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不想說太多,但是看了一下這幾天總有人抱怨修車宰人的帖子,我覺得有必要說兩句。
美國開門做生意的,據我這些年的觀察,犯錯誤的經常,但是你要是指出來,人家認賬,不找理由,還給你補償或優惠。故意坑人的有,但我幾乎沒碰到過,都是看電視才知道的。這是什麽意思呢?概率比較小,美國個人和媒體自發監督,所以消費者的權益是有保障的。真正容易蒙人的,是做辦公室的。我做的兩個complaint,一個是保險公司,一個是房產經紀,都不是幹髒活累活的。
我先把論斷說在前頭,然後再解釋。在修車上麵,如果你覺得倒黴的總是你,90%以上的責任在你自己。
如果你租車而不是買車,買夠保險,那麽你基本不會花錢去修車,也不會賠上時間等修車。代價呢?簽字費,每個月幾百刀的租賃費,全保險費用,以及新車的稅和注冊費。算下來比其他選項要多不少,但是屬於提前消災,沒有後續的煩惱。
如果你買新車,半新車,二手車,舊車,你就要想好,這不是一錘子買賣。過了保修期,你就是保修。你要是喜歡各種配置,豪華體驗,你就不要嫌日後修車貴。一手車主的好處是你知道車的事故史,但是這對普通車主來說沒意義。修車,有三個費用你跑不掉:零件,人工,環境收費。修車廠給你1年的保修期,所以這個風險必須包在修車費用中。此外,坐攤點場地費用也得包。零件超收一倍,人工超收3倍,都是正常收費範圍。你別看零件那點兒費用。就算是dealer, 普通技工一個小時25刀工資,dealer 收人工費100刀一小時,怎麽就沒人提到呢?而且,正規修車廠是由National 的labor軟件估算人工小時數,這個估算,就我看,比普通人用時多一倍左右。而且是越小的活,超估越多。這些,都僅僅能維持一個普通修車店正常運轉,修車技工養家糊口的需求。很多修車技工還要接私活,因為正常工作掙的趕不上通貨膨脹。別忘了,人家幹的 都是髒活累活還有危險。問題是收費那麽多為啥修車廠還不富裕?一個是政府的各種收費和稅收,另一個是各項法律規定都是成本。更關鍵的問題是,你買車的時候沒有把總費用算進去,你隻算了一個買車的費用,沒算使用維護成本。越舊的車,維護成本越高,可偏偏有些人就隻看買車這兩千刀,沒算修車的四千刀。所以,就算修車收你成本價,你還會嫌貴,嫌別人宰客。
說到底,如果你有些時間,不多,一天一個小時,係統學習一下修車,我保證一年後你不會再抱怨被宰,也就不會在那90%之列。但是,你有這決心花這200-300 小時嗎?沒有的話,下次倒黴的還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