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記憶

來源: wzuo 2017-01-23 09:01:2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988 bytes)

趙堂子胡同新3號是我15歲以前一直生活的地方。坐落在朝內南小街離北京站口不遠的
這座宅院是朱啟鈐在20世紀30年代購置的一所未完成的建築,由他自己重新設計並督造
。據朱啟鈐之子朱海北回憶,院內的彩畫及建築上的做法,完全按《營造法式》進行,
所用木工、彩畫工都是為故宮施工的老工匠。可惜70年代我父母搬進去的時候這些彩畫
基本都不見了。

宅院的街門是廣亮大門,進入大門,正對著的是一條貫通南北的走廊,我們家搬進這個
院子時,這裏已經成了外交部宿舍的家屬院。三十多戶人家分散居住在走廊兩邊的8個
院落裏。還記得我家的房子是院子第三進的西廂房。父母剛搬進來時,本來住的是西邊
第四進的耳房,我出生才換到大一點兒的西廂房住。這房子本來是一整間,讓家裏打了
隔斷,變成了三間。那時候最喜歡的就是趴在爸媽那間屋的窗前看屋外風景的變換,看
天、看樹、更看人。

小的時候曾經在這院子裏碰到過一位老太太。那會兒中國剛剛開放,老人從英國一回來
就直奔這個院子,說是要看看以前生活過的地方。當時我還很小,還沒有來得及體會遠
離故鄉的感覺,對於老太太的舉動隻是好奇:生活在那麽好的地方,來看這麽個破破爛
爛的大院做什麽?但是今天,當離開北京這麽多年後的我又一次看到棗樹,看到棗樹在
五月裏開的細碎小花,突然就理解了那位老人心裏的思念,就像北京人院子裏的棗花兒
,毫不張揚,卻永遠有它淡淡的回味。趙堂子胡同新3號這個大院就是我體會北京的地
方,是我記憶裏永遠的家。

春夏秋冬

院子的春是從楊樹的“毛毛蟲”開始的。樹葉還沒長出來,紅色的毛毛已經掛滿了枝頭
。這種楊樹不飄絮,毛毛會發出青青的味道,告訴大家春天到了。等腳下踩著滿滿的紅
色時,樹已經開始綠了。

院子裏基本上每戶人家門口都有個小花壇,小時候一件最高興的事就是春天的時候翻種
這小花壇。周末的上午,曬著暖暖的太陽挖土玩兒,應該是每個孩子都會覺得有趣的吧
。有時候我們會在門前的小花壇裏種些蔬菜,黃瓜、西紅柿什麽的。隻是蔬菜總是長不
好,也許是土地太薄?也許是我們不懂得施肥?夏天收獲的時候,黃瓜隻有手指粗細,
而西紅柿比櫻桃也大不了多少,可是收獲的感覺就是現在想來也覺得快樂。最野的是草
茉莉,不知哪裏來的一粒種子讓它發了芽,以後就越長越茂盛。

記憶中深刻的還有那槐花的味道。雖然夏天的吊死鬼是女生最害怕的蟲子,春天卻是槐
樹最好的季節。一串串白色的花朵帶出空氣中那甜甜的香味,在春末的日子裏走到哪兒
都能聞到。曾經媽媽把槐花放在鋁飯盒裏蒸了,拌上白糖給我們吃,對於那年月吃不到
糖的孩子,這應該是太好的牙祭了。可惜我那時覺得槐花太香,隻適合聞,不適合吃,
從來就沒喜歡過。

那時的夏天,樹蔭下就是涼爽的,從來不覺得有多熱。中午睡覺起來,奶奶買的冰棍兒
放在大茶缸子裏,撮一口是紅果清涼酸甜的味道。雖然那會兒有小豆、紅果的,最喜歡
的卻是菠蘿的,淡黃色,吃的是那種從來沒有嚐過的遠方的味道。汽水除了桔子味兒的
黃色北冰洋,還有種紅色的,楊梅口味。喝一口冰涼爽辣,直躥腦門兒,是最早感受到
的brain freeze。

傍晚最美了,大人回來以後,在院子裏潑上涼水,架上小飯桌。暑熱消了,院子裏滿是
草茉莉的清香。晚飯通常都不會複雜,但是在這樣的夏的傍晚,炸醬麵也是那麽難以忘
懷,尤其是配上北京特有的頂花兒帶刺兒的黃瓜。

