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買車賣車,不知道這些就虧大了(組圖)---zt

來源: Tiger666 2017-04-19 05:06:14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6645 bytes)

在美國買車賣車,不知道這些就虧大了(組圖)

文章來源 : 這才是美國2017年04月18日分享文章1451

大大小小關於汽車的事都經曆過了,每次有朋友問我關於買車或者租車要注意的東西,我都有點汗,就像申請學校一樣,哪是可以一言以蔽之的?這次下定了決心把我能想到的都寫出來,算是個攻略,供大家參考吧。

  

先交代幾件事

決定買車的人多多少少都有點知識儲備,根據木桶原理,我假設各位看官對此一無所知,從基本的常識開始說,長是難免的,簡單起見:列出實用網站,細節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性地看。

1.保險

保險是除了房租外的大頭了,特別是好車。注意隨時UPDATE你的保險是多少。這個是會根據你的開車年齡,你的車的年齡,你本身的年齡來變化的。

以下幾個網站你 可以隨時查你的保險價格,他們整合了許多家保險公司的數據,就不用你一個個去查了。 (InsureMyCar4Less,GoInsuranceRates,Lowest Policy Auto Insurance)

2.買新車

這個經驗不多,但一般網絡上可以查詢新車的價格。Automotive.com New Cars, 然後去DEALER那買。

3.換舊車或者想把自己的車賣掉

想知道自己的現在的車的價格是多少,到這裏查一下就好了:Automotive.com Trade-In-Value,KBB也不錯。

想賣車,一般是CRAIGSLIST帖上自己的信息,這樣能夠賣得稍微貴一點。要是自己懶的話,就去賣給DEALER了,但一般會比自己賣虧個幾百塊。

4.車了出了問題

個人覺得不要上修車的地方,太貴了,一般幾百。

一般的問題,建議自己查手冊(這個當然要自己懂一點),要是不懂就上修車的地方假裝要修車,然後他會把問題說 出來,就自己去買東西,然後叫他修。這樣也便宜不少。

5.出了事故?

不希望各位出大事情,如果出了小事情,一定先跟對方協調一下,因為許多人保險隻有LIABLILITY。你可能不知道,這種保險其實前麵$500(其實根據保險不同,一般在$250-$1000之間)美元是要你自己付的。

所以不要報告給保險公司。這樣你的保險就不會飛漲了。保險飛漲了你可是吃不消,一時半會下不來的。當然也不用緊張,一般第一次小事故其實不會影響你的保險。

6.延長汽車擔保

有些朋友的好車可以有擔保,如果你想延長,可以在這裏查詢到底要多少錢。

買車篇

第一個問題,新車還是二手?鑒於多數人都和我一樣是窮學生,買新車的概率實在不大,所以就默認買舊車了。

第二個問題,日車,美車,還是其他? 這是個永恒的主題,永遠也不會有明確的答案的。主流一般是日本或者美國車,兩者相互依存,各有其過人之處,而綜合評價相當,如果其中一邊突然強大起來,另一方早被滅了,就像民主黨和共和黨一樣,對吧。所以其實純粹是個人喜好,自己取舍啦。

說說他們各自的特點吧。

首先是民族主義,有的人比較傾向於抵製日貨,尤其在買車這樣沒有天壤之別的問題上,這個天平就完全倒向了美國車,而且是大幅度地倒了過去。當然,這個還是個人喜好~

接下來是安全性,普遍認為美國車好一些。一是因為美國車比較實在,鋼板給得都相當的厚,車本身架子也很大,因此撞起來比較結實。另外一個原因,大概是美國人比較膽小怕死,所以美國人設計的思維在安全上考慮得會更多一些。

而日本車更多地是標榜自己的經濟性能,安全性能會相對差一些。

順便說一句,求安全,絕對要買大車,最好是SUV,體積和質量在碰撞中起到的作用遠大於什麽安全設計,想像一下一輛中型卡車和頂級的Mercedes S600撞,有懸念麽?

然後是經濟性,包括油耗的經濟性和價錢兩方麵。 油耗,中國我們說百公裏耗油多少升,在美國叫做MPG(Miles per Gallon),就是一加侖油跑多少英裏當然越多越好。

價錢,日本車也當仁不讓地貴,尤其是在學生密集的地方,多數日本車比同檔次美國車甚至貴一倍以上。對於一些極其受歡迎的品牌,比如Toyota Camry,經常處在有價無市的狀態,一有人賣就會遭到哄搶。

可靠性。日本車之所以火並不是因為它省油,而是可靠。同年代的車,日本車跑到150KM(二十多萬公裏)一般問題不大,經常有看到日本車2XX KM還要繼續賣的。相比之下美國車就很慘了,一般超過100KM就基本看不到了。

