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共5層,高50.4米。始建於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距今已有1780多年曆史,
曆代屢修屢毀,現在的黃鶴樓是於1985年重建的。
1870
1871
照片的拍攝年代應在1884年清代同治黃鶴樓被毀之前
崔顥《黃鶴樓》詩: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三國時在這臨江的山顛建樓,首先還是出於軍事上的需要,但後來逐漸成為文人薈萃,宴客、會友、吟詩、賞景的遊覽勝地。曆代的名人如崔顥、李白、白居易、賈島、夏竦、陸遊等都曾先後到這裏遊覽,吟詩、作賦。唐代詩人崔顥登上黃鶴樓賞景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的名作。後來李白也登上黃鶴樓,放眼楚天,胸襟開闊,詩興大發,正要提筆寫詩時,卻見崔顥的詩,自愧不如隻好說: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崔顥題詩,李白擱筆,從此名氣大盛。
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詩:
一為遷客去長沙,
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崔顥的詩詞全集、詩集(45首全
http://www.shicimingju.com/chaxun/zuozhe/180.html
黃鶴樓一詩就體現出了崔顥的才能,這首詩被後人稱為全唐詩的七律第一。而且詩仙李白也是非常推崇崔顥的這首黃鶴樓。後來李白遊覽鳳凰台的時候,還模仿著崔顥的手法寫了一首鳳凰台。例如鳳凰台一詩中的“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就是模仿了黃鶴樓崔顥一詩中的“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一句。
崔顥的這首黃鶴樓雖然看起來不是很工整,但是讀起來卻朗朗上口,有著一氣嗬成的味道,讀起來讓人的思想進入那種縹緲的環境中,感悟曆史的滄桑。例如詩中的“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一句看起來並不工整,但是卻把那種思鄉之情抒發得淋漓盡致。崔顥也正是憑借著這首詩,在唐朝詩人中脫穎而出。
=======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