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品味,跟衣服的品質有關,但也不是絕對,搭配更重要。我有個德國的朋友,她買衣服從來隻在Marshalls這種地方淘,但沒人會覺得她沒品,因為她搭配的很舒服,就算不讓人眼前一亮,也絕不會讓人一驚。而我還有一個中國朋友,經常買名牌。我不是個特別注意別人穿衣打扮的人,除非特別好看,或者特別驚悚,這個朋友的搭配就常常讓我一驚。
後來我觀察發現,所謂的品味的形成,主要有三個來源
- 耳濡目染,生活在一個周圍的人穿衣打扮都比較有品味的地方,自然而然就受到熏陶,比如說我那個德國朋友。中國大陸因為文化大革命的破壞,審美出現斷層,普羅大眾經過十幾年的返璞歸真之後,開始亂穿衣。隻有少數的大家族出來的,或者有機會接觸到更多時尚信息的人,有這種耳濡目染的機會。
- 自己後天的係統的學習,看時尚雜誌,觀察研究等等。
- 敏感人群,敏感的人一般對時尚或者對美也比較敏感,會在日常的接觸中不自覺地吸收到更多信息。
其實有沒有品,關係很大麽?對一般的人來說,好像沒有什麽關係,求偶或者business的時候可能有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