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萬物聖》讓我真正知道高曉鬆,而不是那些風靡大地的民謠,《上鋪的兄弟》啥的。
汗!狂汗之餘,弱弱地辯解一下:那些男生們 gay gay 相惜的靡靡之音,俺們女生沒感覺好不好。他寫個《那個嘴唇總跟我撞色的姐們兒》,俺們再粉他粉滴不要不要的好不好?~~
聽完《萬物聖》後,第一感覺就是,歌詞的作者是個心很大很輕靈的人。待知道是高曉鬆後,禁不住愣了一下:也許重名了吧,並不是那個S胖子?~…可就是這個S胖子,…哦、那麽、盛名之下並非全是棒槌。
然後,撞進眼睛裏、衝進耳朵裏的、他的之前或之後的新聞忽然多起來。
比如,他醉酒駕車被拘留了;比如,他號稱一輩子不買房;比如,他搖著大蒲扇,在談話節目中吹牛逼,所向匹敵,挺招人恨滴;比如,他被阿裏集團抱得美人歸,艾瑪,鹹魚翻身啦!
最近的動向,大概是他上了《我是歌手》,給老狼助陣。據說特意燙了頭發,嘿嘿。
是夜高君渾然忘我於台上,不僅開多年未開之昏嗓而歌,還以肥鴨之姿搖曳而舞,旁人雲:“拚了老命了!~”
俺觀止,並忖,這胖子還行~
《生活並非隻是眼前的苟且》是奔著勵誌去的,誰成想吐沫星兒流星雨般絢麗~
群起而攻之的人說他裝B,把他優越的成長背景挖出來。好吧。。。可是,林徽因的鄰家小屁孩兒,一定不止一個吧,他們並沒有都成為“高曉鬆”啊。
所以,英雄不必問出身。不論起點多高,都有更高的,如果沒有挺拔的姿態,還不一樣是仰人鼻息的孫賊兒?~
高曉鬆的現在,有先天給的,更是自己後天努力打拚的。他渾渾噩噩滴“作”了,沒作S則成“高曉鬆”。
我這裏並未暗示“高曉鬆”是個多麽高大上的詞匯,但它確實在理想主義道路上領軍的一個符號。高曉鬆在這條道路上跑得氣喘籲籲,背影都臃腫了,可是背影依然是背影,因為它在前頭。。。
“這一次,我跑得最快”,高曉鬆跑得不快,隻是他沒停下。
“如果要堵槍口,就讓我來吧”,高曉鬆沒有槍口可堵以證明,但他的確是迎著口水飛濺而來的方向頂過去的,而且大胖臉上的笑容看不出變化。
《生活並非眼前的苟且》這首歌我喜歡。它提供了一個思路,如果眼前沒有田野,除了苟且,你還可以留在原地開墾田野,你也可以去遠方尋找田野。
走在路上的人,值得敬慕!
選擇留在原地開墾的人,更請收下我的尊敬。你們打造的田野,是別人眺望的遠方。
而甘於苟且的人,最偉大!“哪有什麽歲月靜好,是有一個人為你負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