夏天總有雷陣雨,我喜歡趴在窗戶邊上看院子裏雨滴砸在地上濺起的小水泡兒。雨停了
,跑到院子中的長廊裏坐一坐,最愛聞雨後泥土那淡淡的清香。

秋高氣爽的日子在院子裏看天,淡淡的雲,那麽白,襯得天更藍。經過一夏天的悶熱,
突然就幹爽起來,讓人身心愉快。從學校回來,書包裏裝滿新書,一年又要開始了,多
麽興奮。屋門口的棗子也熟了,漸漸變了顏色。最快樂的打棗時間到了。我和妹妹輪流
打,打下的棗子還要量“腰圍”。中秋節會帶棗子去學校和同學一邊分享,一邊看孔明
燈從學校的操場上緩緩升起,和著天上又圓又大的月亮,心裏充滿對未來的希望。拔牛
根兒也是小時候最喜歡的遊戲之一,隻有秋天才能找到那些又粗又壯的葉脈。如果我的
老牛根兒贏了,能高興好幾天呢。

北方的冬天總是有些肅殺。初冬的時候,空氣中飄著燒樹葉的煙火味兒,提醒你冬天到
了。寒冷的冬季,穿得厚厚的,哆哆嗦嗦走回家。到門口聞到醋溜白菜的味道,就覺得
那麽幸福,知道溫暖和香甜正等著你,是到家了。那時的冬日裏水果不多,最好吃的是
削個心裏美蘿卜,綠皮裏的紅瓤有蘿卜的清香,甜甜的,卻沒什麽蘿卜的辣氣。想來已
經多少年沒吃到過了。

北京冬天雪少,一旦下了,就成了孩子們的樂園。打雪仗是最常玩兒的;雪人卻好像從
來沒堆起來過。

說到冬天怎麽能不說過年呢?年前放了寒假,最開心的是可以開始買花買炮了。花肯定
是舍不得放,一定要留到大年三十兒晚上的。小鞭兒卻是一過臘月二十三就開始放了。
每天放幾個,點著了就跑,也是我們女孩子練膽量的時候。大年三十兒晚上,鍾聲響過
,院子裏和街上鞭炮聲響成一片。這時候最喜歡拉著爸爸去放花放炮,二踢腳和各種花
都是爸爸戴著大棉手套放。最喜歡那種小寶塔和從天上掉降落傘的花,放完了還能玩兒
半天。自家的花放完了,就躲在爸爸身後去街上看別人放,一直玩兒到困得不行才回
家。

正月裏各種各樣的好吃的最讓人興奮。先從關東糖開始,最喜歡那種空心兒外麵裹芝麻
的,吃一口酥得直掉渣兒,但又有普通關東糖那種粘在嘴裏的甜味,可以回味半天。每
年炸排叉兒、做米粉肉是少不了的。媽媽是南方人,所以還要做蛋餃。一提到過年,我
就會想起媽媽在火爐邊一個一個攤蛋皮的樣子。

我們這個院子不愧是民國時候最先進的,每個小院都自帶廁所,有些還有自帶的洗手間
、抽水馬桶和浴缸。我們家隔壁就是個小廁所,雖然味道和外麵的一樣,但冬天一到,
奶奶會在裏麵生一爐火。因為麵積小,那兒比家裏還暖和,那個年代就是高級待遇了。
冬天最怕的就是去公共廁所了。冷不說,便池旁邊還結有厚厚的情狀可疑的冰。小學時
候最尷尬的事就是一次去胡同裏玩兒,上廁所卻不小心掉到了茅坑裏。


那些年的孩子和遊戲

小時候最開心的就是院子裏有好多小夥伴。現在想來我們真是幸運,每天做完功課都有
一大群孩子一起玩兒,從來不知道寂寞是什麽。那會兒玩兒的遊戲也是花樣百出,除了
大家經常玩兒的跳皮筋、藏貓貓、砍包兒和過家家,還有猜果子名、踢鍋、踢鍋電報(
是和前麵完全不同的兩種遊戲)、加減乘除、三個字兒(一種逮人的遊戲)、騎馬打仗
和攻山頭兒等等。每天好像不到睡覺都不回去。不知道現在小朋友還會玩兒這些遊戲嗎
?當年的小夥伴兒們,你們還記得怎麽玩兒嗎?

那會兒淘氣,隔壁經貿部大院兒拆了以後一片廢墟,我們孩子喜歡到廢墟裏玩兒,因為
沒人管。有一次,我和其他小朋友玩兒得高興,拿個水瓶子往院兒外滋水,沒想到院兒
外坐著乘涼的老太太,站起來一下看到是我,馬上說道:“你們就淘吧!我可認識你奶
奶,你看我怎麽跟你奶奶說去!”把我這個一貫的好學生給嚇得……。那些別的院兒的
孩子到我們院兒上房、揭瓦、捅馬蜂窩的事兒當然就更數不勝數了。

除了淘氣,我們也學雷鋒做好事兒。記得當年我們還成立了一個331小組,做的好事兒
就是每天幫院兒裏的鄰居倒垃圾。有一次倒垃圾的時候,我們發現垃圾站裏著火了,還
抬水滅火,也算是做了點兒好事兒吧。

