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冰天雪地裏開車,如何才能少打滑

來源: 原野青蛙 2015-03-02 21:59:3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154 bytes)

在冰天雪地裏開車,如何才能少打滑

 

今年雪下得不小,道路上因為車輛打滑引起的事故比比皆是。有的建議裝雪鏈,有的建議換雪胎,有的是買四輪驅動,更多的是鼓勵大家減速慢行。
到底哪個方法最管用?其實仔細想一想每個方法的原理,就明白了。

平時車輪不打滑,是因為車輪軸承自轉的滾動摩擦,遠遠小於車輪與地麵的橫向滑動摩擦。這時你方向盤打向哪裏,車子就走向哪裏。

下雪結冰以後,一旦路麵與車輪的滑動摩擦接近或小於軸承的滾動摩擦,打滑就一發不可收了。這時踩刹車,除非你以前練習過如何處置特殊情況,否則有可能將處境弄得更糟。

雪鏈和雪胎的作用,是增加車輪與路麵的摩擦係數。但這也有個限度。過了一定程度,也是一發不可收的。

四輪驅動主要是讓車在雪地裏跑起來,而不是停下來。這個虛假的安全保障,其實作用沒有廣告裏說的大。

慢行的作用,不是增加摩擦係數,而是減少彎道上橫向的推力,減小打滑的可能,萬一開始打滑,也讓你有時間反應和糾正。

盡管上麵這幾招多管齊下,也不能保證冰天雪地裏車子不打滑,但是有條件實行幾條,總比空手沒過招就出門要好。

這裏麵最要緊的,是放慢速度,從根本上避免問題。

第二關鍵,不是雪鏈和雪胎,也不是四輪驅動,而是在初冬時,就找機會練習在冰雪路麵上,如何糾正甩頭和甩尾。甩頭和甩尾的糾正方法是相反的,做對了就化險為夷,死裏逃生;做錯了,就有車毀人亡的可能。

當車子開始打滑時,是沒有時間回顧和思考的,靠的就是多次訓練後,象本能一樣的快速反應。練習這件事,今年不準備,明年要準備;明年沒時間,後年不能拖。

+++

 

所有跟帖: 

個人能做到的基本上隻是買4驅車。冬天換雪胎。不要開太快 -XYZ3- 給 XYZ3 發送悄悄話 (164 bytes) () 03/02/2015 postreply 23:03:57

方向糾正的角度,要快穩準狠 -原野青蛙- 給 原野青蛙 發送悄悄話 原野青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2/2015 postreply 23:22:26

展開講講具體怎麽操作,洗耳恭聽 -隨風而來- 給 隨風而來 發送悄悄話 隨風而來 的博客首頁 (24 bytes) () 03/03/2015 postreply 01:04:59

要是Understeering,要把重量移到前輪上;要是Oversteering,要把重量移到後輪上 -原野青蛙- 給 原野青蛙 發送悄悄話 原野青蛙 的博客首頁 (72 bytes) () 03/03/2015 postreply 16:11:02

到時根本來不及判斷,搖幾下方向盤馬上就知道了。 -味苦- 給 味苦 發送悄悄話 味苦 的博客首頁 (6 bytes) () 03/04/2015 postreply 09:23:42

漂移就是這麽玩地... -老來棲落北美楓- 給 老來棲落北美楓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4/2015 postreply 15:39:26

車子滑起來就沒辦法了. 隻好把住方向盤, 鬆掉油門和刹車, 任其遛吧. -老來棲落北美楓- 給 老來棲落北美楓 發送悄悄話 (6 bytes) () 03/03/2015 postreply 06:06:55

是的。我剛會開車的時候有過一次,車速並不快,因為橋有個坡,我忘了是上坡還是下坡 -慧惠- 給 慧惠 發送悄悄話 慧惠 的博客首頁 (356 bytes) () 03/03/2015 postreply 06:58:44

點刹,“搖”方向盤(小S)。一出門就試幾下(試雪況) -味苦- 給 味苦 發送悄悄話 味苦 的博客首頁 (48 bytes) () 03/04/2015 postreply 09:19:38

問好原野兄:)好久不見,拜個晚年:) -史迷- 給 史迷 發送悄悄話 史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4/2015 postreply 19:59:02

也問史兄好,祝新年出更多更好的帖子 -原野青蛙- 給 原野青蛙 發送悄悄話 原野青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4/2015 postreply 22:11:4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