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很喜歡,放這裏吧。。

來源: 鹿小鹿 2014-12-28 07:53:04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589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鹿小鹿 ] 在 2014-12-28 07:57:2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最難的修行,不是在深山獨處,與人世隔絕;不是在禪坐中,掉入某個境界。
 
最難的修行,是在關係裡。世間的關係,總是由親近而開始,以淡漠而結束。心和心的距離,在一個呼吸間變幻莫測。近和遠,都產生於一個念頭的力量。而人們並不知道,這個決定性的念頭何時出現!這個念頭出現的時刻,就是因果業力當下的顯現。這個念頭出現的當下,能不能空掉,就是能不能覺悟了!
 
在諸多關係裡,親密關係最難解脫!
因為我們是因愛來到這個世界,最終也因愛最難解脫!
 
因愛存在,所以有了關心、照顧、分擔、包容、幫助!
也因愛存在,所以有了抱怨、佔有、要求、傷害、排斥、淡漠······
世界最近的距離,最遠的距離,都是因愛產生!
 
佛經說:八地菩薩,不退菩提。
那麼在世間修行,讓八地以下菩薩最容易退轉的,
恐怕就是這個“愛”字了!
 
這個最難解脫的親密關係,可能是夫妻、可能是父女、
可能是男女朋友、可能是師徒,也可能是某個親近的人!這個關係,不是來報恩的,就是來討債的。
 
這個關係,是讓你的心“有所住”的最大的果。這個關係,即是煩惱,又是菩提的所緣!
 
所以佛說:煩惱即菩提!不要逃避煩惱,去求菩提。
《維摩詰經》說:不斷煩惱而入涅槃——這是維摩禪的境界!
 
在因緣裡解脫“愛”,是最徹底的。當然,也是最難!
 
我想說:跳出來,做個旁觀者,不要沉陷在情緒裡。在沉陷前的一剎那,至少知道自己掉進去了,這個“知道”,就是培養覺性的開始!
 
要知道:與親密關係衝突,隻是因為他沒有滿足你的需要。不是因為對方真的錯了!
 
要知道:他沒有滿足你的需要,其實是你也沒有辦法滿足他的需要。
要知道:你們想要的不一樣不代表你是對的。
 
要知道:這就是你們關係的“果”,抱怨“果”是沒用的,
要去看那個“因”是怎麼製造的。
麵對親密關係,做個發願解脫的勇士,修成一個自利利他的智者。
 
說出自己心裡想的,不活在猜測對方和等待對方裡;
做自己願意為對方做的,不讓行動總是停留在頭腦裡;
表達自己想要的,遷就和忍耐不能減少煩惱;
和對方共同成長,不讓思想虛度在時間裡,不讓靈性消沉在慾望裡。
隻問耕耘,不問收穫的心,是維摩禪的菩薩心!
 
願世間多一些菩薩,戰勝輪迴和業力!
 
願世間多一些菩薩,在親密關係裡成就不退菩提!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所有跟帖: 

不好意思,多貼了一遍。 -鹿小鹿- 給 鹿小鹿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8/2014 postreply 07:55:47

葛巴瑪切諾! -師太明年三十八- 給 師太明年三十八 發送悄悄話 師太明年三十八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8/2014 postreply 08:12:19

鹿妹好,一塊兒放這裏 -七零- 給 七零 發送悄悄話 七零 的博客首頁 (3 bytes) () 12/28/2014 postreply 09:06:15

愛是執著, 放手即解脫。 -藍海_藍海- 給 藍海_藍海 發送悄悄話 藍海_藍海 的博客首頁 (209 bytes) () 12/28/2014 postreply 09:27:56

修行是不是也隨緣? -天堂鳥3- 給 天堂鳥3 發送悄悄話 天堂鳥3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8/2014 postreply 09:38:46

是的,以前很執著於悟道,現在不急了。但盡人事,聽天意。 -鹿小鹿- 給 鹿小鹿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8/2014 postreply 17:00:56

取財有道,護愛亦有道。利令智昏,始終正念正覺正行愛就會天長地久。 -WXCTEATIME- 給 WXCTEATIME 發送悄悄話 WXCTEATIM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8/2014 postreply 10:59:19

也握手!是我想的呢!守護正念。 -鹿小鹿- 給 鹿小鹿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8/2014 postreply 17:02:0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