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的爭鳴

回答: 藝術是一種民意嗎?漢至2017-12-11 15:42:18

藝術是一種表達,藝術是一種態度。藝術家是人,也要生存。

有關藝術和藝術家,我們大致要看一下幾個群體和他們之間的互動:

第一是藝術家群體- 這裏是指從事類似藝術的

第二是評論家群體

第三是patron

第四是吃瓜群眾

在以前(我也不知這以前該是多就)藝術家要靠第二群體立住腳,靠第三群體生存;有了第三群體,第二群體也會慢慢靠過來。第四群體不過是被第二第三群體牽著鼻子瞎轉。那第一群體呢?大概會給藝術家心理上的支撐吧。這主要是說藝術家的生前。身後呢,如果有新生代藝術家群體從某前輩作品中得到啟發而發展出獨樹一幟的風格,同時得到第二和第三群體的認同,那麽那位前輩也會迎來第二春。如果這樣的次數多了,那這位前輩就逐漸成為不朽的經典了。所以,從短期看,藝術家群體的力量可能不及其他群體,但從長遠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還是藝術家群體的認同。

現在呢?吃瓜群眾突然有了扮演了第二群體的腳色的機會。原本的第二第三群體就開始不淡定了,因為他們攪亂了原有的秩序。藝術家群體也不知所措了,原先隻需要考慮前三個群體,現在要顧及第四個了因為第四個群體的力量看似很強大。但是不管怎麽說藝術家的掙紮曆來就有啊,掙紮在藝術的理想和世俗的現實之間,隻是現今的掙紮多了個變量。在生前同時被各個群體認同的藝術家少之又少。即使現在被尊崇的大家也有不得不屈尊迎合大眾的時候,這是生存的需要。從長遠看,藝術家的名字通常是他/她最好的作品聯係在一起。隻要不放棄追求,時不時得迎合以下世俗也無可厚非。

作為一名第四群體的成員,我也想對藝術家們說:

1。我很欽佩有追求的藝術家雖然有時我不能欣賞你們的藝術

2。藝術對人類的進步,社會的進步很重要,藝術家也很重要,藝術教育尤其重要

3。藝術作品不是單單由好壞來定的,這是和單純的商品不同之處

4。藝術不是有藝術家來定義的,也不是隻有你認同的才叫藝術,藝術可以來源於粗俗,但把粗俗提升到藝術是要有藝術家不懈的努力,今天的俗可以是明天的藝術

5。要了解普通人對你所從事的藝術和藝術家的看法,最有效的辦法是找一門你不懂的藝術(比方說,你是畫家但不太懂音樂)反觀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態度就好了

6。對藝術,噪音很多,但時間會把噪音慢慢的過濾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