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也一直試圖從父母的角度去理解他們。
爸爸媽媽都出身於城市裏非常貧窮的最底層家庭,而且他們的原生家庭從很多方麵都或多或少有些破碎不完整。第三集裏談到的曾經和我如影隨形的不安全感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動力其實是我從父母那裏得到的血脈傳承。
童年時父母的不安全感應該隻比我多不比我少。成年後他們有幸生活在一個國家分配工作的年代,但由於所受的教育有限,工作的起點也都非常低。但兩個人的骨子裏都有不甘於現狀的倔強,剛剛改革開放就在各自的崗位抓住了機會,拚命的努力終於讓他們都做到了中層管理。感覺我初中的後半期直到大三是他們事業的黃金期,但大三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讓爸爸在鬼門關轉了一圈兒後關掉了自己的附屬小公司回到了工廠,不久就隨著工廠的倒閉提前辦理了退休。媽媽所在事業單位的工作倒是一直穩定,而且就在爸爸重病之際還克服困難到省裏答辯最後被越級評上了副教授(她學曆不高,所在的地方又知識分子成堆博士遍地)。但是當時正是搞導彈掙不過不過賣茶葉蛋,拿手術刀掙不過賣肉刀的時候,事業單位的工資少的可憐。而且副教授也是我媽媽職業的頂峰,從那以後臨近退休的媽媽也因領導換屆自己要求換到了閑職。雖然他們並不缺錢,但健康與職業同時巨變的那種江河日下的感覺應該讓他們也有同樣不安全的感覺。但這一切還是不足以解釋我心裏的疑問。
我還和所有的孩子一樣,心裏一直在感恩父母的給予。
在感謝父母給予了生命的同時我一直在慶幸他們還同時給了我健康的身體,不笨的腦袋和不難看的外表。雖然這一切不是我可以左右選擇,但感激命運在這方麵的眷顧其實也就是感激父母。
高中的時候一次母親節全校作文比賽,我的作文得了第一名,文章的大意就是感謝媽媽的言傳身教,她在工作上的勤勞努力無形當中就是我學習上最好的榜樣。是的,爸爸媽媽在家務方麵都很不在行,但他們在適合自己的職位上都是有目共睹的能幹。勤勞,是我在奶奶和父母那裏得到的最珍貴的傳承。
可惜,父母把勤勞努力都奉獻給了工作,我反而從小就是家裏的小阿姨。假期裏買菜做飯生爐子蒸饅頭洗衣服收拾家,平時晚自習放學回家比他們晚很多,就負責熱早飯和晚飯後收拾桌子,高三最累的時候也是這麽過來的,現在還記得有幾次吃完晚飯收拾桌子的時候實在是太困了,困得我想哭,但也不敢跟躲在自己屋子裏看雜誌聊天兒的父母說,說了也沒有用。還記得有一次年三十,奶奶跟爸媽說:“你看她現在長大了過年收拾家真厲害”。媽媽說:“是啊,是長大了,所以過年就不用給她買新衣服了。”