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夢幻的人·恩斯特篇之二》

來源: 銀月亮 2023-08-25 11:38:0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965 bytes)

《編織夢幻的人·恩斯特篇之二》

像心理學運用催眠術一樣,超現實主義也在尋求讓意識自動流露顯現的方式。為此恩斯特發明一種刮擦技法,類似於中國人的碑刻拓片。在創作這幅《森林和鴿子》時,恩斯特將木條和魚骨墊在畫布下麵,然後在畫布上刷抹顏料。畫麵會呈現畫布襯底的形狀。這幅畫作由此而來。德國黑森林一直是恩斯特兒時乃至整個歐洲曆史恐懼的象征。關在籠中的鴿子再一次強調這種恐懼感。

恩斯特儼然就是一個發明家。從1925年起他不斷地嚐試不同的繪畫技法。刮擦法裏就有不同的衍生方法。有的被同時代的畫家米羅采用。而後的滴撒法被波拉克等抽象表現主義行為藝術家運用。恩斯特也涉足詩歌,電影和雕塑。他的個人生活也似乎淩亂而多彩。1927年恩斯特和奧倫奇接婚。而到二戰爆發的1939年,他已和情人卡林頓生活在一起。1941年底卻又和古根海姆家族的佩吉結婚。婚姻隻維持了四年。1946年恩斯特再與超現實主義女畫家坦寧結合。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正是歐洲政治紛亂的時候。《火邊天使》創作於西班牙獨裁者佛朗哥上台當政的1937年。和作品名字相反,恩斯特幻想出一個色彩絢爛,興奮狂舞的怪物,給出一個政治寓示。像許多超現實主義者,恩斯特也有鮮明的政治傾向。這個怪物有一個鳥的頭,活脫脫地從恩斯特的潛意識中出來。鳥的形象將不斷地出現在恩斯特的作品裏。

《雨後歐洲》是恩斯特另一部傑作。恩斯特開始作這幅畫時還是二戰初期的1940年。《雨後歐洲》無疑成為一部戰爭啟示錄。恩斯特運用另一種技法,印畫法,描繪他對戰後歐洲的想像。晴朗天空和絢麗色彩反襯的是一片廢墟和腐爛。畫中間有兩個人物,一個女人和一個戴鳥狀麵具的戰士,用來表現戰爭的邪惡和它帶來的孤獨感。

這不隻是一個幻境。七十五年後,我經過恩斯特的家鄉科隆,自然要參觀科隆大教堂。教堂用的是河床底的砂石,多孔,易吸附雜質而不易清洗。所以科隆大教堂成了永久的灰黑色。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紀念品商店裏明信片印著1945年被盟軍轟炸後的科隆,一片狼藉。無論正義或非正義,戰爭的目的就是毀滅,結果永遠是一場災難。

細看《雨後歐洲》不難發現畫裏隱藏的牛,人體,和坦克等形狀。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再次發揮作用。同一時期恩斯特用同樣的印畫法和寓意性創作一係列作品。因為反戰,恩斯特先被法國拘留,再被德國納粹關押。1941年恩斯特設法逃到美國。1953年恩斯特回到巴黎,在那兒直到去世。他終究沒有回到故鄉。

--寫於2017年7月8日 (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