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學古文】之 了凡四訓 35

來源: WXCTEATIME 2015-05-20 06:41:4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479 bytes)
(建議隻看原文,有不明白地方再查後麵的白話文,這樣效果會比較好)

原文:

江陰張畏岩,積學工文,有聲藝林。甲午(西元1594年),南京鄉試,寓一寺中,揭曉無名,大罵試官,以為眯目。時有一道者,在傍微笑,張遽移怒道者。道者曰:「相公文必不佳。」


張怒曰:「汝不見我文,烏知不佳?」


道者曰:「聞作文,貴心氣和平,今聽公罵詈,不平甚矣,文安得工?」


張不覺屈服,因就而請教焉。


道者曰:「中全要命;命不該中,文雖工,無益也。須自己做個轉變。」


張曰:「既是命,如何轉變?」


道者曰:「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廣積陰德,何福不可求哉?」


張曰:「我貧士,何能為?」


道者曰:「善事陰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無量,且如謙虛一節,並不費錢,你如何不自反而罵試官乎?」


張由此折節自持,善日加修,德日加厚。丁酉(西元1597年),夢至一高房,得試錄一冊,中多缺行。問旁人, 曰:「此今科試錄。」


問:「何多缺名?」


曰:「科第陰間三年一考較,須積德無咎者,方有名。如前所缺,皆係舊該中式,因新有薄行而去之者也。」


後指一行雲:「汝三年來,持身頗慎,或當補此,幸自愛。」是科果中一百五名。

白話文(黃智海):

江陰有一位讀書人。名叫張畏岩,他的學問積得很深,文章做得很好,在許多讀書人當中,很有名聲。甲午年南京鄉試,他借住在一處去寺院裏,等到放榜,榜上沒有他的名字,他不服氣,大罵考官,眼睛不清楚,看不出他的文章好。那時候有一個道士在旁微笑,張畏岩馬上就把怒火發在道士的身上。道士說:你的文章一定不好。張畏岩更加的發怒說:你沒有看到我的文章,怎麽知道我寫得不好呢?道士說:我常聽人說,做文章最要緊的,是心平氣和,現在聽到你大罵考官,表示你的心非常不平,氣也太暴了,你的文章怎麽會好呢?

張畏岩聽了道士的話,倒不覺的屈服了,因此,就轉過來向道士請教。道士說:要考中功名,全要靠命,命裏不該中,文章雖好,也沒益處,仍不會考中,一定要你自己改變改變。

張畏岩問道:既然是命,怎樣去改變呢?道士說:造命的權,雖然在天,立命的權,還是在我;隻要你肯盡力去做善事,多積陰德,什麽福不可求得呢?

張畏岩說:我是一個窮讀書人,能做什麽善事呢?

道士說:行善事,積陰功,都是從這個心做出來的。隻要常常存做善事,積陰功的心,功德就無量無邊了。就像謙虛這件事,又不要花錢,你為什麽不自我反省,自己工夫太淺,不能謙虛,反而罵考官不公平呢?

張畏岩聽了道士的話,從此以後就壓低一向驕傲的誌向,自己很留意把持住自己,勿走錯了路,天天加功夫去修善,天天加功夫去積德。到了丁酉年,有一天,他做夢到一處很高的房屋裏去,看到一本考試錄取的名冊,中間有許多的缺行。他看不懂,就問旁邊的人說:這是什麽?那個人說:這是今年考試錄取的名冊。而張畏岩問:為什麽名冊內有這麽多的缺行?那個人又回答說:陰間對那些考試的人,每三年考查一次,一定要積德,沒有過失,這冊裏才會有名字。像名冊前麵的缺額,都是從前本該考中,但是因為他們最近犯了有罪過的事情,才把名字去掉的。

後來那個人又指了一行說:你三年來,很留心的把持住自己,沒犯罪過,或者是應該補上這個空缺了,希望你珍重自愛,勿犯過失!果然張畏岩就在這次的會考,考中了第一百零五名。

所有跟帖: 

修EQ, 修性格 -CRUSH- 給 CRUSH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0/2015 postreply 07:43:41

Continue learning .... 3q3q3q -fullmoon888- 給 fullmoon88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0/2015 postreply 11:13:51

考不中就罵,也是有脾氣的人。 -hutu45678- 給 hutu45678 發送悄悄話 hutu45678 的博客首頁 (197 bytes) () 05/20/2015 postreply 23:56:3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