原因何在?多數人買車都圖個放心,不願意做把車送上西天的最後一任光榮車主。如果一定要建議裏程數的話,日本車100K,美國車60-80K比較合理,基本保證不會讓你成為最後一任車主。

兼容性。這倒不是特別大的問題,隻要你沒有特別的愛好,不要買那種20年前一共產了100輛的車,修車配件還是比較容易找到的。

主要因素大概就這幾個,其他一些細節也倒值得注意,比如有的地方路況不好,可能會考慮買四驅,或者經常搬家,野營什麽的就需要一個大後備箱的車,朋友多的話買空間大的車。

看車篇



看車也分兩個地方,一是去賣車的地方買,俗稱Dealer,或者從私人手裏買,稱Private Party,俗稱Owner。

Dealer一般情況下會比Owner貴1000左右,但好處是省事,他替你辦一切手續,而且風險相對小一些,魚與熊掌畢竟 不可兼得,不過從Owner裏買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先說Dealer,很直白,你找到Dealer的公司,看看他有什麽車,挑一輛買了,交錢,走人,過兩周他會把牌照什麽的寄給你,在這期間你可以用他提供的臨時牌照。

如果一定有什麽注意事項,那就是,千萬別被“轉型”。如果你提前看好了Nissan,就一定要買Nissan那款,Dealer推薦什麽也不聽,一定要回頭研究好了再來買。

否則就像在海龍被騙一樣,看的是Nissan,結果Dealer一忽悠看上一輛Honda,原價12K, 10K賣給你了,結果回來一查其實隻要6K,這個算是奸商領域的金科玉律,屢試不爽的。

然後說從Owner買車,這就複雜了。

首先你需要知道去哪看車,全美國隻有一個大家都去的地方,叫craiglists.org,進去搜你的地區,選cars and trucks,然後詳細找你具體屬於那個區,然後看每天大家放上來的車,其中有owner的也有dealer的,自己選擇。



這裏有一個必須要知道的細節,就是,騙子很多。區別方法很簡單,如果賣車的不是Dealer,也沒有留手機號,就不必往下看了,基本就是騙子了。

他們手段其實很菜,就是跟你說他由於各種詭異的原因人在外地,車也在外地,你給他匯款然後他把車給你寄過來,他負責Shipping Cost,基本上就是讓你先給錢,而且往往價錢非常低,一些菜鳥就這麽被耍了。

另外還有一個簡單的邏輯,很多人一輩子也沒有想明白,如果這個車又便宜又好,會一直沒有人買麽?

當然不會,因此結論是,看車隻要看3天以內發布的, 最多一周,再遠的就不必看了,不是太差就是有一些奇妙的毛病在等著你。如果一輛車很不錯,不惜一切代價地趕過去試了抓緊買,否則肯定被別人登先了。

作為菜鳥,看到一輛車怎麽判斷它好不好呢?有如下幾個標準:

1.網上估價 (www.kbb.com www.nada.com)



從craiglist上看到車的型號年代,Milesage以及車況,把這些信息輸到網站裏麵,它會給你一個比較公正的交易價錢,分三檔.

Trade in是你把這個車賣給dealer的價錢,最低;Private Party是私人對私人的交易價錢,高一些;Retail是你從Dealer裏買的價錢,顯然最高。

大家一般把它叫做kbb價錢,作為參考,多數情況下車主會說低於kbb多少多少錢,以示誠意。

2.汽車的各項記錄



這是美國比較發達的一麵,你可以查到車的所有記錄。決定買車之前你可以找車主要VIN( 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然後登陸www.carfax.com查這個車是否有各種事故記錄,多數情況下是clean carfax,大家才會買,否則旦有一點問題,價錢上會低很多,因為誰都不願意買出過事的車,哪怕是壓到了一個大頭針。

而且,有事故記錄的車很難賣的,要低很多才行。carfax這個網站是收費的,$25一個月,如果你買車的話也就一個月的事,就咬牙交了吧,屬於必要的成本。

查Carfax的時候還會遇到另外一個術語叫做clean title,包含幾個意思: (1)說明此車之前沒有遭遇過重大問題,有的是flood, salvage title,說明以前經曆過大修,絕對不買。 (2) 說明車主具有完全的占有權,full ownership,而不是正在貸款買的這個車,否則你買了還得還貸款,這就複雜了。

