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潔
明代畫家惲向對簡潔的定義是:“簡者簡於物象而非簡於意。簡之至者縟之至也。潔則抹盡雲霧,獨存孤貴,翠黛煙鬟,斂容而退矣。而或者以筆之寡少為簡,非也。”他的意思是,“簡”是指形象簡潔簡練,而不是指意趣的簡單簡陋。 而有的人把畫麵上用筆少、物象少看成是簡潔,這不盡然。惲向對“簡”的定義十分恰當,形象簡潔而內容豐富,這才是中國繪畫追求的境界。
齊白石用“平生不喜稠密,最恥雜湊,老年猶皆少”的題跋表達了自己對簡潔的喜愛和追求。齊白石作品的簡潔,可以分為三個方麵,一是構圖上的簡潔。在他的作品中時常可以看到逸筆草草的構圖方式。幾根迎風的細柳從畫麵的右上至左下延伸,而在左下角出現了踏著夕陽歸去的老牛及簡單落款。二是造型上的簡潔。在中晚期好多作品中,無論動物、人物、花卉,都是造型十分簡練,畫上的題跋又和畫中內容詼諧相應,反而使簡潔的畫麵富有故事性。在齊白石的所有簡筆人物中,雖然形簡色少,但並不草率。三是總體上畫麵的簡潔。一支釣竿在畫麵上方一角,一條釣線劃貫串畫麵,底下以濃淡墨點出小魚成群。整幅畫麵簡括疏朗,令人心曠神怡。這裏需要說明的是,簡潔並不意味著是寫意,白石老人極為工細的“貝葉草蟲”係列,也是十分簡潔的,幾片葉子、一個或幾個昆蟲構成一個花草的世界、一個動靜相宜的小角自然。尤其工筆草蟲搭配幾片看似簡單的葉子和疏密有致的小枝幹,描繪了一花一世界的極簡意境,物象雖少,卻意趣盎然。
如果以上是形式上淺層次簡潔的話,那麽齊白石的簡潔遠不止於此。他的畫是經過洗練的深層次簡潔,可以說是一種精神上的單純。而精神的單純正是齊白石作品最可愛之處。大凡古人的山川和花鳥,往往有太多的寓意,或寄托著某種政治上的失意,或訴說著個人的遭遇,或將個人的起伏與王朝的命運雜糅一體。齊白石的山水、人物、花鳥在“揚州八怪”和“海派”之後,繼續甩掉精神層麵的壓力和重負,走向輕鬆和單純審美愉悅的層麵。他選擇通俗和單純,這讓我們的精神在愉悅的氛圍中得到放鬆。即使是反駁別人的作品,齊白石表現的也是單純至極,如《人罵我我也罵人》,讓人看了不禁莞爾一笑。齊白石的簡潔,不隻是畫麵的簡潔,而是從畫麵到心境上的簡潔,這也是他和其他人不同的一個重要表征。
齊白石的時代多有禍亂,且他從小體弱多病,早年經曆並不順遂。這些經曆完全可以在畫麵中反複描摹,但是他並沒有糾結於此,經過自己的沉澱和升華,他選擇了簡潔。而且他的畫麵是由繁入簡的,年輕時學細木工,作雕花,能精細繁複,但和同時期他人木雕相比,他的雕作還是要單純些。學習工筆花鳥和肖像畫以後,也一度精細複雜。在那時期,維生和適應觀者需求是第一位的,個人誌趣不免退居其次。遠遊後,經濟負擔減輕,識見增長,有了選擇形式風格的自覺意識,他很快就偏向簡潔。白石在自傳和題記中,不止一次談到他不喜歡工細。這種興趣指向,深植於內在因素。他工細之極的貝葉草蟲,往往要配以粗筆花果。而且,即使是齊白石的工細草蟲,也並不繁複,精細微妙但依然單純。
齊白石在《題畫鯰魚》中寫道:“作畫欲求工細生動,故難,不謂寥寥幾筆神形畢見,亦不易也。餘日來畫此魚數紙,僅能刪除做作,大寫之難可見矣。”從中我們可以見證,齊白石探索寥寥幾筆,便能做到形神畢現的過程。在這一點上,郎紹君的評論是極為中肯的。他說:“藝術的單純意味著視覺形式的純淨和凝練。這向來是造型藝術的一種高標準。齊白石曾經追逐過繁複,經曆了"簡-繁-簡 "的過程。由繁而簡,由複雜而單純,首先得力於學習傳統。他所崇敬的徐渭、八大、吳昌碩和金農等,都達到了藝術的簡潔境界。白石丟棄了八大的冷逸,學到了八大的簡潔。”當然,齊白石選用的技法也是促進他選擇簡潔的一個因素。齊白石成熟以後的作品,都十分簡潔單純,不描繪複雜的事物,不作堆砌構圖, 不畫浩大的人群場麵,不求筆墨的繁厚。看他的作品無需猜測,但並無單調感。正如齊白石自己所說的:“客論作畫法,工粗孰難。餘曰筆墨重大,形神極工,不易也。”這是一種打破常規、“無法而法”的簡潔。這與由平淡到絢爛,而最終歸於平淡的美學境界不謀而合。
灑脫
灑脫是種境界。灑脫的境界源於理性豁達,源於對萬物的洞察和生命的熱情。灑脫是自然獨韻的境界,是對待生命誠摯的態度。
齊白石的灑脫,無論從他的畫麵或生活表現都可以窺知一二。齊白石從事雕花匠的生活經曆,使得齊白石有幸受到了民間藝術的洗禮與熏陶。齊白石被中國民間藝術特有的鮮明、樸素、灑脫的特點所深深地感染和影響。從他對生活周遭的敏銳觀照與深刻描述,可以看出齊白石對生命的熱情與誠摯。而他追求不似之似的豁達,在似與不似之間肆意遊走,更體現了馳騁在過去與未來之間的瀟灑。齊白石的人生經曆,使他對農村人民的冷暖饑飽有著自身的體驗,也使他形成了特有的無拘無束和善良質樸的品質。同時,農村出生的他對大自然有著深深的眷戀。在這種氣質和心靈的引導下,齊白石在創作題材上,多與日常生活有關的自然風物,如花草黍蔬、蟲魚禽獸、田林山色……等,使得他的作品別具一格,充滿淳厚、樸素、灑脫的平民色彩。
齊白石身處亂世,並非磅礴恢宏的畫中思索人生,隻是從生活中汲取靈感,信筆拈來的祝福或不經意的寓意,無拘無束的灑脫躍然紙上。他幾度遇到作品與出身遭蔑視,能悠然自得,處之泰然,這是灑脫。灑脫不是先天的,隻有越過千山萬水之後,一種淡然的心態。不是沒有追求,而是厚積薄發,看盡風景,淡然一笑。他麵臨親友故去,放聲大哭,賦詩哀悼,卻能在悲慟過後轉變心情,回複常態,這也是灑脫。灑脫不是跟過去說再見,而是敢於接受與麵對。灑脫是敢於麵對自我,挑戰自我的自信,不為世人所紛擾的超然。能經曆不同政局亂世而能怡然作畫,麵臨壓力而泰若處之無所畏懼,齊白石無為而無不為的自信與灑脫,是無法而法的淡然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