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輪軸承磨損

來源: 加國五台山 2014-11-06 20:11:1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997 bytes)

對前輪軸承的診斷,修車師傅們有一些技巧。常見的是將車子架起,用長鐵棒比方說長的螺絲刀 – 但是要鐵棒貫穿手柄的那種 – 貼在耳朵上來聽。此法隻適合在車行裏做,因為需要將車子架空,而且需要三人配合:一人車內加油,另一人抱住一個前輪:這樣差速器會將所有的扭矩輸出到另一個前輪,第三個老師傅則用長鐵棒來觸聽。好玩的是車內加油的人如果下腳太狠(有時候純粹惡作劇),經常會讓抱輪子的人吃苦頭。如此費工費力,也有失手的時候:軸承明明有噪音,架起來反而沒聲音了 – 原因下麵探討。
 

另一個方法簡單多了:找一段直//靜的路,讓車子中速滑行,將方向盤往一側快而短地“抖”,如果噪音加重,那說明這一側的軸承磨損。原理是通過“抖”方向盤,往磨損的軸承上加載,從而加重噪音。喜歡從理論上推敲修車大法的理科生門可能要對此法門感興趣了 – 別急,聽我把故事講完。
 

第一次失敗發生在要好的同事身上。200?年Matrix,行車時車前部疑似軸承噪音。同事的修車師傅診斷為右前驅動軸。同事猶豫的時候,聽說了我的“抖”法門,便讓我複診一下。
 

下班後兩人找了個小區試了挺久。我往右“抖”,噪音並不加重,但聲音確實無誤是來之右前方。如果套用上麵的原理,那顯然不是右前輪軸承的問題,剩下的隻可能是右驅動軸了!同事一直用同一個修車師傅 – 應該是很靠譜的一位。於是我比較肯定地告訴同事是右前軸。同事放心地去修車,皺著眉頭回來了:車子修好了,但是是換了右前軸無效,又換右前軸承才修好的!這是我第一次品嚐秀才將兵的苦果。
 

同事是人人喜歡的一個老好人,一人工作,三個孩子,錢緊,我至今對此事耿耿於懷!事後我曾經自願負擔一半的換軸的費用,我發誓我是真心,但老好人當然是堅拒了。
 

第二次發生在自己身上 – 割肉之痛!
 

98Camry,在20幾萬公裏的時候,車前部疑似軸承噪音。我用了足夠的耐心,聽了差不多半年的時間,直到噪音逐漸變得很大。當然我定期手摸一下輪胎,確信輪胎沒有因為軸承阻力而造成“拖滯”磨損。我最後確信是左前輪軸承。之所以用了這麽長的時間來診斷,是因為我的“抖”法門不靈光:我確信噪音來自左前,但左“抖”時噪音卻不加重!
 

我買好軸承,開車去多倫多找一個小有名氣的華人修車師傅 – 注意,我至今對此師傅毫無偏見!我把車和軸承交給師傅,請他幫我換掉左前軸承。師傅是一位寡言而謹慎的人,看了我一眼,“你肯定嗎?我要試一下!”他開車出去,很快回來,手指一下:“右麵!”開始準備動手了。我止住他,很堅決地告訴他是左前。師傅遲疑了一下,又把車倒出去試了一圈,回來後也不跟我搭話,吐掉煙屁股,走掉了。過了一會兒,帶回來一個貌似東歐的人,油膩的工作服上有名字和車行名號。多倫多的許多小車行都喜歡湊在一個工業區,不明白他們為什麽喜歡這樣!
 

東歐師傅把我的Camry開出去,很快回來,一個字也不說,很瀟灑地手指了一下右前方,揚長而去!看來東歐師傅是此地的大佬級人物,華人師傅吃了定心丸,不再跟我爭辯。苦的是我自己:我用了差不多半年的時間來診斷,卻被兩位大佬給無情地否定了!在我遲疑的時候,師傅已經開始動手了,我的不自信最終讓我讓步-同意換右前軸承!
 

長話短說,我取了車回家,剛把速度加起來,那熟悉的噪音又來了 - 絲毫沒變!猜猜看我當時做了什麽事情:頭撞方向盤!好多次,用力之大乃至喇叭都撞響了。
 

下一個周末又帶了一個軸承找同一個師傅,師傅很愧疚,願意收我一半的人工,我沒答應,付了他全價,因為他收費本來就不高。
 

現在來探討“抖”的法門為什麽有時會不靈。我沒有深究 – 這不是我的長項,以下隻是猜測:
 

車輪軸承多數是雙排球,軸承磨損多數是球軌磨損,很少見球磨損的。雙排球的話,球軌背對背(內軌)或麵對麵(外軌),因此兩排球著力麵正好相反。如果是單排球的話,“抖”的法門可能會靈光。但對於雙排球,取決於那一麵的球軌磨損:文字上很不容易解釋,簡單點說如果磨損的球軌正好麵對“抖”的方向,那麽此法門理論上應該有效。相反則無效 – 這就是我兩次失敗的原因。
 

再來猜測一下本文開頭提到的失靈的情況:軸承本來有噪音,但架空後反而好了:
 

外軌固定,內軌隨軸轉。如果正好是外軌上部磨損,車子架起後載荷因重力向下,磨損的外軌頂部減荷,所以噪音反而減輕 – 所以再牛的老師傅也傻眼了。
 

以上隻是瞎猜,請擅長沙盤推演的理科大佬們手下留情—拍磚時下手輕點。如果您能把不同的見解說得讓本愚明白,同時也讓本壇的有閑人收益,也不失是一記功德!
 

好了,言歸正傳,如果再碰到熟人讓我“診斷”軸承怎麽辦?我的策略是,裝模作樣試一番,然後抑揚頓挫地告訴他,您老的前輪軸承s s 在英語裏指複數 – 筆者注)玩兒完了,都換了吧!前後軸承噪音的不同,估計聾子都聽得出,所以我的策略應該是萬無一失。
 

唉,說到此,我怎麽老覺得自己頭上戴了一頂瓜皮小帽呢?!


 


 


 


 


 

所有跟帖: 

換軸承有了press DIY 應該不難。有的加油站可以借用。或HFT $125-$200. -yanif- 給 yanif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7/2014 postreply 05:49:56

wheel bearing and hub 一起買, 就可以了 -handymen- 給 handymen 發送悄悄話 handymen 的博客首頁 (146 bytes) () 11/07/2014 postreply 08:27:23

軸承磨損了,加大了間隙,晃動輪 子外圈,能感到的。 -史迷- 給 史迷 發送悄悄話 史迷 的博客首頁 (260 bytes) () 11/07/2014 postreply 10:44:13

記得YouTube裏麵, Eric, the car guy 也說, -毅然- 給 毅然 發送悄悄話 (78 bytes) () 11/07/2014 postreply 16:30:00

曾經車到40邁以上開始抖動,以為輪胎有問題。後來自己坐在後排, -PolyGM- 給 PolyGM 發送悄悄話 (553 bytes) () 11/07/2014 postreply 18:43:52

後麵的是總成多,前麵的還是分體的。 -加國五台山- 給 加國五台山 發送悄悄話 加國五台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8/2014 postreply 04:14:3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