大壩這種硬逼著日方道歉認錯的案例實在太稀少了。
但最近十幾年,中國製造異軍突起,大量擠占日本產品的市場份額,把日本製造逼得沒辦法了。
質檢數據造假行為越來越嚴重的蔓延,而且為了保證營收報表和利潤報表的好看,有些造假的產品,不得不發到歐美去。
這一發,就出問題了。
2013 年,三菱製造的世界最大貨輪 MOL 號巨輪,在風平浪靜的海上直接斷裂成兩截,隨後沉沒。
這是全世界第一艘自行斷裂的貨輪,開人類巨輪製造之先河,斷裂的方式還如此詭異,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
2017 年,韓國一艘三菱製造的 26 萬噸礦砂船斷裂沉沒,引發了韓國方麵對全國輪船的大檢查,結果震驚的發現大部分日本造巨輪,船體內部都有大大小小的裂縫。
在如此惡性的事故發生後,全球多個國家對日本產品的質量發起了質疑,深挖質檢數據,然後直接引爆了日本產品的道歉狂潮。
2016 年,日本三菱集團被爆油耗數據造假長達 25 年。
2016 年,日本東芝集團被爆財務造假長達 7 年。
2017 年,日本兵庫縣農協經營的餐廳被爆向顧客提供了 3200 份次等牛肉冒充的 " 神戶牛 "。
2017 年,日本日產汽車被爆讓沒有任何資質的檢測人員對汽車出廠進行終檢工作。
2017 年,日本碳纖維生產商東麗承認測試數據造假持續八年,至少造假 149 次。
2018 年,日本西鐵城電子公司被爆篡改產品數據。
2018 年,日本 KYB 工業株式會社被爆在免震裝置和減震裝置上篡改性能檢查記錄數據。
2018 年,日本神戶製鋼被爆數據造假,問題涉及 200 多家企業。
2021 年,日本小林化工被爆造假 40 年,500 種藥品中 80% 有造假記錄。
2021 年,日本曙光製動器工業公司被爆質檢數據造假長達 20 年。
2021 年,日本日立被曝光質量造假 30 年。
日本牛肉造假
日本碳纖維造假
日本汽車零部件造假
日本藥品造假
總之,各種造假,各種道歉,持續幾年幾十年的大規模造假行為隻要被曝光,就道歉,然後這事就這麽算了。
沒有什麽造假問題是鞠個躬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鞠一個。
曾經的日本工匠,成了日本躬匠,隻會鞠躬。
更可怕的是,如此惡性的質量造假事件係統性,集體性的在日本發生,結果中國居然沒什麽人知道。
在有些門戶網站上輸入 " 日本造假 " 這幾個字,討論量居然才幾百,還不如當年日本 " 煮飯仙人 " 推廣量零頭的零頭的零頭。
日本鋼材質檢數據故意造假的行為至少從 2000 年中國三峽大壩時期就開始了,2013 年導致了 MOL 號巨輪憑空斷裂,2017 年導致了韓國礦砂船憑空斷裂,而類似的主動數據造假行為遍布日本多個行業。
就這,在 2020 年的時候,日本製造的神話傳說我還時不時的在網上看到,負麵評論基本沒有,名聲一直非常好。
一直到 2021 年,說日本產品質量不行的輿論才開始慢慢出現。
而中國製造從未出現過這麽惡性的事故,卻總被人說質量不行,說了幾十年,還是被中國人自己說。
我想問一下,為什麽。
或者說,憑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