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樓下講日德車的費用,我提供點具體例子。

來源: 二胡一刀 2013-09-30 14:08:0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657 bytes)
我有兩輛小車,2002 civic,19萬邁。2004年jetta,10萬邁。這兩輛車算是一個級別的競爭對手,具有可比性吧。

 civic從頭到尾,除了刹車,機油,電池,就換過兩個大燈燈泡,自己換的,十塊錢。唯一壞了的是巡航功能。當初花了一萬八,上個月賣了3600. 自己換過三次火花塞。

jetta呢,所有的燈泡幾乎都換過一遍了,好在是自己換的。以前變速箱經常猛地一頓,dealer就知道做節氣閥清理,幾次花了幾百塊,現在這個現象自己消失了。然後是地下一個什麽環斷了,花了兩百塊修。火花塞自己不能換,讓dealer換過一次。

保修期內各自修過一次,civic換了前減震管,jetta 換了啟動馬達,免費的就不算了。

大頭來了:civic換過一次皮帶,500塊. jetta 最近也換了,1000。同時換了啟動馬達,這可是第三個了,600,兩樣合並用了個優惠,1200.

兩輛車都出現減震有點弱的現象,civic換四個減震dealer估計900,情況不明顯,又要賣車,就沒換。

jetta 後來減震器明顯不對操縱發軟,到dealer估價嚇我一大跳,2500!這車也就賣六七千,新車可花了兩萬五。後來到AUTOZONE買了四個減震管找了修理店換的,一共花了600. 問題是什麽地方不太對,低速大幅度大方向盤有咯噔的聲音。問過dealer,說因為不是oem的配件可能不完全匹配啥的,但是開起來還可以,看在省了近兩千的份上就不抱怨了。

我很懷念civic, 不過現在開這個jetta很舒服,皮內飾,內部設計很漂亮,材料都很真,這麽多年皮方向盤握著還是很舒服,腰也舒服。兩輛車的駕駛感覺都很不錯,但jetta 看上去確實神氣得多,俺很喜歡老JETTA方頭方腦的樣子,現在的新流線型的外型沒啥特色了。

但是說到費用,大家應該有概念了,不要忘了civic的裏程是jetta的兩倍,下一個十萬邁不知道如何。

俺不盲目飯日本車日本電器日本料理,但是人家做得好的就要承認,一味不顧事實淨扯歪理就沒有意思了。

所有跟帖: 

日本的電器比較好,現在車上許多電子產品。 -xyz3- 給 xyz3 發送悄悄話 (68 bytes) () 09/30/2013 postreply 14:24:03

所有普通車裏,日韓車的音箱效果最差 -滿地找牙- 給 滿地找牙 發送悄悄話 滿地找牙 的博客首頁 (28 bytes) () 09/30/2013 postreply 15:06:13

要不咋說大部分設計師是白癡! -chinomango- 給 chinomango 發送悄悄話 chinomango 的博客首頁 (208 bytes) () 09/30/2013 postreply 18:18:31

回複:日本的電器比較好---應該是‘比較可靠’而不一定是質量高。 -XYZ3- 給 XYZ3 發送悄悄話 (280 bytes) () 09/30/2013 postreply 17:32:02

還有一點,暢銷的車牌Dealer多,競爭激烈 -xyz3- 給 xyz3 發送悄悄話 (225 bytes) () 09/30/2013 postreply 14:28:24

回複:還有一點,暢銷的車牌Dealer多,競爭激烈 -foxbat- 給 foxbat 發送悄悄話 (387 bytes) () 09/30/2013 postreply 15:14:17

我知道一筷子能戳穿佳美,沒想到棕櫚葉子也有這奇效 -日理萬機- 給 日理萬機 發送悄悄話 (12 bytes) () 09/30/2013 postreply 16:21:39

胡說八道。加美還是金屬外科,包括保險杠那層皮。 -用戶名被占用了- 給 用戶名被占用了 發送悄悄話 用戶名被占用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30/2013 postreply 17:13:59

