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抽象藝術的討論

來源: 人法自然 2019-08-25 10:09:2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339 bytes)

 


昨晚聽了一場水墨大師高泉強老師的精彩講座,很受啟發。對於高老師的論點,是一家之言,高老師也說過多次“這是我的論點”,不要求任何人苟同。能夠管窺一斑,了解藝術界一位大家的觀點,對自己有所啟發,就達到目的了。下麵是節選一段高老師對我問題的答複,感謝群友老梁將語音轉換成文字。此文根據老梁轉換的文字對照錄音整理,去掉一些語氣詞和重複,改了翻譯錯的一些別字,沒有通過高老師審閱。所有謬誤都是我本人的。

 

同時致謝群主Judy Fan 提供的平台,讓五湖四海的人同時聽到講座,感謝她為此付出的時間和精力。

 

我的問題: 不具象的現代藝術怎麽區分和欣賞?因為每個人的感受都不同,還有英國兩歲小孩塗鴉的作品與大師難以區分,怎麽評判好與不好呢?

 

高泉強老師的回答:你這個問題真的太好了,我覺得不管是具象和抽象的,其實他們都有造型的,具象有具象的造型,抽象,有抽象的造型,我想這樣講吧,就是在照相機發明之前,都是寫實主義統領天下的,因為他們要為貴族服務,畫肖像。因為沒有照相機嗎,都是靠畫家來畫的,那麽照相技術發明之後呢,讓藝術家們重新思考了繪畫的任務是什麽,因為如果說我們在畫的跟很寫實,很逼真,那麽這是照相機所幹的活兒,不是藝術家的藝術所為,那麽這是我的看法,不一定對啊,但是當然就是說在照相機的照相技術出現之後,就引起了藝術家的重新思考,就是對繪畫的任務的重新思考,這種思考成就了歐洲繪畫的多元發展,後來出現的印象主義,後印象主義,表現主義,抽象藝術,等等,都是照相技術發明以後的產物了

 

具象的作品比較好理解,比如說因為他畫的你不用去多想,就知道他告訴你的是什麽,那我覺得像這種藝術呢,相對比較淺一點,那我覺得。藝術的價值是可以放大的,比如說有一些作品。100個人,看了以後它就有100種思考。那麽這樣就能夠體現出這個藝術作品的價值了,他把藝術作品的價值放大了。

 

抽象藝術抽象表現主義的一些作品,他更多的是用繪畫在表現音樂,就像作曲家,他用音樂在表現繪畫一樣,詩人他用文字來表現繪畫一樣。那麽抽象藝術可以用音樂去理解,他的那種歡快,他的那種悲傷啊,他的那種陽光,深層等等,他都可以從繪畫的語言去表現出來,所以說,抽象的藝術可以用音樂去理解,因為抽象藝術家都是在用繪畫來表現他的音樂。

 

其實我們在欣賞音樂的時候,尤其是那些無標題音樂,我們也會跟著音樂的節奏去翩翩起舞,或者根據音樂的那種情緒,我們也在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情緒,他興奮,我們也跟著興奮,他悲傷,我們也跟著悲傷。繪畫其實也是這樣的一個道理。

 

你講的小孩子的那種塗鴉,我覺得這個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為什麽畢卡索說,他要用一生的時間像孩子一樣來畫畫呢,因為小孩子沒有經過社會汙染過。他的思想比較純淨,很原始,很本真,他怎麽想的,就怎麽去表現。所以說他能夠表現出很生動的,一般的成年人不能想象的東西,因為成年人,經過社會的汙染之後,思想複雜,非常的複雜,哪怕就是說你在學習孩子一樣的畫,也是很做作的,因為你本身就是個成年人,你也經過很多的係統的學習教育,經曆了社會很多方麵的交易,所以說你的思想不是本質的,都是已經被很多東西教育過了,那你表現出來的繪畫,也是被教育之後的結果了。孩子的繪畫比較的真切,它沒有汙染。所以說,我們作為畫畫的人來講,最終的是要走向像孩子一樣的畫畫,就是比較拙,比較雅拙,比較稚拙,這是一種高級的拙,他不是粗拙,不是笨拙,是比較低的,而且雅拙就是很高級的。像孩子一樣的畫畫,就是在追求那種稚拙。

 

所以孩子所畫的畫,他跟大師沒什麽區別,我覺得這個不用去區別,如果說孩子畫的跟大師一樣的境界,那我覺得這太好了,太棒了。我也看了很多的兒童畫,這些四五歲的,五六歲的七八歲的孩子的畫畫,我覺得非常好,我都是在拍手叫好。我覺得他們這些畫太生動了,太逼真,太真實了,沒有講假話。因為藝術是要講真話的,講假話的話,就會跟你的老師一樣的風格,跟古人一樣的風格,那就沒有意思了,沒有你自己的係統語言了。

 