在carfax上還可以看到每一任車主對車的使用情況,值得認真研究一下,就像你會想要知道你女友以前的各任男朋友都是什麽貨色,對吧。

如果隻有一任車主,所謂first owner,是非常讚的,多數人買新車後都會愛車如子,相比之下如果已經賣過很多次了,就不那麽愛惜了吧。

一般認為每年跑12KM是比較理想的數字,如果有幾年超過了20K,是很糟糕的事情,可能是被租車公司租走或者是天天跑高速,都很傷車的。

總之,clean title一般都沒有問題,carfax一定要十分小心,任何問題都不能接受,寧錯殺一千,對吧。

如果你是高手,可以去mitbbs或者msn論壇上看看這個年代的車有什麽普遍的問題和注意事項,這是後話。

試車篇

話說Will Smith有一個片叫做Hitch,翻譯過來是全民公敵,就是一個情場高手天天幫別人談戀愛的,最後全漏餡,很好玩的電影。

可惜現實生活中這個事情不太可能發生,買車也一樣,你固然希望有個朋友閱車無數,陪你直接搞定,但他如果這麽精通車,又怎麽可能被迫換了這麽多輛呢?

所以試車就像去相親,沒什麽科學, 純粹是瞎蒙。 當然就像相親一樣,雖然明知道這不是科學,但還是會有人來總結點什麽小竅門,對吧。

先問車主為什麽要賣。美國人腦子直接,就告訴你了,如果有特別支支吾吾的,難說有沒有問題,心裏要小心了。多數情況下這個問題不大。

問有沒有什麽事故或者有問題的記錄。雖然查過了,但有些小磕磕碰碰的也許看不到,問一下總比不問強。

注意檢查一下車裏麵是否幹淨。雖然你可以以後打掃,但多數情況下把車保養得很幹淨的人對車也比較愛護,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問下車主車裏麵的東西是不是都賣。這個很搞笑的,有的時候你從黑人手裏買了個車,結果他把音響留下了(這個非常普遍,黑人視他們的HiFi如生命)。

一定要問清楚輪胎什麽時候換的,電池如何(尤其在寒冷的地區冬天根本打不著),其他修過的東西都有哪些。切記,他投進去的錢就是你省下的錢。但他如果投的太多,說明你需要省的也太多了,這個也不考慮了吧。

先禮後兵,該動手了。打開發動機前蓋Hood看看,隻要不是太贓,沒有明顯的線頭漏出來,沒有太誇張的汙漬,上車跑幾圈吧!

主要體會一下幾點

1.發動機有沒有詭異的聲音,有時候變速箱有問題,會發出周期性的噪音,謹慎!

2.手動檔的話看看有沒有溜檔或者掛不進去的問題,自動檔加速過程中看看是否有明顯的速度變化,有的自動檔車年就失修,一變速感覺非常明顯,這個不是什麽好事。

3.刹車,手刹試車是門學問,基本還是靠人品的。



兜風歸來,假設你對車很滿意,準備成交。這其中有一個可選項,Mechanical Check,一般你可以要求付款前去做一個機械檢查,在一般修車店就可以,花費大概是$100,當然是你自己出。

然後修車的師傅會給你出一個超級複雜的書麵結果,一般來說二手車都不會太樂觀,他基本上會盡全力地告訴你這個車哪不行哪不行,一方麵說服你修,一方麵說明你這$100沒有白花。

從經濟學角度說,你投資的$100 去檢查,但在搞價的時候會主動很多,因為你有充足的科學依據說這個車怎麽這麽破這麽破,但凡不是太鐵石心腸的車主都會讓一點的,這幾千塊的一讓往往就不止 100了。

決定買車,一手交錢,一手交車。 交錢,多數中國人會給Cash, 這其實是很不專業的做法,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首先是他拿了你的現金就走了,萬一車有任何問題,人已經飛了,如果你給Check的話,可能還有補救的機會。

但多數人拒絕接受Personal Check,畢竟太大的數目了,萬一你賬戶裏沒那麽多錢不就傻了?

最科學的辦法是用Certified Check,就是你去銀行從自己賬戶提如數的錢,銀行給你出具一個證明,說明你會把錢付給某人,然後那個人拿著這個證明就可以去提了,對大家都有好處。

交車,拿鑰匙提車是其一,入戶是其二。前任車主會把title給你,理論上講你隻要自己拿著它去上牌照就可以了,多數情況下你會不放心而讓他陪著你去,倒也無妨。

過戶的時候會讓你填成交價錢,一定要越少越好,8%的稅不是鬧著玩的,自己權衡吧。恭喜你,車到手了,錢也沒了,enjoy!

所有跟帖: 

文中提到的幾個網站似乎不錯。 -Tiger666- 給 Tiger666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9/2017 postreply 05:36:41

讚! 講的很細,說的很對, -man008- 給 man00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9/2017 postreply 10:35:00

最後一句應改成, 車到手了, 啊堵物也扔掉了。enjoy! -老九不能走- 給 老九不能走 發送悄悄話 老九不能走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9/2017 postreply 13:16:3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