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十案 作者:薩蘇 前言

來源: 邱小貉 2016-09-06 13:00:0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888 bytes)

 2009年的第一天,薩老師一通電話把我驚醒。他歡天喜地宣布,為我的同學找到合適對象,男、帥、海歸、有趣,“不過”,薩老師頓了一下,“有點缺陷”。原來,“合適對象”在異國他鄉戀愛過,“所以,可能不是童男子。”

    薩老師鼻音很重,充滿歉意。

    結果,兩人仍是沒看對眼。薩老師卻覺得,他既然插手這事兒了,就要對人家姑娘(哪怕隻一麵之緣)負責到底。

    薩老師是個老派的人啊。

    不止老派,他還主旋律。

    2007年,第一次見麵,我就說,“其實,你寫的都是主旋律”,薩老師把眼睛瞪得很大,反問我,主旋律有什麽不好?真正的主旋律永遠不會過時。

    無數人問無數回他筆名的含義,他說,常居國外,總感覺中國人像草一樣,無依無靠,選擇“薩蘇”,因為它們都有草字頭。他最初寫作不過是想給海外的漂二代、三代講一些故鄉的故事。一次,在電視台做節目,他現場表演絕活——用幾張紙造出一艘軍艦,他說,他喜歡船,在國外尤其喜歡,因為船讓他想到回家。

    這些零零散散,無意隨意的片段,讓我深信他是真情流露。奧運會後,薩老師對我回憶在大阪街頭保衛奧運聖火時的情景——他與諸多同胞胳膊架著胳膊,臉迎著雨,口中高唱國歌。他說,他流了淚。談笑間,當時情狀如置眼前,我沒辦法不受感染。

    因為真情流露,所以文字不華麗,也足以打動人。

    他寫“中國的眼睛”章照止(中國科學院係統所研究員,我國最出色的密碼算法專家。),寫到章的女兒是盲人,結尾處連寫了三遍“她看不見”,最後又追加一句“中國的眼睛的女兒,她看不見”,令人不忍卒讀。許多日子後,在東四一家小飯館,薩老師對我說起正在寫作的《京城十案》,他說著說著,手起筷落,也顧不得撿;他提起某位警官被迫離職時,上司為之除下肩章、警徽,卻“啪”地向其敬了個禮,警官哭了,薩老師的眼裏也有淚光閃動……

    主旋律的薩老師關注一個問題時,通常帶著演義體的攝像頭。

    比如,一桌子人吃飯,談起京城某著名出版人,大家關注的是作品,而薩老師插嘴,“噢,他!八卦掌練得不錯!”而後又補充,誰誰誰是協和的名醫。他要說的不是人家的醫術,而是名醫“下夜班時有防狼絕技——袖子裏藏著鏈子鎖,幾輩子的家傳武功”。

    有段時間,我回人大,總覺得校園裏隱隱有武林高手,薩老師曾寫過某係黃教授會“倒脫靴”;某係史先生每天在樹林裏練刀,他的女兒舞得一手峨嵋刺……

    隱隱有武林的世界,便是薩老師努力複原的江湖。

    那江湖屬於評書,人人皆有傳奇,事事皆可演義;那江湖有功夫,有俠,有盜,有匪,有清官,有奸人,英雄多出屠狗輩;那江湖帶著七俠五義、拍案驚奇、呂梁英雄傳、鐵道遊擊隊的痕跡;有最傳統的仁義禮智信,凡事講良心;百姓有最樸素的智慧、情感;捕快有最簡單的職業操守——除暴安良……那江湖在大變亂時,國破山河在,為了尊嚴國人願付出一切。

    薩老師隻是切入點和別人不同,其實,他也就一招——在平常人平常事中,找到最具笑意的那個點,然後林林總總、絮絮說來,最後都歸至他努力複原的那個江湖。

    我猜,那是他心中可愛的中國……

    林特特

所有跟帖: 

一、“縮骨功”洗劫德國專家公寓案 -邱小貉- 給 邱小貉 發送悄悄話 (59187 bytes) () 09/06/2016 postreply 13:03:45

以前看過一個中蘇混血的騙財騙色的騙子,是不是也是這個係列的? -苗盼盼- 給 苗盼盼 發送悄悄話 苗盼盼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6/2016 postreply 14:06:0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