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 by cuimaor

來源: 舞女 2018-06-28 08:45:1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477 bytes)

 

http://bbs.wenxuecity.com/70s/734795.html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說到琵琶,提及最多的就是白樂天的‘大豬小豬摞一盤’了。琵琶在唐以前泛指所有彈撥樂器。直項琵琶最早現於秦時,有胡樂血統。琴身圓,琴柄長直。竹林七賢阮鹹善此直項琵琶,人以其名命名之,後世成阮琴。曲項琵琶魏晉南北朝時傳入中原,琴身半梨形,琴頸後彎,與直項琵琶融合後成為唐琵琶,為現代琵琶前身。琵琶勝於唐,並傳播至東亞及東南亞各國。

全段落引用了《琵琶行》這幾行詩,是因為每一行都描述了琵琶一種不同的聲音。這從一個側麵說明了琵琶豐富的表現力。曾經有過討論關於民樂中哪種樂器的表現力最強。二胡、琵琶、笛、笙、揚琴,各有支持者。不是專家,個人感覺琵琶為首,可以演奏技藝實現不同發音而表達各種情感,二胡次之,笙笛等則隻長於某種情感的表達。琵琶名曲《十麵埋伏》和《夕陽簫鼓》(即《春江花月夜》),一武曲一文曲,如果再算上《陽春白雪》《漢宮秋月》,中國古典十大名曲裏琵琶占了四個。

宋詞跟琵琶的趣談就是‘銅琵琶,鐵綽板’了。蘇東坡在翰林院任職時,曾問一善歌的幕僚:‘我詞比柳七如何?’對方答:‘柳郎中詞,隻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趣談出自俞文豹《吹劍續錄》,原文隻說‘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並沒有銅琵琶一說,為世人所加,以明顯婉約派與豪放派之分別。而琵琶首現於現代搖滾確與豪放派宋詞有關…

 

中國搖滾N*種武器之:琵琶

琵琶首現於搖滾,是‘輪回’樂隊為辛棄疾詞《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譜曲而成的《烽火揚州路》,收錄於93年的合輯《搖滾北京I》。輪回樂隊的成員都是科班出身,畢業於各個專業音樂院校。主唱吳彤出身於民樂世家,四世傳承,襯手的兵器是笙,卻有著天生的搖滾嗓子。當時搖滾界公認的金屬嗓音主唱,女的是羅琦,男的就是吳彤了。

《烽火揚州路》在當時的‘百花錄音棚’錄製。這個百花錄音棚就是陳升《北京一夜》裏‘人說百花的深處,住著老情人’的那個百花。百花棚主‘老哥’王昕波曾經是中國第一支搖滾樂隊‘萬李馬王’的創始人之一。樂隊的名字取自四個成員的姓氏。意思是超過千裏馬的‘萬裏馬’中之‘王’。樂隊主要是翻唱歐美搖滾,沒什麽原創作品。後來王昕波成為了當時最牛的錄音師兼製作人。老崔的《新長征路上的搖滾》就是經他手出自百花棚。

加入琵琶並不是輪回的最初想法,是老哥在幫他們錄音的時候提出既然是宋詞,何不加點兒民族器樂在裏麵。於是吳彤近水樓台找到他當時的女友彈了一段專業琵琶。於是這一段‘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的琵琶成就了經典。後來95年輪回的首張專輯《創造》也收錄了這首歌。之後幾年輪回陸續出了專輯《心樂集》,專輯《超越》。《超越》裏麵收錄了《滿江紅》,算是《烽火揚州路》的延續。

其間吳彤到了美國交流學習,結識了馬友友,後加入了馬友友為融匯東西方音樂而成立的Silk Road Ensemble‘絲綢之路’樂團,負責笙和人聲。

94年王家衛的武俠經典《東邪西毒》(怎麽也是94?),原配樂由香港全才電影人陳勳奇主創,強烈推薦。08年重新剪輯完成的《東邪西毒 終極版》在保留原主題配樂基礎上請馬友友重新編配,吳彤作為絲路樂團的主要成員參與其中。

絲路樂團自成立至今已經幾獲提名格萊美獎,兩次獲獎。10年的《Songs of Joy & Peace》和今年的《Sing Me Home》,就是上個月的事兒。吳彤同馬友友一起領獎。一起登台的還有女琵琶演奏家吳蠻。(怎麽有‘可惜不是你’的感覺…)

總之《烽火揚州路》之後的吳彤很牛也很忙。結果在他滿世界忙的時候樂隊將他‘開除’了…後來輪回又‘招聘’了新的女主唱吳遙,吳彤依舊專著於他的笙、嗩呐、還有巴烏…再後來,大家又在一起做音樂了…

16年重錄的《烽火揚州路》裏吳彤用自己吹奏的笙和嗩呐取代了原來的琵琶。可能是先入為主吧,還是覺得琵琶更有稼軒詞裏的意境。

最近最近,格萊美之後,吳彤上‘我是歌手’以笙助力林誌炫演唱《禦龍銘千古》,居然生生將一首網遊歌曲弄成了精品。隻是沒搖滾什麽事了。以後吳彤就是再做搖滾,估計也是玩兒票性質的了,好嗓子有點兒可惜了…尚能歌否?

四十三年,

望中猶記,

烽火揚州路,烽火揚州路…

 

 

之前說到四根弦的有上一篇貝司,本篇琵琶,還有阮和提琴家族。

先說阮,如前所述,阮與琵琶同源。說阮就要說到馮滿天。馮滿天也算搖滾先驅了。上一篇中說到唐朝老五最早是‘白天使’樂隊成員,馮滿天也是,還有臧天朔等人。馮滿天是彈中阮出身,接觸搖滾後,在民樂和搖滾間不斷轉換糾結,直到決定要革新(實際是複古)中阮製造工藝,重現‘中阮古音’,以中阮代替吉他,創造出純中國樂器的搖滾。後來製阮成功,曾經用複古中阮翻唱過老崔的《花房姑娘》。對他二十年的執著表示欽佩,但覺得他有點役於物了。況且沒有人會知道中阮古音到底是什麽音色。不過他的這種死磕到也暗合搖滾精神。

提琴家族裏大提琴有著近似馬頭琴的低徊。小提琴有張楚那首《孤獨的人是可恥的》。搖滾裏不是很常見。

回來說琵琶,在《烽火揚州路》之後也不多見於搖滾,不知道什麽原因。‘布衣’樂隊曾有幾首歌用過。其實琵琶本身就夠搖滾的了,上一首經典,劉德海大師的《十麵埋伏》…

 

 

To Be Continued…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