院兒裏的那些人

趙堂子胡同新3號在70年代我們搬進去的時候是外交部宿舍,大家的父母都是一個單位
的,隻是做的職位各有不同。

記得最清楚的是一位叫趙小壽的叔叔,他可是當時有名的保衛國旗的英雄。後來聽父輩
說起當時的情景是這樣的:1966年的一天,一些人用卡車撞開中國駐印度尼西亞使館大
門,蜂擁衝進院內,瘋狂破壞使館,還劫走了很多東西。這個時候,趙叔叔上前保護國
旗,被這些人開槍打成重傷,當時報紙上宣傳了很久。夏天天氣很熱的時候,趙叔叔會
光著膀子,我們都看到過他胸口觸目驚心的傷疤。他本人卻是很低調,從來沒談起過這
件事。他兒子女兒都是我們平常玩兒得很好的小夥伴,也從來沒聽他們談起過。

提到院子裏最有特點的人就不能不說“小二”。小二有小兒麻痹後遺症,走路一瘸一拐
,說話也不利索,有時候就會成為院兒裏孩子取笑的對象。但他脾氣好,就是惹急了,
也隻是舉起手來,佯裝要打人,誰也沒見他真地打過。我從來不知道他真實姓名,他應
該也是外交部子弟,那會兒有二十來歲吧。從我們小時候起他就在院子的傳達室裏幹活
,有電話來了,他就一瘸一拐地走到那家院子裏喊話:“xxx電話”。我們小孩兒有時
候沒勁了,也會跑傳達室找他玩兒,他從來不煩我們,估計也隻有我們才有耐心聽他講
話。還記得冬天的時候在傳達室,他一邊瘸著腿,一邊翹著手(也是後遺症的緣故)給
爐子加煤,一邊給我們講他怎麽扒火車去全國各地玩兒。怪不得他時不時地就失蹤呢!
這麽多年過去了,他拿那點兒工資不知道怎麽過下去?希望他不再記得我們帶給他的傷
害,隻記得我們帶給他的溫暖。

鄰居的W妹妹是從小玩兒大的夥伴兒。那時的她胖嘟嘟的,喜歡吃。不知道為什麽,一
想起小時候的W,就想起她手裏拿塊兒豬排走來走去的樣子,每次都看得我直流口水。
從小學到初中,我們幾乎總是在一起玩兒,跳皮筋兒、過家家、看書、打牌、趕作業,
還一起掏小野貓。W妹妹得到的那隻小公貓,黃色長毛,兩眼炯炯有神,卻又極乖極聽
話,柔順得像隻小狗,到現在我都還記得它的樣子。還記得那個夏天,高考報分當天,
她來我家找我。我們一起在長安街上走了又走。當時她剛從杭州高中畢業回來,也準備
升大學了。那天她穿了條白色的牛仔褲,青春、嫵媚,是大姑娘了。我問她熱不熱,她
說,杭州姑娘都這樣,夏天也穿長仔褲,美啊!那時的我們多年輕啊,對生活充滿了希
望和憧憬。

那天一別我們就幾乎再也沒有人生交集了,隻是有時候聽到妹妹說她一直過得很好,結
婚了、生孩子了、買車買房了,以為生活就會這麽安安穩穩過下去。前幾年回去行色匆
匆,總想著還有機會相聚。沒想到剛在微信聯係上沒多久,就看到她好久不發消息,然
後就聽到她走了。生命真的就這麽無常!隻希望她一路走好,天堂裏不再有傷痛!

好多時候看關於北京的紀錄片,我的腦海中就會出現那位從英國回來的老人的形象,還
有一次看北京後海的紀錄片,看到失聲痛哭:我怎麽就舍得離開北京了呢?!想起唐德
剛先生的一首《西江月:金陵懷古》:“孺子沿街赤足,青山為雪白頭,金風如剪月如
鉤,記取秦淮別後。臨去且行且止,回頭難拾難收。錯從苦海覓溫柔,曾把鮫綃濕透。
”這大概最能代表我現在的心情了。

所有跟帖: 

好親切的記憶,小的時候也確實是無憂無慮啊 -米可- 給 米可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3/2017 postreply 09:12:20

+1 -泥鰍兒- 給 泥鰍兒 發送悄悄話 泥鰍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4/2017 postreply 04:03:59

寫得真好。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4/2017 postreply 12:50:58

謝謝! -wzuo- 給 wzuo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4/2017 postreply 18:54:48

應該是好文章,能重排下版嗎? -2008VGirl- 給 2008VGirl 發送悄悄話 2008VGirl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5/2017 postreply 12:24:58

應該排成什麽樣子啊?新手不知道啊。 -wzuo- 給 wzuo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5/2017 postreply 12:40:07

對不起,看來是我手機的問題。剛剛在pc上看了下轉行分段都沒問題。 -2008VGirl- 給 2008VGirl 發送悄悄話 2008VGirl 的博客首頁 (59 bytes) () 01/25/2017 postreply 12:57:4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