隻要能夠打動我們內心的,我覺得都是好畫,不管是孩子畫的還是大師畫的,這個誰畫的並不重要,因為我覺得,它是具有多種可能,它並不是像有些寫實藝術一樣,他告訴你,春天,你就是春天,告訴你秋天,告訴你冬天,那你就是秋天或者冬天。那麽。抽象的藝術,它的不同點就是會引起你更多的思考,不同的心境,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生活經曆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對這個作品的理解都會不同,這就是藝術的價值所在,所以說真正的藝術是會撼動人們內心的。

 

怎麽說的,真正的藝術,它是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它是一個靈魂,在敲打著另一個靈魂。其實我們在生活當中看到很多優秀的作品,都能夠讓我們在這個作品之前住腳,能夠引起我們內心的震動的,我覺得這個就是非常有意思的畫。

 

我以前也是,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時候,都是畫寫實的,那些水墨畫山水畫,都是有鼻子有眼兒的,什麽近景,中景,遠景。還是近景是樹啊,中間的是山,山上麵有個小亭子,亭子後麵又是山。上麵就是藍天白雲,完了以後再飛著小鳥等等,很寫實,這樣的畫就是讓我們的讀者在看的時候不用動腦子,你完全告訴他了,這是秋季,秋天的景色,這是冬天的景色等等,你已經告訴他了,不需要他再去動腦子了。就比方說中國的電影,跟有些電影就不能比。中國電影就喜歡你看到前麵就知道後麵的結果是什麽,中國的電影的比較一目了然,不需要你動腦子。那麽有些電影就不是這樣的,他可能沒有到最後的一分鍾兩分鍾,這個這個殺人犯是誰都不知道的,最後快結束的時候,哇,原來他是殺人犯。我覺得。我們有很多的影片,就是不斷地在製造懸念,而且你。在這個過程當中,你都是在思考,都是在用心的再思考。這個場景,這個結果,這個人跟人之間的關係,也都是在思考。那麽我們不同的人就的給這些很抽象的電影不同的理解。

 

畫畫也是一樣的,有些畫家呢,他畫的非常的清楚啊,連汗毛都畫出來了,鼻孔都畫出來了,這是照相機幹的活兒。我覺得作為我來講的話,我一定不會再去這樣做了,是啊,我希望,100個人進入我的展覽會現場,出去之後就有100種思考,這樣也就是你這個藝術的一種社會的價值,價值所在。

 

我想起了那個英國寫美術史論的貢布裏希,他講過這樣的話,他說:“生活當中,就沒有藝術可言,隻有藝術家而已”。我覺得這個話非常的深刻,其實自然中的任何物體都是沒有情感的,是藝術家賦予它情感,它才變得有情感了。我覺得這個很有哲理,所以說,我覺得,我們有很多的藝術家,其實就是在創造,在某種載體,在用自己的情感在駕馭,駕馭不同的載體,賦予它更多的情感,比方說我這畫一棵樹,這樹本身不會說話,但是我將我的情感寄托在這棵樹的表達上麵,在表述的這個語境當中,充分體現了我對生活的認知,對情感的一種表達和宣泄。所以貢布裏希的話,我覺得講的非常高級,生活當中是沒有藝術的,隻有藝術家。

 

因為我們也看到了很多抽象藝術的大師們,甚至一些現代藝術的大師,比方說,馬蒂斯,他可以把人體畫成紅色,綠色,藍色。別告訴他可以把不同麵的。你關啊,或者不同麵的一些結構,在一個平麵上麵表現出來,是吧,那麽在生活當中是不存在的,這個人怎麽可能長成這個樣子呢,是吧,或者說這個人體怎麽可能是綠色紅色的呢,對吧,他不符合客觀嘛,但是它符合了情感,是藝術家賦予這種情感,它變得就是這樣的。

 

那個法國的思想家盧梭,他講句話很有意思,他說:真正的藝術創作有兩種途徑,第一種,就是夢,夢境,第二,是醉,喝完酒以後醉。為什麽夢和醉是藝術創作的一個最重要的一個途徑呢?因為那個時候他表現的東西是最真實的了,你在做夢的時候,你表現的東西很虛擬。你在喝醉的時候,尤其是醉漢回家的這個原理,酒喝醉了,結果第二天早上,他發現他躺在自己的床上了。但是他怎麽走回來呢,怎麽躺在自己床上,他根本就不知道,記不起來。但是確實他是躺在床上了是吧,所以我覺得醉和夢是藝術創作的一個很重要的一種方式吧,我覺得這個講的很有意思。

 

2019.8.25.致謝群主Judy Fan 提供的平台, 老梁將語音轉換成文字。此文根據老梁的文字對照錄音整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謝謝分享。我倒是覺得,第一個追求返璞歸真回歸天然的,是天才,第二個,是..,第三個,是...。成人畫兒童畫成主流之後,這新意也就 -Palmbreeze- 給 Palmbreeze 發送悄悄話 Palmbreeze 的博客首頁 (202 bytes) () 08/26/2019 postreply 18:25:0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