半毫米的薄鐵皮你都桶不穿?身無縛雞之力麽 -日理萬機 - 給 日理萬機  發送悄悄話 (173 bytes) () 09/30/2013 postreply 17:28:00

車門也懸,二踢腳就曾幹穿過 -日理萬機- 給 日理萬機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30/2013 postreply 17:36:56

人家說習亞娜好不好,不是佳美。 -用戶名被占用了- 給 用戶名被占用了 發送悄悄話 用戶名被占用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30/2013 postreply 17:45:32

一個係列的,都差不多。你拍一下你的佳美門就知道了 -日理萬機- 給 日理萬機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30/2013 postreply 18:37:49

我撞過了,挺結實的金屬皮,沒穿,信我沒錯。 -用戶名被占用了- 給 用戶名被占用了 發送悄悄話 用戶名被占用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30/2013 postreply 18:46:31

你那叫蹭,不是撞。以為我不知道?嘿嘿 -日理萬機- 給 日理萬機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30/2013 postreply 18:49:16

巧了,前個周末,我還撞過一次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232 bytes) () 09/30/2013 postreply 23:59:31

我先不說你不懂車, 我說你不懂材料不會錯. 不信你拿小刀在加美保險杠那層皮裏麵劃一下.。 -我胡說八道- 給 我胡說八道 發送悄悄話 (100 bytes) () 10/01/2013 postreply 07:39:10

我碰到過2個撞過車的,想法跟你不一樣 -滿地找牙- 給 滿地找牙 發送悄悄話 滿地找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30/2013 postreply 14:58:54

從省錢角度考慮,當然是日車好,--- 不然日車還有什麽賣點? -machinist- 給 machinist 發送悄悄話 (153 bytes) () 09/30/2013 postreply 15:47:31

saab還有得賣嗎? -用戶名被占用了- 給 用戶名被占用了 發送悄悄話 用戶名被占用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30/2013 postreply 16:20:43

是啊,經濟越來越差,省錢的車隻會越來越好賣 -machinist- 給 machinis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30/2013 postreply 16:23:21

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在經濟形勢差時最明顯 -日理萬機- 給 日理萬機 發送悄悄話 (52 bytes) () 09/30/2013 postreply 16:28:06

所以你理想的車是60年代巨大的美國車,一加侖開10多邁,時而得去地勒那裏進修。 -用戶名被占用了- 給 用戶名被占用了 發送悄悄話 用戶名被占用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30/2013 postreply 17:12:42

沒你想象的那麽嚴重 -日理萬機- 給 日理萬機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30/2013 postreply 17:30:49

油耗肯定很差。我開過90年代初的烤肉,高速油耗30邁不到,還沒氣力,那個差,當年居然省油車 -用戶名被占用了- 給 用戶名被占用了 發送悄悄話 用戶名被占用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30/2013 postreply 17:48:15

我開過90年代初的烤肉---大概是92年前(含)的, 93年換型 -xyz3- 給 xyz3 發送悄悄話 (257 bytes) () 09/30/2013 postreply 19:04:22

修理費最低就是最好的車嗎?安全性,操控性,乘坐舒適呢?要全麵考慮。No free lunch. -southmountainer- 給 southmountaine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30/2013 postreply 18:02:59

省錢重要?還是車主的人身安全重要?日本車費用低的代價是車主的安全! -大費- 給 大費 發送悄悄話 大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30/2013 postreply 18:29:32

同檔次的美車比日車安全嗎? -用戶名被占用了- 給 用戶名被占用了 發送悄悄話 用戶名被占用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30/2013 postreply 18:47:14

經濟,性能和安全, 隻能三選二,或三選一,不可能三個都占。 -coolwin- 給 coolwin 發送悄悄話 (36 bytes) () 09/30/2013 postreply 19:02:51

不撞,日本的省錢; 撞車了,德國的保命:) -現金流- 給 現金流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1/2013 postreply 11:57:5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